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灭破羊,你经历过哪些尴尬的事

cf排位号 susu 2023-05-19 23:20 292 次浏览 0个评论
CF笑脸号

灭破羊,你经历过哪些尴尬的事?

农村尴尬事多着呢 ,诙谐有趣看看有你的童年么?

在90年代,农村精神娱乐莫过于看DVD大片,我们那里叫影碟。除了部分自己买的碟片,还会主动跟别人换片看或者大家轮流去店里租碟子看。一有新片立即通知左邻右舍前观看。一般的像古惑仔之类的港片比较多,但是剧情中出现比较暧昧接吻等场景时,大家都一脸的尴尬,特别是正在上学年龄的孩子。后来听说大人这种片子叫“三级片”。 还有就是农村小伙伴们放牛都是成群结队的。嫂侄在荒郊野外一起放牛。哺乳期的年轻嫂子未携带婴儿,出现乳涨现象。竟然大胆搂起衣服朝着荒地一通乱挤,乳汁飞溅。令小侄子一脸尴尬,侧身都羞红了脸。 再者就是和小伙伴偷摘果子如桃李之类得,被主家发觉呵斥或者放出的狗狗追了几座山头。后来小学运动会田径赛成绩不错,估计就是这么练出来的。依稀记得三伏天的中午大家都在休息,那叫睡午觉。我和小伙伴误入某个荷塘发现莲藕初长成。就兴致勃勃的一起下池塘摸莲藕。好不容易摸了两筐,高高兴兴各自提回家,结果还是尴尬的被逮个正着。农村人有串门唠嗑的习惯。听爷爷说唠嗑的那位大爷正是池塘的主人。他当时也并没有说什么。回去告诉家人,那太婆就是嘴比较厉害的人,一通大骂。索性我只能“负荆请罪”把自己的“战利品”都上缴给了主家,并好好认错,因为事先我们也不知道是他们家的莲藕。 还有就是小时候钓鱼的尴尬。隔壁的大哥钓鱼抛钩不注意,把自己后背连同衣服都给勾住了。这下就尴尬了。他自己看不到也取不下来。因为那个钓鱼钩还有倒刺的,看着揪心,实在肉痛。只得请医生用刀片给他割开的。从那以后我们钓鱼抛竿再也不从背后抛了,风险太大啦。

灭破羊,你经历过哪些尴尬的事

还是让子弹再飞一会?

新冠通常是指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发烧是可以吃退烧药的,常用的药物比如连花清瘟胶囊、蓝芩口服液等,但用药时需遵医嘱。新冠肺炎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感染所导致的,感染患者会出现全身没有力气、忍不住干咳、呼吸困难、高烧不退、味觉失灵等症状。应对发烧的症状时可以吃退烧药来缓解,但是引发新冠患者发烧的根本原因还是侵入人体中的新冠病毒,只有配合主治医生真正消灭体内的新冠病毒时,发烧这一症状才能真正缓解。否则单纯吃退烧药不仅会造成反复发烧的现象,还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降低人体免疫力。

新冠患者发烧时,建议患者居家进行休息,在使用说明书的情况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还需要经常检测体温,适量饮水,多吃健康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水果、丰富的肉类等保证营养到位,将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结合起来进行缓解。

你们有没有碰到过非常奇怪的事?

当然遇到过,今天我就说件和动物有关的奇怪事,经历了这件事后,我对牲畜通人性这句话开始深信不疑,以后也开始善待动物。

那一年我被组织下派到村上参加一项活动,主题是“三同教育”,就是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要求要住在农户家,帮助农户干农活、算经济账、帮助农民提高收入。

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都知道,农民家里都会养些牲畜,最常见的就是猪、牛、羊、马和狗。我住的那家主人是张大爷,张大爷一辈子务农,他种地的时候,还不像现在都是机器耕种,一般都是手工劳动,但张大爷家有一头牛,这头牛可给他家农业生产帮了大忙。

