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智慧官方网站,为什么有人说每个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西藏梦?
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我也有一个西藏梦,还好我也实现了,现在还是想再去几次!
你为什么总想去西藏因为还不曾在布达拉宫朝拜焚香
在圣洁的氛围中进行一次灵魂的洗礼
在极乐净土虔诚的祈祷
你为什么总想去西藏因为还不曾到羊卓雍措
看她在不同时刻的阳光照射下
到底有多少梦幻颜色
你为什么总想去西藏因为还不曾去看看世界之最的珠穆朗玛峰
即便远远仰望也好
去感受人类是多么渺小
你为什么总想去西藏因为还不曾去看过玛旁雍错
看看这湖到底有多震撼
在湖边转经,感悟人生百态
你为什么总想去西藏因为还不曾去过扎布耶茶卡
看看这落在荒原上的“调色盘”
是怎样的一个天空之镜
你为什么总想去西藏因为还不曾到纳木错
在五彩经幡下看玛尼堆连成的轨迹
看看那到底是怎样无法抗拒的美
你为什么总想去西藏因为还不曾到西藏最金碧辉煌的寺庙
大昭寺门前晒晒太阳
让朝拜信徒的虔诚给心灵净化
你为什么总想去西藏因为还不曾到最古老的八廓街
看那一路的转经人
体验独特的藏地民俗和文化
你为什么总想去西藏因为还不曾到玛吉阿米
喝上一杯甜茶
追寻仓央嘉措你见或者不见的故事
你为什么总想去西藏因为还不曾去看过松赞干布的避暑山庄
被称为拉萨颐和园的罗布林卡
看那景美的园子
是如何将藏文化和内地园林相结合
你为什么总想去西藏因为还不曾去看雅鲁藏布大峡谷
在地球上最深的峡谷
领略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你为什么总想去西藏因为还不曾到过扎什伦布寺
听那殿塔上的铃在风中悠然作响
让内心在这里平静
西藏的美有很多,但是真正想去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是我的梦想,我要去实现它!我要去离天空最近的地方净化自己的心灵!很高兴我实现了😁为什么下载东北证券大智慧交易系统下不来?
下载东北证券大智慧交易系统下不来,有可能是你不符合下载条件,或者是你的网络有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为什么这两天又火了?
王树国校长这两天大火是因为他在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典礼上脱稿演讲。
头发花白的他笑容可掬地走上演讲台,缓缓吐出:“开始之前我问他们,时间能不能稍微短一点,因为我怕太阳晒的大家很难耐。”
刚开始就很让人喜爱,因为真的遇见过有些老师讲起来没完没了。全然不顾台下学生们热不热。学生们热的躁动了,他们觉得现在的学生不能吃苦。
我亲身经历,有一次,直接把一个同学热的晕过去了。
好在这次西安交大毕业典礼是阴天且略有小雨。
王校长便想到了“天若有情天亦老”,接着说到“人若有情天亦悲”。要毕业了,老天爷也伤心地落泪了。
以此为开头,王校长讲到香港回归25周年的兴奋之情。并和学生约定25年后,希望在交大能够和他们再相聚。因为25年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日子。
希望大家仰望星空,追逐梦想。
讲生命的价值,引用汪国真先生《热爱生命》中的名句:“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我只管风雨兼程。”
并指出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成功的那一刻,而在于为之奋斗的过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所以需要我们脚踏实地。
这个过程必定有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但是挫折和困难对于强者来说是垫脚石。
挫折和困难能使我们更加聪明。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学会反思。同样的错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犯。
没有慷慨激昂的说辞,从开始的天气,昨晚看到的新闻,到自己的感想。就这样慢慢慢慢地,讲到和同学的约定,对他们的期许,传授他们面对挫折和困难的经验,希望他们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概真正有知识有积累的人,都是这样不紧不慢,时而微笑,时而蹙眉,就把大家带入到他的节奏里去了。
