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王者二弟,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么样

cf排位号 susu 2023-05-16 17:40 193 次浏览 0个评论
CF笑脸号

王者二弟,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么样?

作为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后期的生活,可以说是荒唐至极。搞异装癖,豢养男宠,杀师杀弟,甚至还打算直接刺杀李世民。

总之,作为一个太子,所有太子不该做的,李承乾基本都做了。

不过,李承乾之所以会做这么多荒唐的事,其实也不能全怨他。如果真要追究责任的话,恐怕大多数责任都要归咎于作为父亲的李世民。甚至可以说,李承乾的悲剧,完全就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

因为李世民不会教孩子。

要想说清楚这事,我们就得从头说起了。

公元619年,李承乾出生于长安。因为出生于承乾殿,唐高祖李渊亲自给他赐名为‘李承乾’。

李承乾的出生,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万众瞩目。

之所以会如此受重视,一方面是因为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在李承乾出生之前,李世民没有任何子嗣。作为李世民的第一个儿子,而且又是李世民的正妻长孙氏所生,李承乾生来就地位超然,自然广受关注。

而另一方面,当时李世民的地位也比较特殊。作为李渊的嫡次子,李世民在唐朝开国的时候,就被封为了秦王。秦王为诸王之长,地位本就十分超然。而在受封秦王之后,李世民又奉命率军南征北战。先是率兵打退了王世充的进攻,然后又率军西进,灭掉了西边的薛举,将陇西之地彻底扫平。自此之后,李家不但占据了整个关中,而且再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逐鹿中原。

在打赢薛举之后,李世民返回长安,得到的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以秦王之身,兼任太尉,关东兵马皆由李世民调配。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彻底坐实了李唐第三号人物的位置。有资格排在他之前的,也就只有身为皇帝的李渊,以及身为太子的李建成了。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承乾出生了。

可想而知,李承乾的到来,受到了多少人的注意。

李承乾出生之后,待遇更是极为超然。仅仅几个月之后,尚在襁褓当中的李承乾,就被李渊封为衡山王,后又改封为中山王。稍大一些之后,李世民更是为他找来了最好的老师,对其悉心教导。有资格被李世民请来给李承乾做老师的,无一不是当时举世闻名的大儒,比如陆德明、孔颖达等人。这就好比今天有个小孩刚上幼儿园,他爹就找来了两位诺奖获得者给他做幼儿园老师,实在是很夸张的事情。

而李承乾的到来,似乎也给李世民带来了好运。接下来的几年里,李世民南征北战,战无不胜,先后干掉了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枭雄,让唐朝得以统一天下。再之后,李世民又开始向太子之位发起冲击。在李承乾8岁那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干掉了李建成,并且逼迫李渊禅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

同样是这一年,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年仅八岁的李承乾,成了大唐帝国的太子。

帝国储君。

国家未来的领导者。

所有人都要跪拜的存在。

在当上皇帝之后,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的教育,更是格外的上心。当时唐朝所有顶尖大儒,几乎全部被李世民拉到了太子府,去给李承乾做老师。而李承乾也没辜负老爹的期望,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竭尽全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储君。对于这样的太子,朝臣们也是相当满意,对李承乾称赞有加。

除了在教育方面特别上心之外,李世民在其他方面对李承乾的溺爱,同样令人瞠目结舌。李承乾十二岁的时候,李世民便已经开始让他试着‘听政’。李承乾生病的时候,向来不信鬼神的李世民,也是难得地去求道拜佛,替李承乾祈福。

这种类型的父亲,我们今天一般称之为‘狼爸’。

爱你肯定是爱你,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溺爱。物质上我什么都可以给你,不过,你得好好学习,得向我要求的那个方向发展。

在这种‘狼爸’式教育下,李承乾的日子虽然过得很辛苦,但进步确实不小,越来越有成熟储君的底蕴。如果能够一直这样顺利发展下去,估计等李世民挂了之后,李承乾可以顺利登基,成为一代仁君。有这样一位仁君在位,唐朝的盛世再延续几十年,肯定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