有一句话叫“对牛弹琴”意思是比喻对不能理解的人白费口舌、力气。后来延伸到看不起对方的意思。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不看对象。可张大爷家这头牛很有灵性,它挺聪明挺温顺的,能听懂主人简单的口令,给它套上架子后,喊一声“驾”它就走,喊“吁”就站住,几乎都不用鞭子。

有天我借张大爷的牛车去市场拉生活物资,车走到市场屠宰场时,突然间,这牛性情大变!那头牛猛地前腿一竖,头猛一甩,“哞哞”狂叫,然后扭头就朝斜刺里乱跑,把我吓了一跳,一个骨碌从车上就摔了下来。

刚开始,我蒙了,不知道怎么回事,然后才明白,原来市场有一排商铺,商铺门面房前正挂着一条条肉,正在卖肉。卖的正是牛肉!

我不知道那头牛,是怎么知道那是同类的肉,可能是通过嗅觉吧。同类的肉,摆在那里卖,它就惊了,这对牛是怎样一个心理刺激,想起来令人有点感慨。人都说动物没有感情,可是这件事让我知道,动物和人一样是有感情的,它们看见同类被杀,也会悲伤也会愤怒。

后来,我不顾摔得屁股痛,赶紧追上去,使劲抓住缰绳,还不敢猛拽,随着牛儿跑,慢慢安抚它的情绪,嘴里不停地说,“不怕不怕,咱们不去了,咱们这就回。”不知道是它最终听懂了我的话还是跑累了,毕竟它拉着一辆车,慢慢它不跑了,停了下来,但鼻子却呼呼地喘粗气,眼角还流出了泪滴,我又轻轻地摸它的身子,最后它被我安抚得静下来了。

等那头牛彻底平静下来,我也不敢拉着它再去拉东西了,带着它绕了个道,避开那块卖肉的摊子,回去了。我把这件事讲给张大爷,张大爷说:“这牛是从市场屠宰场买回来的,那天它和它妈妈正准备被屠宰,它被我买回来了,但它的妈妈在哪里被宰掉了,你从哪里经过,可能勾起了它的回忆。”

时隔这么多年,牛还能记起以前的事情,还会伤心难过,这在以前我是不相信的,但自从那次以后,我真的相信动物也是有记忆有感情的。

动物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们也有情感,也有喜怒哀乐,和人接触久了,对人也有依赖。作为地球主宰的人类,一定要善待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因为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我们要做动物信赖的伙伴。

陪伴唐朝走完一生的吐蕃帝国到底是如何覆灭的呢?

在天之中央,地之中心,雪山环绕,河流之源头,有一个纯洁而神圣的地方--西藏。公元7世纪时,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帝国--吐蕃帝国。

吐蕃与唐朝相生相克,一起走过了漫长的两百八十多年。对于唐朝的兴起与覆亡,大多数人都比较了解,但是对于这个不俗的对手--吐蕃,它是如何兴起与覆灭的却鲜为人知。

吐蕃的兴起

我们对于吐蕃最熟悉的记忆,就是文成公主入藏,她为中原与吐蕃带来了和平。尽管是短暂的,但这种联姻政策加深了青藏高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但是在此之前,吐蕃究竟有着怎样的一段历史呢?关于吐蕃的起源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中原人对于吐蕃最早的记载出自于唐朝。

在唐代汉文史书有载,“吐蕃”这一称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吐蕃人包括吐蕃王朝统治下的各部各族人民,如象雄人、苏毗人、党项人、吐谷浑人等;而狭义上的吐蕃人,则以雅隆地区吐蕃人为其基本内容,同时还包括较早融入吐蕃的其他部落人民。

但上述说法也只是众多说法中的一种,关于吐蕃的族源问题难以追溯。目前可考的是,如果以一代人年岁段为25年计,在松赞干布之前有32代,800年左右,吐蕃传说时代的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80年前后。

