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聊聊我最近瞎鼓捣的一个事儿,就叫它“龟仙人解说”,也没那么玄乎,就是记录下我折腾一个个人知识库的过程。
为啥要搞这个?
事情是这样的,干我们这行,或者说现在干啥都一样,平时零零碎碎记的东西太多。一会儿是技术笔记,一会儿是项目心得,还有些生活上的备忘录,时间长就散得到处都是。电脑文件夹里一堆,云笔记里一堆,甚至还有写在纸上的。找起来那叫一个费劲,跟大海捞针似的。
我就琢磨着,得找个法子把这些东西归拢归拢,弄个像样的“窝”。就像龟仙人那小屋,看着不大,但里面啥都有,还挺有条理。我需要的就是这么个地方,能让我快速找到需要的信息,也方便随时补充新东西。
开始动手
我想过用市面上那些挺火的笔记软件。试几个,功能确实强大,花里胡哨的。但不知道为总感觉不太得劲。要么是太复杂,学起来费时间;要么是数据不在自己手里,心里不踏实;要么就是会员费啥的,我这人就喜欢一次性搞定,不喜欢被套牢。
后来我就想,干脆自己搭一个。要求不高,简单、稳定、能在自己电脑或者小服务器上跑就行。网上搜罗一圈,发现不少开源的 Wiki 程序或者笔记系统。
挑来选去,我看中一个比较轻量级的玩意儿。主要是看它文档简单,部署起来好像也不麻烦。那就它!
折腾过程
说干就干。先是在自己电脑上试试水。
- 第一步,肯定是下载程序包。这步简单,官网点一下就完事。
- 第二步,按照说明文档,把它解压到我电脑上一个指定的地方。
- 第三步,运行。果然没那么顺利。第一次启动,报错。看不懂,一堆英文。我就复制粘贴那个错误信息,上网搜。
- 第四步,解决问题。搜一圈,大概明白是缺个啥环境依赖,或者是什么配置没对。对着教程和别人的经验贴,一通瞎鼓捣。一会儿装个小软件,一会儿改个配置文件。反复试好几次,总算看到那个熟悉的安装界面。
- 第五步,初始化设置。这个就比较顺,填个管理员账号密码,设置下知识库的名字,点下一步,搞定!
本地跑通,心里就有底。接下来就是把它弄到我的一个小破服务器上,这样我随时随地都能访问。
这个过程又重复一遍之前的折腾,不过稍微熟练点。还得搞定网络访问、端口映射这些,反正就是继续折腾。中间还遇到权限问题,文件死活传不上去,又是查资料,改设置,总算让它在外网能打开。
初步成果与后续
这个简陋的个人知识库算是搭起来。界面朴素得很,没啥花哨功能,但核心的记录、分类、搜索都有。
我开始慢慢地把以前散落在各处的笔记往里搬。这个过程也挺有意思,等于把过去的知识又梳理一遍。发现有些当时觉得很牛的东西,现在看也就那么回事;有些不起眼的记录,现在反而觉得很有用。
用一段时间,感觉确实方便多。至少找东西快,思路也清晰点。它还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比如备份机制得搞界面样式可以再调调。但这都不急,慢慢来。
总的来说,这回实践就是一次典型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过程。从遇到问题,到寻找方案,再到动手实践、解决困难,达成目标。虽然过程有点笨拙,磕磕绊绊,但最终把东西弄出来,心里还是挺踏实的。这可能就是“龟仙人”那种修炼的感觉,不在于招式多华丽,而在于基础扎不扎实,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好,今天就分享到这。希望我的这点折腾记录,能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启发或者乐子。下次再有啥好玩儿的实践,再来跟大家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