到了贞观十年这一年,出事了。

这一年,李承乾的生母,李世民的发妻长孙皇后,去世了。

长孙皇后一死,情况立马就不同了。在完整的家庭教育当中,母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很多时候需要成为父子之间的沟通桥梁。尤其是像李世民这种‘狼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多半会一意孤行,按照自己的喜好教育孩子。如果没有母亲从中协调的话,父子之间很容易就会出现矛盾。

果不其然,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后,父子俩的矛盾开始出现了。

长孙皇后去世的时候,李承乾已经18岁了。按照中国古代的习惯,此时的李承乾早已成年。问题是,李世民还是喜欢拿李承乾当小孩,总是对他耳提面命,然后给他找一大堆老学究式的老师。那帮所谓的大儒,对于李承乾的要求苛刻到了极致,一切按照所谓的‘上古仁君’的标准来搞。

这谁能受得了?

原本有长孙皇后居中协调,问题倒也不是太大。但是,在长孙皇后去世后,父子二人失去了沟通的桥梁。李世民那边坚定认为,只要严格要求,多给儿子找好老师,就能让儿子有出息,全然不管儿子能不能受得了。

就这样,父子二人的矛盾,开始越来越大。

然而,面对强势的李世民,李承乾也是有苦说不出。要想让他反抗李世民,估计他肯定是没这个胆子的。而他心中的苦闷,又无处可说。恰好当时有个宫内的‘乐人’,很受李承乾的喜欢。于是李承乾就只能对他诉说心事。然而当李世民得知之后,李世民直接蛮横的将他杀死。

这下子,父子二人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了。

要说李承乾的这些行为,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心情郁闷,身边又没有可以说话的对象,唯一能够说得来的,也就只有身边的太监了。没事让身边的太监过来陪着唱唱歌,说说心事,好像也很正常。但问题就在于,李承乾身边的那些老夫子们,觉得这不正常。这帮老夫子恨不得天天围着李承乾挑错,只要李承乾表现出半点让他们不满意的行动,这帮人就开始上奏折骂人,而且一个比一个骂的狠。

如此一来,这对父子之间的关系,就更难缓和了。

日子过得窝火,反抗又不能反抗,所以接下来,李承乾就只能选择在心灵上自我放逐,行为也就开始变得荒唐起来。

首先,李承乾喜欢豢养面首,和宦官一起玩。这其实也不难理解,身边一帮老学究,除了宦官能说说话之外,好像也没有别的人可选了。至于养面首这件事,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当然,以李承乾的身份来说的话,那这个问题就容易被人放大了。

其次,玩cospaly。

李承乾没事的时候,曾在宫里玩角色扮演类的游戏,由他装作突厥人。这事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本身就是个娱乐项目。而且当时突厥已经被唐朝给灭了,连人家可汗都被抓到长安来了。不过,这事对于李世民来说,有点不能接受。因为当年李家起家的时候,曾短暂对突厥低头。对于李世民而言,突厥人是他这辈子都不愿意看到的。

而且,李承乾当时是将许多突厥人,直接带入宫内玩cosplay,这确实有可能威胁到皇帝陛下的安全。所以这件事,确实算是李承乾的过错。

不过这两件事,都还是发生在比较早期的时候。当时李承乾和李世民父子之间的关系,还没有闹得那么僵。但是后来,随着李世民将李承乾宠爱的称心杀死,父子二人彻底分道扬镳之后,李承乾的做法就越来越极端了。

比如,弑师。

李承乾曾偏执地认为,李世民之所以和他关系越来越差,纯粹是因为他的老师于志宁整天打小报告。所以,李承乾干脆派了两个杀手,去刺杀于志宁。中国古代向来讲究‘天地君亲师’的礼法制度,派人刺杀自己的老师,这事确实做得有点不地道。不过好在,后来那两个杀手去了于家之后,发现于家穷的叮当响,意识到于志宁其实是个好人,所以就放过了他,并没有酿成大错。

