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而围绕“十四五”规划的相关会议,对于擘画国家未来发展蓝图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早在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研究“十四五”规划编制问题,强调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均衡性,研究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此后,从2020年3月到8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重要会议、赴地方考察,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还通过多种方式征求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意见,充分体现了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民主性,从专家学者到基层群众,从民主党派到国际友人,大家积极建言献策,为“十四五”规划编制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内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十四五”规划《建议》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着眼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在产业发展上,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在区域发展方面,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在民生保障领域,“十四五”规划《建议》也有着诸多亮点,提出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这些举措旨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从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十四五”规划奠定基调之后,后续一系列围绕规划实施的会议陆续展开,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会精神,结合地方实际制定落实方案,相关行业协会也纷纷召开会议,探讨如何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从会议的筹备、意见的征集,到最终规划的出台,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各方的心血,在未来的五年里,我们将按照“十四五”规划的指引,坚定不移地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迈进,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创新、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十四五”的大幕已经拉开,中国这艘巨轮正向着更加广阔的未来海域破浪前行,在新的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而那些围绕“十四五”规划召开的重要会议,将如同璀璨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着国家和人民在新时代不断创造新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