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理财帝,朱棣到死之前找到建文帝了吗

cf排位号 susu 2023-09-21 08:30 217 次浏览 0个评论
CF笑脸号

理财帝,朱棣到死之前找到建文帝了吗?

明史之所以会如此吸引人,不仅是明史类的著作写得好,更关键的是明史细研究起来,就会特别的令人惊艳和有趣。明朝开国以来,前三位皇帝就为明史开启了精彩的序幕。

开国皇帝朱元璋白手起家,创立大明江山;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只当了四年皇帝,就被他的叔叔燕王朱棣赶下了台,打那之后,建文帝是死还是活,明清两代历史学家都说不清,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下落不明,妥妥的历史谜案;而第三位皇帝永乐帝朱棣,虽然一手开创了堪比贞观之治的永乐盛世,但因夺了侄子的皇位,且侄子生死不明,他在继位后的二十余年里,也一直“惶惶不可终日”。

理财帝,朱棣到死之前找到建文帝了吗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对如何治理天下进行了一番考量。在朱元璋的构思中,长子朱标继承大统,其他的儿子封为藩王镇守边关。朱标作为大明皇位的继承人,朱元璋在他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他的死打乱了朱元璋的一系列布局。已处于半隐退状态下的朱元璋,不得不重新复出执掌朝政,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则接替父亲成为了新的皇储。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大明皇位继承人的资格怎么也不会落到朱允炆身上。虽然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去世,但是还有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以及四子燕王朱棣等其他皇子。然而老二秦王朱樉刚因为违法乱纪,被朝廷严肃查处;老三晋王朱棡一向嚣张跋扈,风评很差;老四燕王朱棣有勇有谋,是个不错的候选人,但是朱棣并非嫡出,也就是他的生母并非马皇后,这在嫡庶有别的封建社会,的确是个硬伤。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朱元璋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这朱允炆就有做皇帝的命,他原本有个哥哥,但英年早逝。先死哥哥,后死父亲,再遇到几个不够资格的糟心叔叔,他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爷爷朱元璋指定为大明皇位的继承人,变成了皇太孙。然而朱允炆作为皇储来说,比他的父亲朱标要逊色不少。为了朱允炆将来皇位能坐安稳,朱元璋也是花费了不少心思。

为了替孙子朱允炆排忧解难,朱元璋再次大开杀戒,把他认为对朱允炆有威胁的武将,如蓝玉、傅友德、冯胜等人一一清除。在排除朝堂中“隐患”的同时,朱元璋又精心为孙子挑选了一个辅佐团队,主要人物有方孝儒、齐泰、黄子澄等。虽然这个团队中大部分都是文臣,但是却很对朱允炆“宽仁”的风格,这些人后来组成了所谓的“秀才朝廷”,对朱允炆都是忠心耿耿。

为了帮助孙子聚拢人心,朱元璋自己也作出了很大的改变。朱允炆天性仁慈,在处理刑狱时往往以宽大为原则。在朱允炆的建议下,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元璋下令调整了《洪武律》中刑罚偏重的七十三条法律条文。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朱元璋的布局都是为了给朱允炆留下一副好牌,尽可能地为他保驾护航。

然而,对于朱允炆来说,他最担心害怕的还是他的那些叔叔们。朱元璋活着时,这些藩王们自然不敢有所异动。若是朱标继承大统,凭着他在藩王中的威信,也几乎没人敢造次。但是对于半大小子朱允炆来说,面对如狼似虎的藩王皇叔们时,似乎就有些底气不足了。

关于这个问题,朱元璋还曾和孙子朱允炆探讨过。朱允炆问朱元璋:“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意思是说如果诸王造反,谁去平定他们。朱元璋没话可说,就问朱允炆:“汝意何如?”朱允炆回答:“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废置其人,又甚则举兵伐之。”意思是说,他会用道德去感化众王之心,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或者用《皇明祖训》和朝廷礼法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实在不行,就削减亲王封地,或者调换亲王封地及属官;迫不得已,他还会武力强行削藩。朱元璋听后,说道:“是也,无以易此矣。”表示赞同。

朱元璋在临终之前,为朱允炆做了最后一件事,下了一道遗诏,规定“诸王各于本国哭临,不必赴京。”以确保孙子能顺利继位。从朱元璋最后的安排中,不难看出他对那些手握重兵的藩王们是不太放心的。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22岁的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没有了朱元璋的庇护,登上皇位的朱允炆必须独自面对接下来的挑战了。

建文帝登基后,就立即和辅佐自己的团队方孝孺、齐泰和黄子澄等人商议如何解决藩王的问题。这些人是典型的满腹经纶纸上谈兵型,他们提供给建文帝的解决方案是:祸乱不除,社稷不稳,先下手为强,宜早不宜晚。