再比如,刺杀自己的亲弟弟。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共育有三子。长子李承乾,次子李泰,三子李治。原本李承乾作为太子,身为尊贵,不是另外两个弟弟能比的。但是在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明显展现出对次子李泰的偏爱,这让李承乾感觉自身太子之位受到了威胁,于是开始主动进攻,想要刺杀李泰。不过这事后来也没有成功,反倒被李世民发现了。而李世民发现之后,也没有强行追查下去,只是敲打了一下李承乾,便不再继续追查。

日子过得不顺心,弟弟和自己争夺储君之位,老爹对自己要求严苛,这种日子,终于让李承乾渐渐走上了极端。在弑师、刺弟先后失败之后,李承乾将目标放在老爹李世民身上。李承乾偏执地认为,只要自己成功造反,做了皇帝,就不用再过这种苦日子了。

但可惜的是,还没等他真正造反,事情就败露了。而且李承乾计划败露的过程,同样很有意思。因为当时李世民的另外一个儿子李佑,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先一步造反了。李佑虽然不是太子,但就藩之后,同样被老爹派了一堆老古板的先生盯着,这就让李佑极为痛苦。所以最终,李佑只能选择造反。当然,在靠造反起家的李世民面前,李佑肯定没有第二个结果,只能是失败。

不过,李佑失败之后,在调查的过程当中,涉及到了东宫的一些人。结果查到东宫的人之后才发现,原来李承乾也要造反。

这下麻烦大了。

要知道,李承乾是太子,身份远不是李佑可比的。但是造反这种事情,又是真正的大罪,根本无法宽恕。李世民本身极为溺爱李承乾,根本不想处罚他。但造反这种大罪,又是罪无可赦。所以最终,李世民只能强忍心痛,将李承乾贬为庶人,流放黔州。到了黔州之后,李承乾因为水土不服,没过多久就死了。

李承乾的做法荒唐吗?当然荒唐!他所做的这件事,基本上都不是太子应该做的。但问题是,他的这些行为,几乎都是李世民逼出来的。

如果李世民真的懂教育,懂怎么和儿子沟通。或者长孙皇后没有去世那么早,可以多活几年的话,这样的悲剧,估计就不会发生了。

王者二弟,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么样

都来说说自己看过的烂片吧?

说到我看的烂片,非环大西洋莫属!很久以前,听朋友说过一部电影叫环太平洋,我就去搜着看了下,没想到我记错了,记成环大西洋了。

没错,我把我的朋友奚落了一番,我说你给我推荐的什么啊!我朋友觉得不可思议,她说你不是一直很喜欢科幻的吗,我说科幻什么啊,分明五毛特效加铠甲勇士好吧ヽ(  ̄д ̄;)ノ…

后来这件事解释清楚了,我就又去看了环太平洋,没想到,这才是我要的啊!

这才是我要的好嘛╮(﹀_﹀)╭

那么,环大西洋到底怎么个烂法?让我这么抗拒!

首先,各位演员的演技真的是,看得我尴尬癌都犯了,面无表情,台词就是照着念的,没有一点感情带入!而且,就呢么几个演员,一直在一个超级小小小小小的小空间里,还时不时的来一个小惊吓。大哥,真没这必要好吧ヽ(  ̄д ̄;)ノ,感觉各个演员的戏都是在一个极尴尬的境界里完成的……

其次,就是整部电影给我一种很松散的感觉,,可能还是因为演员演技的问题吧……

剩下的就是科幻片的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特效了。先看看图 这怪兽,这机甲……

特效和正版的环太平洋不知差到哪里去了,甩了几十条街好伐!

最后看看他俩对比图 吼吼吼\^O^/~好巧哦,你和我好像啊

总之,我自认为我看的最烂的片就是环大西洋了!!!!