仔细了解了一下王校长,才知道他在自然科学、医学、机器人领域都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
并且为国家培养出了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真是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到了最大,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样的人不火谁火?向王树国校长致敬!希望他的学生能够不负所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取得优异成果。无愧于交大,无愧于人生。
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其实这个事未必是真的,但是蓝玉绝对是有机会的,因为在第七次北伐中,蓝玉就直捣北元皇帝的老巢,虽然没有抓到北元皇帝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但是他的很多妃子都被蓝玉被俘虏了。
蓝玉早年跟着常遇春,不过这哥俩关系可不简单,蓝玉的姐姐是常遇春的老婆,所以在常遇春的培养下,蓝玉逐渐成长为一员大将。
但是比较悲催的是,常遇春在明朝建立的第二年就去世了,所以蓝玉算是失去了一个大靠山。不过蓝玉也是幸运的,因为明朝虽然建立了,但是北元的势力很大,所以朱元璋决定大举北伐,蓝玉就又有了立功的机会。
大约是在明朝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当时明朝有三路大军,冯胜的西路军取得大胜,李文忠的东路军有收获也有败绩,得失相当,只有徐达的中路军是惨败。
徐达虽然败了,但是蓝玉的表现很不错,在与王保保骑兵对战中取得胜利,为中路军挽回了些许颜面,因此得到了朱元璋的奖赏。
第六次北伐的时候,冯胜作为明军主将,蓝玉作为副将,率兵出征辽东。这一场战争打得很痛快,元朝太师纳哈出拥兵数十万军队占领松花江以北的土地,最后却被冯胜和蓝玉打得丢盔卸甲,明朝因此得到了辽东大片土地和二十余万军民。
冯胜作第六次北伐最大的功臣,被封为宋国公,但是他不久之后就出事了。冯胜有个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朱橚,但是冯胜却秘密跟朱橚见了面。
朱元璋那时候很忌讳自己的儿子私自与武将会面,所以就开始猜忌冯胜,后来还将他召回京城,第二年就把他给赐死了。
冯胜的离开,给了原本只是副将的蓝玉以机会。
1388年,第七次北伐开始,蓝玉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唐胜宗和郭英为副将,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征塞北寻求北元朝廷并将其消灭。
蓝玉率领部队来到内蒙古境内巴林左旗的时候,听说北元天元帝驻扎在捕鱼儿海,便率领大军快速赶到捕鱼儿海,但是却不见天元帝的踪影。
既然没找到敌人,蓝玉就准备班师回朝,这个时候唐胜宗却对他说,我们现在搜索的范围太小了,何不再往前搜搜看呢?要是我们空手而归的话,也不好向皇帝交差啊。
蓝玉觉得有理,随即就带领大军继续前行。果不其然,明军的骑兵探子还真的找到了天元帝的驻扎地,距离明朝大军不到八十里。
蓝玉大喜过望,于是率领部队快速前进。那时候刚好起了大风,黄沙满天飞,所以蓝玉在靠近北元军营的时候,北元军队竟然没有发现。
最后北元军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到蓝玉洗劫,除了天元帝与他的太子天保奴以及丞相失烈门等数人逃走之外,留下来的人是死的死,伤的伤,被俘的被俘。
最后明军在盘点的时候发现,天元帝的数名妃子,次子地保奴,太子妃,吴王朵里只和代王达里麻等三千多宗室贵族被俘虏,另外还有将近八万兵民被俘虏。明军还得到了二十多万头牛羊,还有许多书籍,印玺和印章,等等。
第七次北伐给了北元沉重的打击,北元的官职体系基本上被摧毁,天元帝自此失去了立国的根本,只能到处逃窜。
蓝玉在班师回朝之后,受到了朱元璋的格外看重,被封为凉国公。
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是凉国公而不是梁国公呢?这个凉字是不是不太好听?确实是这样的,因为蓝玉虽然功劳大,但是朱元璋也开始对他不满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蓝玉回到京城之后,有人就向朱元璋报告了一件事,说蓝玉霸占了天元帝的妃子,致使那名妃子羞愧自杀!