此时的建文帝,早已把自己当初和爷爷朱元璋讨论如何处理藩王有异心的方案抛之脑后。他受齐泰、黄子澄等文臣蛊惑,不按自己的既定计划来,直接强行削藩。

朱元璋驾崩后,虽留有遗诏让诸王留国中,不得进京奔丧。但各地的藩王听说朱元璋快不行了,一个个快马加鞭赶往南京。结果,人还没到南京,半路上收到新一任皇帝朱允炆的旨意:先帝临终嘱托,藩王各自镇守,不得入京。这本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削藩机会,一旦诸王入京奔丧,就如同羊入虎口成了待宰羔羊,削藩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完成。可惜的是,建文帝朱允炆就这样错失削藩的良机。

关于如何削藩这个问题,建文帝的辅佐团队也有不同的意见。以黄子澄为首的一派主张根据各藩王的实力,由弱到强逐一进行。燕王朱棣的实力强大,且无明显过错,如果首先处理燕王恐会落下口舌且不利于朝廷舆论,因此先削周、齐、代等王,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对燕王进行削藩。

以齐泰为首的一派则主张擒贼先擒王,首先应该削除实力最强、威胁最大的燕王,如此一来其余诸王便不敢轻举妄动。事实证明,齐泰的方案比黄子澄的方案要可取。或许是因为建文帝天性懦弱的原因,也或许是出于对燕王朱棣的畏惧,他最终采纳了黄子澄一派的主张,欺软怕硬,先削实力弱的,好欺负的。

方案制定之后,建文帝便开始了他的削藩行动,一年之内干掉了他五个叔叔,分别是周王、代王、湘王、齐王、岷王,手起刀落,大获全胜。然而,他最忌惮、也最想除掉的手握重兵的燕王朱棣,却因装疯卖傻,声称自己病的很严重,暂时躲过一劫。于此同时,朱棣招收蒙古士兵,暗中操练,等待时机。

本来,朱棣的三个儿子都被扣在南京当人质,朱棣也没办法直接起兵。谁曾想,建文帝辅佐团队的猪队友黄子澄又为他献上一计,让建文帝把燕王的三个儿子放回北平,如此一来,燕王必定以为自己高枕无忧,待他放松警惕,再趁其不备,将其一举拿下。建文帝也毫不犹豫地采纳了这条计策,将朱棣的三个儿子放回北平。这一下朱棣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开始更加明目张胆的招兵买马,准备正式对抗建文帝。

朱允炆强行削藩,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底气,因为藩王们的实力不足以对抗朝廷。一年内削了五个藩王,除了湘王朱柏自杀外,其余四个藩王乖乖束手就擒就是最好的证明。就算朱棣实力强大,但是在朝廷的巨大压力下,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把三个儿子送到南京做人质。朱棣虽然坐拥数万大军,但是他没有军队的指挥权。后来他起兵造反,所能调动也只有手下的八百亲兵而已。

如果建文帝按照和爷爷朱元璋商议的方案,不急于强行削藩,而是盯死他的这些藩王皇叔们,便可高枕无忧。但是他在几位辅政大臣的撺掇之下,非要强行削藩,这才惹出了靖难之变。

对于朱棣来说,他当初起兵造反也没太大的胜算。相比当时朝廷掌控的大量军队和资源,朱棣的实力简直弱爆了。在起兵后的三年多时间里,朱棣一直被朝廷的军队限制在北平一带晃悠。

朱棣之所以能够取胜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侄子建文帝的各种骚操作,导致朝廷这边无论换谁上,带多少军队,都被建文帝要求“不得伤害我四叔”,这仗还怎么打? 而朱棣则越打越勇,最后带领军队取得了绝对性胜利。

建文四年,建文帝写下了“罪己诏”,并派庆阳公主(朱元璋侄女)去和燕王朱棣谈和,想通过割地来请求停战,实行国中国的管理策略,但是朱棣没有答应,他已经胜券在握,没必要将国土让一半给建文帝。

最终,朱棣率兵抵达国都南京,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打开了金川门迎接,南京城就这么不费一兵一卒地破了。建文帝正是因为要削他叔叔们的藩才导致这场国难,他的皇叔们怎么可能会和他一条心?他把南京城的防卫权交给他十九叔谷王朱橞就是一重大失误。南京城破之时,皇宫大院发生大火,当火势扑灭的时候,灰烬中只有几具烧焦的尸骸。从皇宫这场大火烧起来的那天起,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就众说纷纭,迄今都无定论,成为了“明史第一悬案”。

朱棣进入南京后,首先捕杀了方孝儒、齐泰、黄子澄及大批效忠于建文帝的官员,之后称帝,是为明太宗(明成祖)。皇宫中那几具烧焦的尸骸被朱棣认定为是建文帝等的尸体,朱棣以“天子礼仪”为建文帝举行了葬礼。

令人费解的是,既然朱棣为朱允炆举行了天子级别的葬礼,但史书中却从来没有关于建文帝陵墓的记载。明末崇祯年间,曾有人上书请求祭祀建文帝,崇祯皇帝无奈地说:建文无陵,从何处祭?