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小看法,有啥不合适的,承让了各位~

为什么曹操身边的谋士只有荀彧能推荐人才?

曹操其他的谋士也推荐人才,但论举荐的数量和质量,荀彧是标准的超级大伯乐。曹操创业之始是不缺人才的,但主要是武将,宗室掌兵是曹操阵营的一贯制度,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是初始的武将班底。如同刘备遇到诸葛亮才能一鸣惊人,曹操也需要自己的超级谋士,来组建完备的文人班底。为什么只有荀彧才能推荐人才呢?

1、荀彧与曹操志向相同

当初荀彧是跟着袁绍的,但随着袁绍实力的膨胀,个人的私心也越来越浓,逐渐蜕变到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其他的情况。当袁绍想立刘虞为帝的时候,荀彧反对,曹操也反对。荀彧从袁绍的行为中,看到他不足以成大事,所以舍他而去。而当时的曹操还有一股子理想主义。

汉献帝初平二年,荀彧和曹操两人相见,因为讨董联盟的分裂和袁绍立刘虞为帝两件事上的见解,曹操目荀彧为自己的张良,荀彧也有荆玉被识的感觉。荀彧是很早加入曹操阵营的,拿的是创业原始股,是作为合伙人身份的,所以他能从开始一直举荐人才。

2、荀彧的世家大族身份,有利于发现和积累人才

荀彧是颍川荀氏第三代的杰出人才。荀氏崛起于荀彧的祖父荀淑这一代。在东汉末年,天下的清流名士以李膺杜密为大牛,而李膺对荀淑执弟子礼。荀淑一共有八个儿子,并且每个人都很有声望,合称“八龙”。八个儿子又各自有宾友姻亲,这样用两代人的时间,荀家就积累了足够深厚的家族底蕴。

荀彧作为荀家第三代的翘楚,不可忽视的是,荀淑有八个儿子,而第三代肯定也并不止荀彧一个人,这样的大家族为荀彧识人用人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3、荀彧的布袋中人才多,推荐人才团结忠诚

因为家族大,接触广,荀彧的人才库中有足够的人才。而荀彧选择了曹操,就将颍川的人才如荀攸、郭嘉、钟繇、陈群、司马朗(其二弟为司马懿)、戏志才、杜袭、杜畿、辛毗、赵俨、严象、韦康等人推荐给曹操。荀彧基本上为曹操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文官集团。

经过荀彧推荐的人才,才能各异,但是都非常的忠诚和团结。特别是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和袁绍众寡悬殊,正是荀彧、荀攸、郭嘉等人的辅弼努力,才赢得最终的胜利。

4、荀彧个人的能力强

曹操阵营开始的时候有荀彧,就相当于刘备一出场有诸葛亮辅助。而且在曹操阵营,荀彧比诸葛亮在刘备阵营的作用还要大。曹操征战在外,荀彧管理在内,曹操与荀彧相得益彰,互为表里,同心合力。可以这样说,建安时代的辉煌就是这两人通力合作开启的。到建安十七年,荀彧“以忧薨”的时候,曹操已经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了。所以傅玄将五百年必有王者这个孟子的著名预言送给荀彧。

笑傲江湖中有哪些被忽略的高手?

笑傲江湖是金庸笔下大江湖的典范,在这部书中有很多厉害的高手或惊鸿一现或常被低估,只因金庸后期笔力已然炉火纯青,能驾驭更多的人物,而人物多了自然就有人被忽略了。这里来汇总一下。

笑傲女主任盈盈任盈盈是笑傲江湖的女主,早年间论武界受到天涯的影响很重,当时天涯对任盈盈的武功有一个严重的错误解读,那就是把旁白中说任盈盈对上方证、冲虚、左冷禅这三个任何掌门都要输,理解为对上余沧海这种掌门也会输,因此将任盈盈贬低到不及余沧海的地步。