有人就要说了,汉人那么痛恨元朝,不就是一名元朝妃子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那时候朱元璋对待蒙古人的政策可不是这样的,朱元璋采取的是恩威并济的政策和方针,对那些顽强的抵抗的军队,明军可以毫不手软地打击;但是对于元朝俘虏,朱元璋要求优待,特别是元朝皇室贵族,必须要好好安置,这么做就是为了争取更多投降的人过来,以减小军事上的难度。
其实对于当时在明朝境内的蒙古人,朱元璋采取的策略也是安抚为主,再实施民族同化政策,这样可以减少了汉人和蒙古人之间的矛盾,也有利于争取到更多的人口。
所以说,蓝玉霸占天元帝的妃子,不但属于是私自处置战俘,而且还违背了朱元璋对待元朝俘虏的政策,性质是很恶劣的。
朱元璋那时候就把蓝玉叫来,将他给狠狠训斥了一顿,把封给他的梁国公中的梁字改为凉字,还将他的一些过错刻在了颁发给他的世袭凭证上。朱元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蓝玉可以经常想起自己的过错,好好改正自己。
当然了,朱元璋不会仅仅因为一名元朝妃子就对蓝玉怎么样,实际上蓝玉还有很多事情做得过火,朱元璋没有说明而已。
第一件事,蓝玉自恃功高,开始目无君上和国家王法,私自豢养了许多家奴,还收了很多义子。这些家奴和义子都只忠心于蓝玉,他们依仗蓝玉的势力横行不法,还强占了大片良田。御史去找蓝玉商量这件事,但是蓝玉却将御史给赶走了。后来朱元璋知道了此事,但是那时候蓝玉正带兵在外,所以朱元璋就把这事暂时搁浅了;
第二件事,蓝玉在第七次北伐班师回朝的时候,在路过喜峰关的时候,因为守关将士开门慢了一点,蓝玉觉得他们看不起自己,竟然下令向守城将士开炮,结果打死了很多守关将士。这件事性质很严重,朱元璋也很快就知道了,但是蓝玉那时候得胜归来,光芒四射,朱元璋虽然很不高兴,但还是隐忍了下来。
第三件事,蓝玉在军中只手遮天,把将士的升迁和生杀大权掌握在手里,而且从不在事前向朝廷禀报,朱元璋对此十分不满;
第四件事,蓝玉被朱元璋封为太子太傅,但是蓝玉十分嫌弃,多次问朱元璋为什么不封自己为太师,还把自己跟常遇春和徐达比较,意思是自己一点也不比他们差。朱元璋没有同意蓝玉的请求,而且对蓝玉这种索取官职的行为很反感。
再后来,就发生了有人告发蓝玉霸占天元帝妃子的事情,朱元璋就变相地处罚了蓝玉。
蓝玉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地藐视皇权,还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功劳大,开始变得有些骄纵了。
而更为重要的是,蓝玉跟朱标的关系不一般。因为朱标的老婆是蓝玉姐姐的女儿,也就是常遇春的女儿,所以蓝玉是朱标的舅舅。
而朱标又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和太子。为了培养朱标,朱元璋为朱标安排了强大的后援团,包括一大帮文臣武将,里面就有蓝玉。
再加上蓝玉跟朱元璋也是儿女亲家,所以蓝玉其实是在现任皇帝和下一任皇帝那里都有很深的根基的,也是皇亲国戚中比较显赫的一个人。
蓝玉身份尊贵,功劳又大,而且性格桀骜不驯,所以他如果干出一些超常规的事情,比如说霸占天元帝的妃子这样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为朱元璋把他封为凉国公,所以蓝玉十分不满,经常在与人喝酒的时候,对朱元璋出言不逊。
朱元璋利用锦衣卫对百官的监视,那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所以蓝玉的一言一行,朱元璋都很清楚地知道。
但是朱元璋不打算动蓝玉,因为蓝玉是他为朱标留的辅佐之臣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动蓝玉的。