这说明当时建文帝的陵墓规模修建的非常普通,后来疏于祭扫,日久便湮没无闻了。或许朱棣和身边的大臣知道,下葬的尸骸并非建文帝,只是出于昭告天下“建文已死”的目的,上演了这么一出戏罢了。

只有宣布建文帝已死,朱棣才能名正言顺地以朱元璋嫡子的身份登上皇位。为了让天下人相信建文帝已死,朱棣必须为其举办声势浩大的天子葬礼,仪式越隆重,大家越不会猜疑。就算建文帝真的没死,还在召集旧臣进行复位活动,朱棣也可以将他定为假冒的建文帝进行镇压。

建文帝最起码还有一具烧焦的尸体,而建文帝七岁的长子朱文奎连一具烧焦的尸体都没有。据《明史》记载:“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建文帝年仅2岁的幼子朱文圭被废为庶人,并囚禁于凤阳广安宫。直到明英宗时期,这个废皇子已50多岁,才获得自由,但他却和智障一样,连牛马都分不清。

建文帝的三个弟弟原本已被封为亲王,但尚未就藩,朱棣将他们降为郡王。年长的朱允熥和朱允熞先是被封在了福建漳州和江西建昌,之后又被朱棣旋即召回南京,以“不能匡正建文帝”为由把他们废为庶人,并囚禁于凤阳。建文帝年幼的三弟朱允熙被朱棣留下来为朱标奉祀,而不久之后的永乐四年,朱允熙也死于一场不明的火灾。

明初最重要的两部官方档案《明太祖实录》和《明太宗实录》中说,建文帝自焚而死。事实真是这样吗?真相,没那么简单。朱棣夺位成功后,为掩盖篡位的事实,塑造自己即位的合法性,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对当朝和前朝的历史、档案进行了删除和修改。

在永乐朝的官方档案中,是这样记述朱元璋选择继承人过程的:“先是太祖(朱元璋)疾,遣中使召上(朱棣)还京,至淮安,允炆与齐泰等谋,矫诏令上归国。太祖不之知,至是病革,问左右曰:“第四子来未?”无敢应者,凡三问,言不及他,逾时遂崩。允炆矫遗诏嗣位。”

言下之意是说,朱元璋原本要传位于四子燕王朱棣,但是朱允炆伙同谋臣,假传朱元璋圣旨,篡改遗诏,登上帝位。作为官方的历史,如此的写,如此的宣传,无非是想说明朱棣夺位名正言顺,而朱允炆才是真正的篡位者。

为了证明自己才是皇位合法继承人,朱棣首先将自己的生母改为马皇后,使得自己的身份由庶出变为嫡出。然后在他的指导下,史官销毁了建文帝时期的一切档案资料,并对《明太祖实录》进行大幅修改。当时的官方档案中,一概不称朱允炆为建文帝,要么直呼其名,要么称为“建文君”。

就连建文帝的年号也被消除,公元1402年,原本是“建文四年”,但在朱棣的指导下,改为了“洪武三十五年”。如此一来,洪武朝被莫名延长了四年,朱棣的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就无缝对接上了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而朱棣也从明朝事实上的第三位皇帝,直接成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后的第二位皇帝,建文朝的痕迹彻底“被消失”了。

朱棣对自己的得位不正心知肚明,因此用篡改历史档案的方式进行掩盖。永乐一朝的政治环境非常严苛,没人敢提真正的历史真相。永乐朝之后,政治氛围相对放松,无数的历史资料开始陆续冒了出来,说建文帝朱允炆根本没有自焚。搞的后世修《明史》的史官莫衷一是,只好模糊处理:(建文)四年六月乙丑,燕兵犯金川门......渡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史官们只好采用春秋笔法,将这段历史带过。

清乾隆时期对《明史》进行修改,关于这段历史更是直接修改为建文帝自焚的说法:(朱)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言帝尸。

朱棣对建文帝未死的传言不敢掉以轻心,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当时有传闻说正是他协助建文帝出逃了。朱棣遂以其他罪名将溥洽囚禁长达十余年时间。直到朱棣的主录僧姚广孝病危时,请求朱棣释放了溥洽,溥洽才获释。

《明史》中还有这样一段记载:“五年遣濙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也就是说,朱棣派胡濙以寻访一代宗师张三丰的名义,在国内四处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而且一找就是十几年。