实际上任盈盈和余沧海的武功对比,是有比较直接的对比桥梁的,她的武功远在余沧海之上,任盈盈手下的那群三教九流中有七个龙套,这七人联手围攻余沧海,一共进行了三个波次的攻击,头两波的攻击下,余沧海已经左右臂都受伤不清,而七人中三人轻伤,第三次攻击,按照原文,余沧海必然被乱刀分尸。也就是说七人大概付出四五人轻伤的代价就能杀死余沧海,而任盈盈却要强于这七人联手。

她想盈盈武功极高,只须解开她绑缚,【七人便群起而攻,也无所惧】。刀光闪处,仇松年的戒刀已砍了过来。张夫人短刀嗤嗤有声,连刺三刀,将仇松年逼退了两步。【余人见盈盈绑缚已解,心下均有惧意】,退到门旁,便欲争先下楼,但见盈盈一动不动,竟不跃起,才知她穴道遭点,又都慢慢回来。

这里看来,任盈盈的武功远非余沧海可以比。

余沧海

再看任盈盈的初次出手,面对少林寺的有数高手方生(也极可能是第二高手)和他的几个师侄,任盈盈竟然占据上风,直到方生几个师侄被杀,用上兵刃,这才压制了任盈盈。有人或许会说方生有手下留情,但问题是方生的四个师侄一个个的毙命,方生虽然慈悲为怀,但他更不想自己师侄丧命才对吧?只能说,方生不用兵器确实是打不过用兵器的任盈盈。

少林派在实力和地位均在整个五岳联盟之上,方生的定位是少林第一代中有数的高手,也就是说方生在少林方字辈中是名列前茅的,按照定位来说,少林第一代中的前几是要高过除了左冷禅外的五岳掌门的,任盈盈能压制不用兵器的方生,足可证明她的武功不在紫霞岳不群、莫大先生等人之下。

除此之外,任盈盈还跟日月教长老中地位很高的贾布一度打成平手,书末令狐冲还认为以真实功夫任盈盈论,任盈盈要比哑婆婆强得多了,正面交战就是算上哑婆婆诡异莫测的身法,任盈盈也比她强上三分。

任盈盈

绿竹翁说完了任盈盈,我们说任盈盈的这位老师侄绿竹翁。

绿竹翁的父亲是任我行的师侄,所以他管任盈盈叫姑姑,我们不这么绕,绿竹翁算是任我行的徒孙,也就是跟任我行是同一派的,任我行曾在对战方证时自称自己所学的是日月神教正宗的武功,如果这句话不是说笑,那么按照绿竹翁又是任我行的同门,理论上绿竹翁是日月神教教主这一脉最正统的高手之一。在笑傲书末任我行暴毙,任盈盈接掌日月神教,绿竹翁跟向问天一个站在右首,一个站在左首,疑似已经接任了日月神教的右使。

绿竹翁的上限相当可观,可能仅仅略逊向问天。

蓝呢大轿旁,左右各有一人,左首是向问天、右首是个老者。这老者甚是面熟,令狐冲一怔,认得是洛阳城中教他弹琴的绿竹翁。

而绿竹翁的唯一一次出手,也基本上可以确定他的武功在紫霞岳不群之上。

奇在王仲强站着不动,而绿竹翁缓缓走近,却陡然间将他震飞,即连岳不群、王元霸这等高手,也瞧不出这老翁使了什么手法,竟这般将人震得飞出数丈之外。

绿竹翁

八位跟不戒和尚、哑婆婆在伯仲之间的魔教长老我们继续说日月神教的隐藏高手,不得不说日月神教实在是太强了,书末冷不防的就冒出来了八个武功跟不戒、哑婆婆在伯仲之间的高手,这八个长老武功全部远在田伯光之上。

那八名长老都是日月教中第一等的人才,武功与不戒和那婆婆均在伯仲之间,以八对二,数招间便占上风。田伯光拔出单刀,仪琳提起长剑,加入战团。他二人武功显是远逊,八长老中二人分身迎敌,田伯光仗着刀快,尚能抵挡得一阵。