但是在朱标死后,朱元璋的太祖就不一样了。因为如果是朱标继位,那么他肯定可以镇得住蓝玉,但是朱元璋决定让朱允炆当皇太孙,情况就不一样了。
朱元璋知道,朱允炆年纪太小,又没有威望,他如果继位,不但镇不住蓝玉,甚至有可能反过来被蓝玉控制,这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当时的情况是,朱标不死,蓝玉就可以不死;朱标一死,蓝玉作为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军和身份显赫的皇亲国戚,必死无疑。
但是朱元璋的做法很值得玩味,居然是让锦衣卫举报蓝玉谋反,而且还有证据,只不过这些所谓的证据,《明太祖实录》上没有讲清楚,《明史》上也含糊不清,没有什么说服力。
不过也有事后诸葛亮列举了蓝玉谋反的理由,一是他对自己的地位不满意;二是因为他的另外一个亲家被朱元璋杀了,蓝玉担心下一个是自己;三是很多跟蓝玉一同被诛杀的功臣,他们的供词中说蓝玉要谋反。
但是有实力和有理由去谋反,并不代表蓝玉就一定会谋反,而且蓝玉也没有谋反的实际行动。
如果联系到其他的几个案件,特别是胡惟庸案,我们就可以发现,朱元璋是有意为朱允炆清除障碍,所以才大肆残杀功臣。至于说蓝玉和胡惟庸是不是真的谋反,这个已经不是太重要了。
而对于蓝玉而言,他的性格和所作所为,其实也是他遭到朱元璋忌惮的直接原因,要是他懂得明哲保身,低调做人,朱元璋何必非要杀他。
蓝玉的下场很惨,被剥皮实草,他的皮囊还被朱元璋拿去送给他的女儿蜀王妃收藏,一直到明朝灭亡了,农民军还在蜀王府中找到了蓝玉的那张皮。
蓝玉的家也被抄了,还被灭了三族。在整个蓝玉案中,被杀的公爵一名,侯爵十三名和伯爵三名,受到他牵连而死的人共计超过一万五千人。
所以说,霸占元朝的妃子,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蓝玉有这个胆子,他也不是因为这个而被杀的。朱元璋是站在子孙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这么看的话,他也称得上是个好父亲和好爷爷了,但是他为此也妄杀了不少人,显得有些残忍了。
为什么一眼就相中12岁的乾隆?
乾隆能被康熙一眼相中,一方面是因为乾隆确实长得入眼,又聪明伶俐,另一方面是康熙对于九子夺嫡无可奈何,心情郁闷,着意培养孙子弘历。
但是,康熙皇帝一生中有35个儿子,97个孙子,聪明伶俐的也不在少数,凭啥就能一眼相中雍正的儿子弘历?其实,这都是雍正设计好的,让康熙一步步发现并喜欢上弘历。
康熙有97个孙子,大部分他都没见过,雍正为了夺嫡,才设计让康熙见到弘历。康熙帝是是清朝入关以后第二个皇帝,一生经历了很多大风大浪,先后除掉权臣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驱逐沙俄,可谓清朝第一皇帝。
就是这么有点雄才大略的皇帝,晚年却遇到了一个困扰他很久的问题,甚至有人怀疑晚年的康熙得了抑郁症。
事情是这样的,康熙皇帝早早的就立皇后所生的皇次子胤礽为太子,可是康熙活得太久,这个胤礽竟然当了四十年的太子,他等不及,就跟自己的外叔祖、朝中重臣索额图等人阴谋篡位,结果被康熙发现,康熙将他的太子之位废除。
太子被废后皇储之位虚悬,其他阿哥们觉得有机会,开始操纵夺嫡以当上太子,引发了康熙晚年有名的“九子夺嫡”。
参与九子夺嫡的康熙皇子,主要有皇长子胤禔、皇二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
这些皇子里,比较有实力的,除了康熙喜爱的太子胤礽,就是四爷党和八爷党,四爷党以老四胤禛、老十三胤祥为首,八爷党以皇八子胤禩为首,老大、老九、老十、老十四都支持老八。
这些人争来争去,把康熙惹恼了,在二次废黜太子之后,康熙干脆不再立太子,关于让谁当皇储,康熙也不明说。
康熙发愁啊,这么多儿子里,没有一个跟自己这个老父亲一条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打着皇位的主意。