至于胡濙有没有找到建文帝,不得而知。但是史书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永乐二十一年,在朱棣第四次远征蒙古途中的深夜,朱棣已经入睡,突然间收到侍卫的报告,有人要来觐见他,此人正是在外寻找建文帝下落的胡濙。朱棣立即召见胡濙,二人交谈了数小时,“漏下四鼓乃出”。至于二人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在现场的只有他们两个人。最主要的是史书明确记载,朱棣多年的疑虑在这时消失,而胡濙再也没有外出寻找建文帝,很显然他的任务已经完成。《明史》记载:“至是疑始释”。

清初的谷应泰在其所著的纪事本末体史书《明史纪事本末》中,专门讲了关于建文帝下落之谜,后世关于建文帝的传说,基本跑不出这本书所讲的内容。书中说的倒是有头有尾,但又是错误百出。事实上,无论是正史还是民间各种野史传说,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都经不起严格的推敲。所以,当个故事听听就行,千万别当真。

近些年来,经常有新闻报道,某地发现了建文帝的出家之处,发现了建文帝的终老之地,发现了建文帝的墓葬所在,甚至有人还拿出家谱来证明自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后代。这些后代遍布贵州、广西、福建和云南等地,以及东南亚地区。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就连法国足球巨星里贝里也声称自己是朱允炆的后代,说的是有理有据,让人不服都不行。

在我个人看来,朱棣攻陷南京城之后,建文帝朱允炆就已经死亡。朱棣后来之所以大张旗鼓的派人四处寻找建文帝,无非是不想落个弑君的历史骂名。如果建文帝真的逃跑了,如此大张旗鼓的派人去找,不是要告诉活着的建文帝,朱棣要整死你,还不赶快躲起来?建文迷踪,可能永远都不会有答案。

怎样的理财计划是获得利润的最优方案呢?

十万块钱,对于银行而言,这个钱连大额存单的起存点都还没达到,想跟银行协商利率的机会是没有了,所以要想最优,只能选择当前市面上利率最高的。

普通定期

目前市面上可见存款利率最高的为民丰银行的五年期的5.65%,10万元存一年可以获得5650元的利息,这个应该是当前市场上的最高水平了。

但是五年期的期限太过长久,如果没有靠档计息,那么一旦提前支取只能够按照活期利率利息;即使小银行有靠档计息的功能,提前支取也只能获得所存期限对应的利率,比如存一年提前支取,只能享受一年期的利率,5.65%是没机会了。

“现金类管理产品”

这个产品是今年几家民营银行推出来的产品,比如富民银行的“富民宝”,振兴银行的“振兴存”,其本质上也是存款,这些产品具有期限短利率高的特点,以振兴存为例,一年期的利率高达5.1%,4个月的利率也达到4.8%,如果提前支取仍然可以获得3.8%的利率,算是当前市场上一年期的最高水平了。

其他

如果你并不局限于银行存款,那么目前一年期收益率最高的当属银行理财产品,市面上可见的最高的可以达到5.5%以上,不过理财产品属于非保本保息的产品,风险较存款高,故而我个人仍然是建议选择第二种“现金类管理”产品,安全性、收益性及流动性兼具。

清朝的总督提督巡抚是什么关系?

总督和提督还有巡抚,三者关系比较复杂,按权力大小来分,确实是总督>巡抚>提督。

但是并不能简单的理解成这样,因为巡抚和总督没有明显的隶属关系,提督倒是受总督节制,甚至有的提督还要受巡抚节制,因此只能说提督在三者里面权力最小,至于总督和巡抚则属于平衡关系。

清朝的制度都是继承的明朝的,毕竟清朝是女真人建立的,属于少数民族政权,他们入主中原,用前朝的制度是最好不过的。但是清朝也在明朝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变,这样更加的完善。

总督和巡抚是如何产生的?

明朝时期,采用的是行省制,也就类似于现在的省。行省的官员主要有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简称三司,设立三司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可以防止地方权力过于集中,出现造反的可能。

但是结果三司之间工作相互推诿,工作效率很低,所以到宣德(明宣宗年号)以后,朝廷开始派一些六部官员或者都察院的领导到地方继续指导工作。

这样朝廷派来的官员以巡抚的名义巡视地方工作,于是渐渐的形成了一种制度,这就是地方的巡抚制度,巡抚也渐渐地成为了一省的最高长官。

后来因为明代宗时期战事不断,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为了统一多个省之间的工作,又设立了总督,用来统筹多个省的工作配合。

当然明朝最初的意思是这些总督和巡抚,属于京城派遣官员,并不属于地方,只是后来派出的时间太长,有的都存在十几年,这样就成了定制,后来地方上都有巡抚和总督的办公府衙了。

但是即使这样,明朝也没有明确规定巡抚和总督为地方官,巡抚基本上每个省都有,但是总督还没有这样健全,都是因为战事或者稳定边疆而设,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