更细思恐极的是,跟八个人同级的,向问天上山时其实带了十八个,只是出手了八个而已,其他十个不说全部是不戒级别,却也没有道理弱于田伯光,毕竟田伯光在这一档次里根本不够看。

而不戒的实力大家也都清楚,空手四十招生擒田伯光,两道真气压住桃谷六仙的六道,这要说没有紫霞岳不群、天门、莫大级别的武功,怎么也说不过去。

不戒和尚

峨嵋派某不知名高手说完了日月神教,我们说正教一方的隐藏高手,笑傲江湖的主视角在五岳和日月神教,因此其他门派高手出场相对较少,以比较低调的峨嵋派来说,峨嵋派虽然低调,但是实力一点也不弱。

向问天遭受正魔两方围剿时,有四名峨嵋派的高手也参与围攻向问天,向问天对这四名高手,先是假装不屑一顾,不正眼看人,却突然以铁链突袭四人,其中三人用剑格挡,但长剑被打弯,而第四人就高明得多,出剑直指向问天的咽喉,并且连环三剑逼得向问天无法缓手,之后此人跟向问天单打独斗了一阵子,撑到了另外三人回去换剑,这段时间可以说都是这人单挑向问天,甚至从描述上看此人还是上风(当然,向问天被铁链锁住了手,实力受损)。

后来峨嵋派的四人败在了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和向问天的用计上,倒也不是输在实力上面。

突然一声大喝,身子纵起,铁链如深渊腾蛟,疾向四人横扫而至。这一下奇袭来得突兀之至,总算四名道人皆属峨嵋派好手,仓促中三道长剑下竖,挡在腰间,站在最右的第四名道士长剑刺出,指向向问天咽喉。只听得啪的一声响,三柄长剑齐为铁链打弯,向问天一侧头,避开了这一剑。那道人剑势如风,连环三剑,逼得向问天无法缓手。其余三名道人退了开去,换了剑又再来斗。四道剑势相互配合,宛似一个小小的剑阵。四柄长剑夭矫飞舞,忽分忽合。

向问天

玄高、清虚武当派的两名高手,不过笑傲武当派定位虽然高于五岳仅次于少林,但却被任我行嘲讽冲虚以下没人学得会太极剑,显得有些拉跨,不过这二人虽然学不得太极剑,但两仪剑法却还是不错的。

令狐冲为人本来狂傲,但适才见二人剑法刚柔并济,内中实有不少神奇之作,虽找到了其中破绽,但天下任何招式均有破绽,因之心下的确好生佩服,料想这老者定是武当派中的一流高手,因之这几句话说得甚是诚挚。

在令狐冲营救任盈盈的剧情中,玄高、清虚跟冲虚一起假扮农夫看试探令狐冲的人品,二人以两仪剑法跟令狐冲来了一场隔空大战,前期还算得上有来有回,交手一阵后令狐冲真正看破了二人的破绽,只以目光看向二人身上的破绽,二人就紧张不已,被令狐冲吊打。

这二人的剑法相对于九剑不行,但是换做计无施、老头子、祖千秋等人,就是完全就是看不懂二人的剑法,显然高出了他们一个档次,而这三人在任盈盈手下旁门左道中属于最杰出的三个了。再参考令狐冲对二人剑法的评价,很多神奇之作,好生佩服,要知道,令狐冲自学会独孤九剑之后,对田伯光这一层次的高手的功夫态度是“不足道”,对比二人的评价,证明两人的武功多半是远在田伯光之上了。

冀北三雄冀北三雄是左冷禅收拢的旁门左道高手,从表现上看,三人的武功明显高于嵩山太保中的钟镇、滕八公、高克新三人,其中钟镇在太保里排名还是较高的。

冀北三雄

冀北三雄联手令狐冲让认为一时三刻不能打发,而他们和令狐冲的对战表现也确实如此,"眼见三人满脸都是汗水,神情狰狞可怖,但剑法却并不散乱,显然每人数十年的修为,均是大非寻常。"对比钟镇、锦八公、高克新三个太保对令狐冲的一击即败,表现好了很多。