老四胤禛比较聪明,虽然康熙对他比较喜爱,封他为雍亲王,但胤禛却藏得很深,整天吃斋念佛,装得对皇位没兴趣,不像八爷党那么张扬,康熙对胤禛自然另眼相看。
只是把自己的野心藏起来,还不够,以不争为争,虽然对夺嫡有一定作用,能打消康熙的疑虑,可是还无法保证自己的优势,雍正还必须使用其他的策略把自己的优势扩大,超过其他的皇子。
于是雍正想到了用下一辈的人去笼络康熙的方法,把自己的儿子推出去,让康熙看到皇孙的优点。
雍正共有四个长大成人的儿子,活着的孩子中,老大弘时不太行,是典型的皇家子弟,整天干些好吃懒做、违法乱纪的事儿,雍正便把目光放在了弘历和弘时的身上。
康熙皇帝有97个孙子,很多他都没见过,甚至都懒得去见,因为康熙晚年的时候,被九子夺嫡搞得焦头烂额,都快抑郁了。
大家都说母以子贵,实际上到了康熙这里,是子以父贵,谁的爹在康熙那里受宠爱,康熙一高兴,就愿意见这个孙子,比如太子胤礽最受康熙宠爱,那么康熙就对胤礽的儿子弘皙特别钟爱,把弘皙带进皇宫抚养。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康熙顺理成章地看到自己的儿子并喜欢他们?雍正在吃斋念佛的时候,开始不断谋划。
雍正制定了两步计划,要把弘历顺利推到康熙面前。为了让康熙能顺利地接见弘历,雍正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计划。
这个计划分两步,第一步是先在康熙那里把弘历的名声打响,第二步是制造康熙能见到弘历的机会。
爱新觉罗·弘历,实际上是雍正的第五个儿子,因为前面几个都早死了,所以弘历成了老二,还有个老大叫弘时,跟弘历同一年出生的弘昼,排行老三。这是以弘历活着的兄弟排的,如果按照齿序排,弘历是老四,就是皇四子。
弘历的母亲,就是电视剧《后宫甄嬛传》里的甄嬛,实际她是雍正在藩邸时的侍女,出身低微。
但是,弘历本人并没有受母亲身份的影响,雍正对这个儿子非常喜爱,原因是弘时从小就表现得特别聪明,而且勤于读书,这也是雍正把他推到康熙面前的基础。如果弘历比较傻或者笨,就算康熙见到他很多次,也未必喜欢他。
其实,当时弘历和弘昼是一块被雍正推到康熙面前的,可康熙一眼就相中了弘历,原因就在这里,弘昼比弘历差了不少。
康熙六十年,康熙带着儿孙们去承德避暑山庄,弘历和弘昼也被雍正带到了承德,雍正天天让弘历和弘昼在山庄内的观莲所读四书五经。
有一天,康熙身边的近侍太监,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儿,到观莲所找雍正,于是雍正故意让弘历大声背诵所读的经书。这一出,被这些太监全部目睹,这些太监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当时弘历只有十一岁,有这种背诵功力,实在非同小可,太监们自然而然把雍亲王儿子弘历背诵经书的事儿,报告给了康熙,这件事,不能说弘历马上引起了康熙的注意,至少名声在康熙那里打响了。
雍正的第二步计划,就是不断地邀请康熙去自己家,为弘历能见到康熙制造条件。
康熙皇帝那么多皇子,对哪个皇子更喜欢,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康熙喜欢哪个皇子,就赏给哪个皇子大庄园,并且经常去赏赐给皇子的庄园游玩。
康熙去儿子们的赐园次数最多的,一个是诚亲王胤祉的18次,另一个就是雍亲王胤禛的11次,超过其他皇子很多次。
康熙曾经赏赐胤禛两个大庄园,一个是北京的圆明园,另一个是热河的狮子园。
康熙六十一年,光这一年,康熙就去了圆明园3次,一方面是康熙对胤禛确实喜欢,另一方面,胤禛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雍正这两步计划实施得非常顺利,皇孙弘历在老头子那里名声打开了,自己又得到老头子特殊的宠爱,一请之下老头子就愿意来自己的花园游玩,把弘历推荐给老头子的机会成熟了。