清朝入关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统一全国,国家制度也渐渐地形成。清朝与明朝地方制度的区别就是,总督和巡抚更加的地方化,并且更加的完善。

虽然清朝地方上的总督和巡抚也经过了数次的变化,但是到乾隆时期,基本上形成了定制。全国共有八大总督,即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清朝末年又设立了东三省总督,凑齐了九大总督。

当然清朝疆域辽阔,九大总督也不能把所有的省囊括,有的省是只有巡抚没有总督的,比如山东省只有巡抚没有总督,而有的省还可能没有巡抚,只有总督,比如四川省,只有四川总督,只是四川的总督兼巡抚事罢了。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设立巡抚和总督,比如东北、外蒙、新疆等地,但是它有将军管辖。

总督和巡抚是什么关系?

总督一般是正二品,但是清朝的总督都会加兵部尚书衔,提升为从一品。而巡抚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一般是正二品,所以从品级上看总督比巡抚大。

从管辖范围上看,总督管辖着多个省的军政大权,而巡抚只管理一个省,所以总督比巡抚厉害。这点是对的,总督确实权力比巡抚大,但是巡抚却不是总督的下属。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管理的方面不大一样。

清朝的总督侧重军事,巡抚侧重民政,也就是说总督管理军事方面的事情比较多,比如提督就受总督管辖,而巡抚则管理民政事务比较多,像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知府,都是巡抚管辖的。

很多人觉得总督可以管理辖区内的所有事务,其实是不对的,有些事务本来就是巡抚负责,总督如果指手画脚,属于越权。

比如巡抚有本省的刑事权,也就是刑名案件,都要报巡抚,由巡抚直接上报中央、皇帝,总督根本没有办法过问,如果强行过问,巡抚肯定不高兴,也会不给面子的。

因为乾隆皇帝在上谕中就曾说:“刑名事件,例由巡抚办理。”

这句话很简单,就是刑事方面由巡抚办理,没有提总督的事。道光和咸丰年间历任按察使、巡抚、总督的吴振械也言及:“我朝钦恤民命,制刑之典,由州县而道府,而桌司,会其成于巡抚。”

这里也可以看出,刑事权在巡抚。

还有钱粮财务,也属于巡抚管理,雍正年间,雍正帝派田文镜、湖广总督迈柱整治山东、湖南、湖北的吏治,查找亏空。

其上谕中便指出:“管理钱粮,系巡抚专责……凡各省钱粮,总督旧无兼办之责,今令田文镜、迈柱兼理者,乃因人而施,后不为例。”

这里也可以看出钱粮事务也是巡抚负责,当然除了特殊情况,比如皇帝特别批准。还有税关征收,也属于巡抚,当然总督兼巡抚事的例外,比如四川总督可以有这个权力。

科举事务,一般也都是巡抚负责,如果巡抚没空,可以由总督代行权力,武科举可以由总督和提督等人作为考官参加。

文职官员之选任与考绩,除了布政使和按察使等人由皇帝定夺,其他的像道员、知府、府佐贰(同知、通判)、知州、厅同知或通判、知县等官员,他们的调动和去留,都是巡抚说了算,即使巡抚上面有总督的,也是巡抚意见为主。

由此可见,巡抚有自己的专门事务,总督一般是不会过问的。从这里就看出,巡抚根本不能算是总督的下属,顶多就是遇到省与省的协调问题时,巡抚需要配合罢了。

清朝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防止一家独大,故意把巡抚和总督的关系搞模糊,所以如果巡抚和总督的办公府衙在一个城市,那么摩擦是不可以避免的,但是巡抚是不虚总督的,往往都是争锋相对。

所以,总督和巡抚的关系比较复杂,相互之间都不大服气。

提督是个什么官?

一说提督,就会想到九门提督,其实不止京城里面有提督,地方上也有提督。

明朝时期就出现了提督这个词,只不过明朝的提督都是巡抚或者总督兼任提督军务、提督等衔,不是正式的官名。

清朝入关之初,自己的主要军队是满洲八旗军,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吸收了汉人组成的军队,就是绿营兵。天下平定后,八旗军分别驻防在全国重要的城市,各省又组成了绿营军,这个正式的军队。

其实八旗军驻防的目的就是监视各省的绿营兵。各省的绿营兵也有一个自己的头,就是提督,但是并不是每个省都设立提督,没有设立提督的地方由巡抚兼任提督事务。

全国提督一共有19人,直隶﹑福建﹑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兼辖水陆提督者﹐江南﹑浙江各一人﹔其以巡抚兼提督事者﹐有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五人。另设外海﹑内河﹑长江﹑福建﹑广东水师提督各一人。又先后予广西、湖南、陕西、江苏几个