青海一枭、白板煞星最后再说一说两个旁门左道的高手,青海一枭是五岳并派上左冷禅为了解决天门这个刺头特别安排下的旁门高手,他怪招(钻裤裆)一招就擒住了天门道人,不料天门道人过于刚烈,竟然肯同归于尽,强行用冲断经脉的方式解开了穴道,随后扭断了青海一枭的脖子,自己也因经脉断绝而亡。青海一枭所用虽然是怪招,但这是正面进攻,并非偷袭,不能不算做实力,如果不是为了要逼迫天门答应并派,在踢中穴道的时候就能随手杀了天门,根本不会给天门同归于尽的机会。

青海一枭

白板煞星是青海一枭的师父,跟左冷禅交好,这是一个神秘的高手,恶名响了二三十年,但见过他的人,吃过他的苦头的反而极小,但反过来讲,侧面来说此人当初的恶名必然是干出过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否则早就被江湖遗忘,何况徒弟都如此了得,师父就更不用说。

蜀汉大将魏延宁愿被冤杀?

三国演义中的魏延其实与正史上的魏延是不一样的,三国演义中的魏延最早是刘表的手下,刘表去世后,刘琮投降,刘备南逃路过襄阳时想跟刘琮谈话,结果没谈成,魏延打开城门放刘备进来,结果魏延又与文聘打了一仗,刘备觉得不能在襄阳待于是离开了,魏延原本想在襄阳城投靠刘备没投成,于是投靠了长沙太守韩玄,刘备攻打荆南四郡时,魏延杀了韩玄投靠了刘备,一投靠刘备被诸葛亮说成有反骨,于是魏延被打上反贼的标签。

诸葛亮去世前觉察到魏延会谋反,于是提前准备好锦囊妙计,最后安排了马岱斩杀了魏延,魏延当时不知道,还以为马岱是自己人,还大叫三声:谁敢杀我!结果马岱一刀就砍了魏延,于是魏延就这么死了。

魏延勇猛善战

但是这些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并不是历史上真实的魏延,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魏延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历史上真实的魏延是刘备的部曲,啥叫部曲?就是刘备的私兵,东汉末年,豪强地主武装很多,一些地方的士族豪强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于是自组武装,这些私人武装就是部曲,同时这些士族豪强可能还在朝廷担任高官,手下也有兵,这些兵就不是部曲,而是国家的兵,与部曲是相对的。

而魏延就是刘备的部曲,魏延是荆州义阳郡平氏人,也就是今天河南省桐柏县人,义阳就是刘备驻地新野县的隔壁,应该是刘备在新野驻军时,魏延投靠了刘备吧,一般来说,作为部曲的都是出身比较低微的人,像普通的平民、佃农、宾客都有可能。

刘备破格提拔魏延

魏延这个人很有军事才能,在随刘备平定益州的战斗中,魏延与黄忠是当时刘备手下最耀眼的将星,也是刘备在夺取益州之战和汉中之战的两大功臣,魏延在刘备攻取益州的战争中有功被提拔为牙门将军,整个蜀汉担任过牙门将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魏延,另一个是赵云,这都是刘备信任而且文武双全的人。

魏延更是在汉中之战后被刘备破格提拔为汉中太守、镇远将军,啥叫破格提拔?魏延这样就叫破格提拔,从刘备的部曲直接提到杂号将军,然后从杂号将军一步到位提拔到明号将军,而且还管辖益州最重要的郡--汉中郡。

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和咽喉,汉中对益州的重要性好比当年函谷关对秦国的重要性,当所有人都认为张飞才是汉中太守的热闹人选时,刘备选择了魏延,魏延在刘备的心目中基本上等同于关羽和张飞的地位,也就是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魏延