雍正创造条件让康熙见到弘历,康熙一见之下,果然对弘历青眼有加。康熙六十一年的春天,圆明园里种的上百株牡丹花开了,这些牡丹花有可能是曹州牡丹,曹州后来叫菏泽,就是曹县所属的那个菏泽。
雍正以此为借口,邀请自己的父亲康熙到圆明园观赏牡丹花。康熙帝很高兴,登上圆明园的牡丹台,观赏着菏泽牡丹迎风开放。
这时候,雍正趁机跟康熙说,自己有两个儿子,从出生以后,还没机会见到过父皇。雍正还故意提到弘历的名字。
康熙一听,马上命令雍正把这两个孩子带到牡丹台,召见这两个孩子。就这样,雍正成功地把弘历推到了康熙的面前。
果然,康熙一见到弘历,就特别的喜欢,并把弘历带到皇宫去抚养,此时弘历只有12岁,只是,弘昼却没得到康熙的喜爱。
康熙当时住在圆明园西边的畅春园,他把畅春园的澹宁堂赐给弘历,让弘历在这里读书生活。当年夏天,康熙去承德避暑山庄避暑,也带上了弘历,并把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宫殿旁的三间小殿赐给弘历,让弘历在此读书学习,万壑松风大殿是康熙在避暑山庄办公的所在,他把弘历安排在自己身边,表现出对弘历的特殊喜爱。
乾隆帝继位以后,多次回忆过圆明园的牡丹台、畅春园的澹宁堂和承德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殿,炫耀自己当年多么被康熙宠爱。
比如乾隆帝曾经说:
“夙夜祇随圣祖,绨几展书,则亲授章句,批章引见,则敬立座侧,至于传餐侍膳食,曲承含饴,依膝之欢。”
翻译一下就是,我每天没日没夜地跟随在圣祖的身旁,只要一打开书案上的书,圣祖就亲自给我讲解四书五经的含义,圣祖批阅奏章和接见大臣的时候,我就站在圣祖的龙椅旁边,以至于圣祖的一日三餐都是我安排的,我在圣祖旁边,给了圣祖含饴弄孙的乐趣。
先不说康熙真的这么宠爱皇孙弘历,弘历当皇帝后说得这些话,完全是暗示康熙已经把他当成皇储看待了啊。
读书吃饭这也就罢了,康熙连批阅奏章和接见大臣这种国家大事,都让弘历随侍在侧,这不就是在言传身教怎么做皇帝吗?
康熙真的是因为乾隆,才传位给雍正的吗?有一次,康熙在写字,弘历在旁调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康熙问弘历,你喜欢我的书法吗,弘历当然说喜欢,于是康熙大笔一挥,为弘历写了长幅一、横幅一、折扇扇面一。这在皇子皇孙里,都算得上殊荣了。
弘历高高兴兴把这三幅字拿回家,给雍正看,雍正高兴得不得了,把这三幅字恭恭敬敬地收藏起来。
雍正高兴的是,自己的计划成功了,有弘历在康熙那里得宠的优势,自己离皇帝的位子更近了一步。
还有一次,康熙去了雍正在热河的狮子园,指着弘历对雍正的嫡福晋说,带他的生母来见我。弘历的生母就被带到康熙面前,康熙看过后,高兴地说弘历的生母是个“有福之人”。
后来乾隆回忆这件事的时候,得意地说,康熙夸他的母亲是有福之人,这是暗示康熙已经把自己当做隔代的皇储,将来要自己做皇帝的。
等到康熙回紫禁城以后,把弘历安排在了毓庆宫。这个毓庆宫,离乾清宫非常近,而乾清宫正是康熙帝的寝殿,有时候康熙帝也在这里办公,雍正设立军机处之前,清朝的权力中心,实际上在南书房,南书房就在乾清宫。
康熙把弘历安排在离乾清宫非常近的毓庆宫,恐怕不仅仅是喜爱他,多少也有点着意培养接班人的意思。
当然,按照很多史学家的研究来说,康熙把皇位传位给雍正,绝非是为了将来能传位给弘历那么简单直接。甚至很多人认为,弘历如此受康熙喜爱,完全是因为康熙喜爱雍正,子以父贵。
无论如何,弘历在雍正的设计下,一步步被推到康熙面前,并得到康熙的喜爱。弘历也的确很争气,他勤学读书,修养心性,变得器宇轩昂,有王者之气,同时受到父祖的宠爱。
雍正继位以后,当时外国驻京的使者们,都说弘历有英雄气象,将来必定被雍正封为太子。
只是,乾隆这个人,好大喜功又水平平庸,跟他爷爷康熙和他爹雍正,都差得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