这些提督分别在全国各地,负责训练军队,统辖所属官兵。提督其实就是一个省的绿营最高级军官,品级为从一品,也可以称的上是封疆大吏,但是总督(加衔)也是从一品,文臣压制武将,提督要受到总督节制。

总督本来就是管几个省的军事,一省军事长官提督当然要受到总督的管辖。

有人说提督是从一品,巡抚(加衔)才是正二品,那么巡抚应该没有提督厉害。

实际上又让你失望了,提督还真不敢在巡抚面前得瑟,因为巡抚也有军事权。清朝入关之初,巡抚就直接有提督军务的权力,顺治十八年后,就罢掉了巡抚提督军务的权力。

但是从康熙之后,巡抚的军事权越来越大,比如康熙皇帝就规定:“不设总督、提督省分,副将以下武官,巡抚兼辖。”

雍正以后,因为山西、河南、山东三省无总督、提督,所以就给了这三省的巡抚提督军务的权力,也就是说巡抚成了全省的最高军事长官。

乾隆时期,又因为江西、安徽两省没有提督,也给了这两省的巡抚提督军务的权力,但是江西和安徽上面有两江总督,所以军事方面巡抚要受总督节制。

有些省份既有总督管辖,同时也存在提督,但是由于总督的府衙可能不在这个省,这样遇到战事,提督需要跨省汇报不利于应对。

所以乾隆以后,又逐渐予这些省份之巡抚以节制本省绿营各镇兵马之职权,比如贵州巡抚,虽然贵州有提督,贵州也受到云贵总督的管辖,但是为了方便应对突发情况,给了贵州巡抚节制本省绿营军马之权。

由此可见,巡抚的权力是越来越大,而提督的权力越来越少,遇到情况提督要受到本省巡抚的指挥,当然如果本省有总督,他可以直接受总督的指挥就可以了。

至于地方的事务权,提督根本没有权力干涉,提督见到巡抚,也是客客气气的,不敢得罪巡抚,见到总督,肯定要更加恭敬,比较总督是提督的上司。

小结:总督和巡抚的关系属于相互制约,总督和提督的关系属于上下级关系,有的省巡抚都可以节制提督。虽然巡抚专门负责本省的民政权,但是总督也有插手地方事务的,毕竟都是封疆大吏,都想刷一下存在感,这样就会导致总督和巡抚不和。

面对这样的情况,皇帝经常会各打五十大板,息事宁人,毕竟皇帝也不能太责怪总督,因为本身总督也是有管理政务的权力,只是偏向于军政而已。再说,皇帝看到这种情况,高兴还来不及呢?总督和巡抚相互制约,更可以防止地方政权做大,更有利于皇帝控制住地方的军政大权。

所以综合来看,总督权力大于巡抚,巡抚权力大于提督,这就话是对的,但是权力大并不代表巡抚会听总督的,这个得看谁的腰杆子更硬!

 关公赵公明比干范蠡?

财神届也有鄙视链?

恭喜发财!

这是过年期间最流行的一句祝福语,而且老少咸宜,对谁都能说!

中国人爱财,毋庸讳言!供奉起财神来,那是诚心实意,早晚烧香,朝夕致意,一点都不含糊。而且,为了怕财神爷事情太多,工作太累,(也可能主要是怕忙不过来,照顾不到自己吧?)就多找几位来干这份工作,比如题目中列举的这老四位:关老爷、赵公明、比干和范蠡。

不过,这个题目有点挑事的意思,啥叫谁是正财神?难道财神届,跟《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衩一样,还分个正册、副册不成?这是赤裸裸的鄙视链呀!

今天,咱就说道说道,揭揭财神爷的老底,先看看他们老四位是是怎么当上财神的?

关公:光有忠义是不够的,还得靠老乡!

这老四位里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关老爷了,商铺里供着的几乎都是一缕长髯、面如重枣,手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关老爷是个了不起的人,儒释道通吃:在儒家看来,他忠肝义胆,义薄云天,因此,被奉为武圣人、亚贤;在佛家看来,虽然关羽生前杀伐太多,但他也很有“佛缘”,据说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度化了关羽,而关老爷变成了菩萨,是为伽蓝菩萨,守护者佛教的伽蓝圣地;而在道教这里,关老爷更牛,直接称帝,是为关帝。

不过,关老爷这个财神,一开始可不是专业的,而是半路出家。隋唐以后,关老爷的神话才开始流传。最初,是将他作为一些行业的祖师爷,比如买豆腐的(关老爷年轻时的职业)、打铁的(关老爷也干过这个行当)、剃头的(大概因为关老爷也使刀)等等。

直到清代,关羽才变成了财神。为啥呢?几种说法:一是关老爷重义轻利。关羽曾经在刘备最背的时候,投降了曹操。曹操把他当宝贝,上马金、下马银,但是关羽不为所动,当他打听到刘备下落的时候,拍拍屁股就走人,把老曹送他的金子银子原封不动的奉还,挂印封金,一介不取,这样的人是所有商人的典范啊:诚信为本、公平交易。

