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中,酒精作为一种常见的易燃物质,因其具有挥发性和可燃性,一旦遇到火源,就极易引发火灾事故,了解酒精着火的特点、灭火的正确方法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酒精的燃烧特性
酒精,化学名称为乙醇,其分子式为C₂H₅OH,它具有较低的闪点,在12℃ - 14℃之间(不同浓度的酒精闪点略有差异),这意味着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酒精挥发出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遇到火源就能够燃烧甚至爆炸,酒精的沸点为78.3℃,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在常温下就会不断地挥发,在周围空气中形成可燃蒸汽云。
当酒精着火时,其火焰具有强烈的热辐射,会迅速向周围蔓延,酒精燃烧属于液体火灾,具有流动性,一旦着火,会顺着容器、地面等流淌扩散,扩大着火面积,增加灭火的难度,酒精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等,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阻碍灭火人员的行动。
常见的酒精着火场景
(一)家庭场景
在家庭中,酒精常用于消毒,尤其是在疫情期间,75%的医用酒精成为了家庭必备的消毒用品,许多人会将酒精直接喷洒在空气中、衣物上或者电器表面等,如果此时附近有明火,如正在燃烧的蚊香、未熄灭的烟头、燃气灶火焰等,就极易引发酒精着火,在烹饪过程中,使用高度白酒等含酒精的调料时,如果操作不当,如将酒精直接倒入正在加热的锅中,也可能导致火焰瞬间升腾,引发火灾。
(二)医疗场景
医院等医疗场所经常使用酒精进行消毒和清洁,在手术室、病房等区域,酒精棉球、酒精纱布等随处可见,如果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不注意防火,例如在酒精灯燃烧时添加酒精,或者在使用酒精消毒后未及时通风,残留的酒精蒸汽遇到火源,就可能引发火灾,一些医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电火花等火源,如果周围有酒精蒸汽,也存在着火的风险。
(三)工业场景
在一些工业生产中,酒精被用作溶剂、清洗剂等,在电子工业中,会使用酒精清洗电路板等精密部件,在化工生产车间,酒精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如果设备密封不严,导致酒精泄漏,遇到明火、静电等火源,就会引发大规模的火灾甚至爆炸事故,工业场所中往往存在大量的可燃物质和复杂的工艺流程,一旦酒精着火,火势蔓延迅速,后果不堪设想。
(四)实验室场景
在化学实验室中,酒精是常见的实验试剂和燃料,学生和科研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如果违反操作规程,如在酒精灯未熄灭时添加酒精、用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等,都可能引发酒精着火,实验室中还可能存在其他易燃易爆物质,酒精着火后容易引发连锁反应,造成更严重的灾害。
酒精着火的灭火方法
(一)灭火器灭火
- 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是扑灭酒精着火较为常用的灭火器之一,它主要通过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物,与燃烧过程中燃料所产生的自由基或活性基团发生化学抑制和负催化作用,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使用干粉灭火器时,首先要拔掉保险销,然后握住喷管,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干粉就会喷出覆盖在火焰上,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干粉灭火器在扑灭酒精火灾后,可能会残留一些干粉,需要及时清理,以免对设备和环境造成影响。
- 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对于酒精着火,它主要是通过降低周围氧气浓度来灭火,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的特点,能够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氧气,使火焰熄灭,使用时,要先拔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二氧化碳就会从喷嘴喷出,由于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迅速汽化,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用时要注意防止冻伤。
- 泡沫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也可以用于扑灭酒精着火,它通过喷射出大量的泡沫,覆盖在燃烧的酒精表面,形成一层隔离层,阻止空气与酒精接触,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泡沫灭火器中的泡沫还具有冷却作用,能够降低酒精的温度,进一步抑制燃烧,在使用泡沫灭火器时,要注意避免将泡沫直接冲击到燃烧的酒精上,以免使酒精飞溅,扩大火势。
(二)湿布、沙土等覆盖灭火
如果在没有灭火器的情况下,湿布、沙土等也是有效的灭火工具,当酒精着火面积较小时,可以迅速用湿布覆盖在火焰上,湿布能够隔绝空气,使火焰因缺氧而熄灭,沙土同样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将沙土覆盖在燃烧的酒精上,能够阻止氧气进入,从而扑灭火灾,在使用沙土灭火时,要注意将沙土均匀地覆盖在火焰上,确保完全覆盖住燃烧区域。
(三)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水基型灭火器也是扑灭酒精着火的一种选择,它主要是通过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水膜,隔绝氧气,同时水的冷却作用也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对于酒精火灾,水基型灭火器能够有效地抑制酒精的挥发和燃烧,使用水基型灭火器时,要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连续喷射,直到火焰完全熄灭。
(四)灭火注意事项
- 保持安全距离:在灭火过程中,灭火人员要始终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被火焰烧伤或受到飞溅的酒精伤害,灭火人员应与火源保持2 - 3米以上的距离。
- 避免火势蔓延:在灭火时,要注意防止火势蔓延到周围的可燃物质,可以先将周围的易燃物品转移到安全区域,或者用湿布、沙土等对其进行隔离保护。
- 正确使用灭火工具:不同的灭火工具使用方法不同,灭火人员要熟悉其使用方法,确保正确操作,在使用灭火器时,要先拔掉保险销,握住喷管,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在使用湿布、沙土等覆盖灭火时,要确保完全覆盖住火焰。
- 及时报警:如果酒精着火面积较大,或者火势难以控制,要及时拨打119报警电话,向消防部门求助,在等待消防人员到达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控制火势。
酒精着火的预防措施
(一)储存安全
- 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酒精应储存在密封良好的玻璃瓶或金属容器中,避免使用塑料容器,因为塑料可能会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容器损坏,酒精泄漏。
- 控制储存量:家庭、单位等场所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控制酒精的储存量,避免大量储存,家庭储存酒精不宜超过500毫升。
- 选择合适的储存地点:酒精应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热源和电源,避免将酒精储存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温度升高,加速酒精的挥发,要将酒精储存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防止儿童误饮或引发火灾。
(二)使用安全
- 正确使用方法:在使用酒精进行消毒时,应采用擦拭的方式,避免直接喷洒在空气中,使用含酒精的调料烹饪时,要先将火源关闭,等锅具冷却后再添加酒精调料,在实验室、工业等场所使用酒精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违规操作。
- 保持通风良好:在使用酒精的过程中,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及时排出挥发的酒精蒸汽,降低空气中酒精蒸汽的浓度,防止形成可燃蒸汽云。
- 远离火源:在使用酒精时,要确保周围没有明火、电火花等火源,在使用酒精消毒时,要关闭燃气灶、熄灭香烟等。
(三)运输安全
- 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运输酒精应使用专门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确保车辆具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资质。
- 做好防护措施:在运输过程中,要对酒精进行妥善包装,防止泄漏,运输人员要了解酒精的危险特性,掌握应急处理方法,确保运输安全。
(四)消防安全设施配备
- 安装火灾报警装置:在可能使用酒精的场所,如家庭、实验室、工业车间等,应安装火灾报警装置,以便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发出警报。
- 配备灭火器材:根据场所的性质和规模,合理配备灭火器、灭火毯等灭火器材,并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其使用方法。
酒精着火虽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酒精的燃烧特性,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就能够在面对酒精着火时沉着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无论是在家庭、医疗、工业还是实验室等场景中,都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消防安全意识,将预防工作放在首位,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