刘备选人用人的眼光不用怀疑,甚至比诸葛亮还要强一点,例子就是马谡,刘备能发现马谡夸夸其谈的本领超过实干本领,诸葛亮却不能发现,这是刘备的长处,刘备让魏延镇守汉中,因为他发现了魏延的两个优点:

一、魏延忠心耿耿。

镇守汉中能让一个不放心的人去守吗?当然不能,对于乱世中打拼天下的刘备来说,忠心远比能力重要,再有能力的人不忠心刘备也不会用,从刘备的角度看魏延,这绝对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

二、魏延军事能力超强。

光有忠心没有能力,只能安排闲职,又忠心又有能力的人才能担当大任,魏延很可能是在赤壁之战前就投靠刘备,不过那个时候只是普通士兵,刘备发觉不了,然后经过赤壁之战、荆南四郡之战后,魏延跟随刘备一起入川,在夺取益州之战和汉中之战中,魏延显示了自己的才能,刘备发现了,然后就提拔了魏延。

魏延

魏延是刘备时代就破格提拔的人,在诸葛亮时代仍然受到重用,正史上,诸葛亮从来也没有怀疑过魏延不忠心,相反,诸葛亮对于魏延同样是重用,担当重要职务,并且还时时护着魏延,比如魏延与车骑将军刘琰发生争执互不相让,诸葛亮让刘琰向魏延道歉,再比如魏延与杨仪经常不和,魏延甚至还拔出刀在杨仪面前比划,这要放在曹操那边,早就把魏延下监狱了,但诸葛亮没有处罚魏延,只是调和两人之间的矛盾,如果诸葛亮以法治国的话,应该要处罚魏延的,但是并没有。

魏延的死与诸葛亮无关,与杨仪有一点关系,而与他自己作死的关系最大。

魏延的性格非常不好,简直跟关羽一模一样,关羽爱惜士卒,魏延也是,关羽很有军事才能,魏延也是,关羽看不起士大夫,魏延也是,关羽性格任性而为,魏延也是,关羽性格高傲,魏延还是,两个人性格简直就是一样,而刘备最喜欢的就是关羽和魏延这样的人。

诸葛亮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再没有人护短来护着魏延了,有人说诸葛亮临死前把兵权交给杨仪就有谋害魏延的动机,这完全是胡说,不交给杨仪交给谁?交给蒋琬吗?人家在成都,没在五丈原,交给费祎吗?费祎当时级别太低,资历太浅,只是第二顺位继承人,交给姜维吗?姜维只是降将,更加不放心,交给魏延吗?他根本不听诸葛亮命令,还想继续北伐。

如果你是诸葛亮,你会把北伐大军撤退的兵权交给谁?

除了杨仪,当时真没有更好的人选,况且也只是让杨仪率领军队回去而已,又不是让杨仪担负重任,诸葛亮去世后,魏延果然不听从命令,不想撤退,然后又私自率领军队抢在杨仪大军的前面,烧掉了栈道,还率军攻打杨仪军队,这样性质就变了。

魏延给诸葛亮披麻戴孝

魏延为何没有投降曹魏,反而来攻击杨仪呢?

因为魏延对蜀汉忠心耿耿,从来也没有想过要投降,如果要投降,魏延应该向北走,但他一直向南走,他的目的是阻止杨仪大军撤退,然后还想杀死杨仪控制兵权,再继续北伐。

烧栈道就是阻止杨仪大军撤退的意思,因为魏延想打仗,想北伐,他只有夺取杨仪的兵权,才能继续北伐,如何夺取杨仪兵权?只能杀了阻止杨仪大军撤退,然后趁机杀死杨仪。但就是这样,魏延也是死罪了,他犯罪的动机是想北伐,而不是想投降,魏延身上没有任何投降的标签,别三国演义误导了,他就是蜀汉忠心耿耿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