二是说关老爷算账算的好!关老爷带兵,可不只是打打杀杀啊。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很重要。据说,关老爷长于算数记账,还发明了日清簿,大概类似现在的账本吧。商人搞企业,财务是很重要的,一般都是老板亲自抓,关老爷技术这么好,封为保护神也是合情合理的。

三是关老爷是山西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为啥直到清代关羽才被奉为财神呢?明清以来,晋商可是大大的发展,在全国甚至海外做生意。关羽的正直、忠诚、讲义气,是山西人最响亮的名片。所以,晋商所到之处,都会出资修建关帝庙,关羽是“得财有道”最好的代言人,晋商和关羽“互惠共赢”、相得益彰。

赵公明:我其实很凶的!

赵公明是这老四位里面起点最低、背景最差的,甚至还有点黑料。因为,他最早不是人家人爱的财神,而是人们敬而远之的瘟神。

赵公明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干宝写的《搜神记》里,他的本职工作是管鬼的,职责是“督鬼下取人”,也就是派小鬼去阳间拿人。而西晋末年的《太上洞渊神咒经》进一步说,他主要是“行瘟疫病”,也就是人见人怕的大瘟神。到了元代,瘟疫行业又作了细分,赵公明的工作又有调整,变成了主管痢疾的瘟神,这大概是他的职场上的至暗时刻!

不过,按照物极必反的原则,老赵也会触底反弹了,首先,《玉堂大法》给他安排了个新岗位,他“以威直充玄坛大将“。后来,《搜神广记》给了他一个新履历,开始洗白,”被玉帝旨,召为神霄副帅“。到了明初,有个山东文人,将赵公明的传说糅杂到一起,写了本《琅琊金石辑注》,这里赵公明就多了“求财利宜和合”的职责,开始接掌财神之职。

这些内容,被《封神演义》充分吸收了进去。随着这本书大畅销书的流行,赵公明作为财神的地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赵公明和其他财神不大一样,他头戴铁冠,手持宝鞭,黑面浓须,身跨黑虎,面目狰狞。他为啥骑老虎呢?宋代苏轼的弟弟苏辙曾说:富贵若骑虎。意思是,凡夫俗子只看到人家吃肉,没看到人家挨打。富贵有啥好的,就像骑老虎一样危险啊!但是,没有风险哪有利益啊!富贵险中求嘛!骑老虎也就成了富贵的代称!

比干:我是个公正无心的苦人!

比干出身高贵,是纣王的叔叔,而且他还是个忠义之臣,《论语》里说他“谏而死”,也就是死在了老说实话、老提意见上。

《封神演义》里的故事就比《论语》精彩多了。话说,妲己唆使纣王搞个神仙“趴”,实际上,请来的都是狐狸精。席间,狐狸骚臭难闻,而且,有的道行浅,还露出了狐狸尾巴。钢铁直男比干看到了很生气,他派人查出这些狐狸的来历,放火全给杀死了,还用未烧焦的狐狸皮做了一件皮袄献给了纣王。这可把妲己气坏了,这些狐狸可是她的亲朋好友啊!

于是,妲己谎称自己得了重病,必须要一片七窍玲珑心才能治得好,而这玩意,只有比干有。于是,色令智昏的纣王跟自己的亲叔叔索要其心。比干大骂妲己,但也无法,只好剖心给了昏君。他死后,被封为北斗七星之一,后来到了人间,做了财神,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心,没有心就不会偏私,而且他为人耿直、公正无私,他来管财富、财运,大家都放心。

比干生前是个文臣,他做了财神也是个天官的样子:白脸长须、面带笑容,手持如意,身携聚宝盆,身边有“招财”、“进宝”相随。

范蠡:生财有道的专业人士!

财神里最专业的非范蠡莫属。

这位老兄最初搞政治,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了吴王夫差,灭了吴国。

但是,他认定勾践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于是急流勇退,辞职不干了,带着美人西施,跑到了齐国。

齐国是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范蠡长袖善舞,经商有术,很快就积累了巨额财富。齐王知道他是个能人,想请他干CEO。但范蠡看透了官场,于是退还了相印,散尽了家财,溜了。

他跑去了一个叫陶的地方。为啥来这里呢?范蠡眼光独到,他认为这里是交通要道,大家来来往往都要经过这里,客流量大,在此经商,必然能发家致富。于是,他就在此定居,自称陶朱公。很快,他又积累了万贯家财,成为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首富。

范蠡深深的明白,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在战国那个乱世,财富太多不是好事,于是,他又两次将家财分给百姓,算是做了慈善事业吧。这么大的手笔,老百姓能不喜欢吗?于是,天下人都赞美他,拜其为财神!

有正就有偏!

所谓的正财神,是指供奉的位置而言。关和赵被称为武财神,比和范被称为文财神,他们在民间影响力最大,供奉时都居正位,都是正财神。民间,还有一类财神,比如五路神、五显神、五通神、利市仙官等,被称为偏财神,他们影响力小一些,只在某些区域盛行。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正财神是全国粮票,各地都认;偏财神是地方粮票,使用范围有限。

当然,不管是正财神还是偏财神,能让你发家致富的都是好财神。

最后,恭喜发财!

河北省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河北,简称“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石家庄。河北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是中国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古称冀州。舜分置十二州,河北为幽州。《禹贡》亦为冀州。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河北省。1952年,撤销察哈尔省,将其原察南专区、察北专区划归河北省。1956年,撤销热河省,将其原大部分辖区划归河北省。1973年,将河北省的蓟县、宝坻、武清、静海、宁河等五县划入天津市,自此形成河北省现辖区规模。

河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地方,出现了不少历史名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河北都具有那些历史名人。

1.祖逖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2.韩延徽

韩延徽(882年—959年),字藏明, 幽州安次(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人,辽国的开国功臣,是契丹最早继续倡导“胡汉分治”的汉族政治家。

3.毛亨

毛亨,生平不详,毛遂的侄儿,秦末汉初学者,战国末期赵国邯郸人(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 [1] ,相传是古文诗学“毛诗学”的开创者。

4.毛苌

毛苌,西汉赵人(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古文诗学“毛诗学”的传授者,世称“小毛公”,《诗经》,就是汉学大儒毛亨、毛苌注释的“毛诗”。

5.韩婴

韩婴,男,西汉燕(今属河北)人。文帝时为博士,景帝时至常山王刘舜太傅。

6.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广川大董故庄村)人,西汉哲学家。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

7.吕端

吕端(935年-1000年5月9日 [1] ),字易直,幽州安次县(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人。北宋初年宰相、诗人,后晋兵部侍郎吕琦之子、尚书左丞吕馀庆的弟弟。

8.甄宓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相传为甄宓,实则无记载。史称甄夫人,中山郡无极县(今河北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

9.李牧

李牧(?~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隆尧县)人 ,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10.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下曲阳县人。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11.宋璟

宋璟(663年—737年),字广平,邢州南和(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人。唐朝名相,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

12.柴荣

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本姓柴,后曾改姓郭。邢州尧山县(今河北隆尧)人。五代时期政治家,后周第二位皇帝(954年2月26日-959年7月27日在位 )。

13.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

14.贾岛

贾岛(779年—843年),字阆仙,一作浪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 。唐代诗人,人称“诗奴”。

15.高欢

高欢(496年~547年),小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省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兵户之家。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北齐神武帝。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

16.崔浩

崔浩(381年—450年),字伯渊,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 ,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孙、北魏司空崔宏长子。

17.纪晓岚

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隶河间府献县人,清代文学家、官员。

18.梁梦龙

梁梦龙(1527年—1602年),字乾吉,号鸣泉,北直隶真定(今河北正定北圣板村)人,明朝政治家、军事家。

19.高长恭

高长恭(?—573年) ,本名高肃,族名高孝瓘,字长恭,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齐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的孙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20.白圭

白圭(1419年-1475年1月27日),字宗玉。北直隶真定府南宫市(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南白塔村)人 。明朝名臣。

21.曹鼐

曹鼐(1402年-1449年9月1日 ),字万钟,号恒山。北直隶宁晋(今河北宁晋)人。明朝初年名臣。

22.郦道元

郦道元(466年~527年) ,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的儿子。

23.祖冲之

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24.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 。

25.刘春霖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中国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晚清德宗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

26.赵三多

赵三多,义和团首领。又名洛珠。字祝三、祝盛。人称“赵老祝”。世代务农,少年时家境贫寒,扛过活,青年时曾以贩碗为生,早岁即习“梅花拳”。在与教会势力对抗时,因门规“梅拳弟子,不得以武犯禁、滋事”,同时也为避免连累师门,改称“义和拳”(后称“义和团”)。

27.张爱玲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1日左右),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中国现代女作家。

28.佟麟阁

佟麟阁(1892—1937),原名凌阁,字捷三。河北高阳人。早年投身军旅。七七事变爆发时,官至国民革命军军长。七七事变后,率部坚守北平南苑,在与日军鏖战中殉国。他是抗战全面爆发后,首批为国捐躯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一。南京国民政府下令追认他为陆军上将。

29.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 ,男,汉族,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民族英雄。

30.杨露禅

杨露禅,直隶省广平府人(今河北省邯郸永年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太极拳发扬光大的武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