吐蕃王朝由活动在雅隆河谷的牦牛部建立,统一牦牛各部落的叫弃聂弃赞普,“赞普”是雄强丈夫的意思,之后成为吐蕃君长的尊称。

从弃聂弃赞普开始,吐蕃确立了酋长世袭制。在第八代赞普布袋巩甲以后,吐蕃社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逐渐从原始社会过渡到了奴隶社会。

七世纪的青藏高原上,帮派林立,各邦贵族之间争斗不断。在互相斗争中,吐蕃、苏毗以及西部的羊同,先后发展为高原上三个最强的政权 。大约619年,吐蕃灭了苏毗。

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的父亲曩日论赞被仇人杀害,松赞干布继位。他一面缉查凶手,一面训练军队,吐蕃逐渐强大起来,于633年定都逻些(西藏),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

此后,松赞干布先后降服了周围的苏毗、多弥、白兰、党项、羊同等部,统一了青藏高原,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权。完成统一后的松赞干布,逐渐建立起完备的、以赞普为中心的、高度集权的政治和军事机构,并大力发展农牧业,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为了改变吐蕃没有文字的落后局面,他派人到印度求学,最终创立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字--藏文。由此可见,松赞干布在吐蕃发展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七世纪统一的吐蕃,与唐王朝一样,都是一个处于上升期的政权。唐太宗平定东突厥期间,吐蕃也在不断地东进扩张地盘,最终与大唐发生了冲突。两强相遇,谁主沉浮?

唐朝与吐蕃的战争唐太宗VS松赞干布:和亲换和平

唐朝与吐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是以战争开始的。公元638年,吐蕃入侵了吐谷浑,并顺势东进,松赞干布率二十万大军打到了四川松州。

唐都督韩威领兵抵抗被击败,八月,唐太宗任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兵分四路出击吐蕃,大败吐蕃,终于挽回了颜面。

在这次军事冲突之后,松赞干布终于认识到唐朝的真正实力,于是决定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他派出了大论禄东赞为使者入唐谢罪,带着嵌有朱砂宝石的金甲作为礼物,以示其诚意。同时还准备了丰厚的聘礼,黄金五千两,珠宝珍玩数百件,作为纳聘礼,恳请与大唐联姻。

唐太宗同意了,决定以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为了这次和亲,双方都花费了巨大心血。松赞干布以文成公主为正室,而唐朝方面则为文成公主入藏陪嫁了大量的农产品,以及许多出色的工匠、技师。

中原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因此而传入藏区,这次和亲为双方维持了三十多年的和平。松赞干布终其一生,都与唐朝保持了友好的关系。在松赞干布去世后,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唐高宗、武则天VS禄东赞:吐蕃进攻唐朝处于守势

松赞干布去世后,吐蕃的大权由禄东赞把持着,而此时的唐王朝已由高宗李治接管。唐朝完全占有了西域,河西走廊畅通无阻。

651年,吐蕃再向唐朝的小弟吐谷浑发起进攻,将吐谷浑收入麾下,此后在领土上吐蕃与大唐直接接壤,冲突更是不断。

唐王朝把主要兵力放在平定高句丽以及镇压西突厥叛乱时,吐蕃却在河西走廊发难了。公元670年,吐蕃袭击了安西都护府,夺取了今天的新疆阿克苏地区,导致大唐多年经营的安西四镇落到了吐蕃手里。

对此耻辱,唐朝自然是不甘心的,为此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但都以失败收场。670年四月,薛仁贵率五万大军反攻,在青海大非川与吐蕃激战,结果吐蕃一下来了四十万大军,唐军陷入包围,几乎全军覆没。

八年后,唐军再次在河西走廊发起了反击,这次挂帅的是李敬玄,率十八大军出击,但结果仍以失败告终。

经过几次大战之后,唐朝也见识到了吐蕃的厉害,于是在河西地区采取守势,在当地屯田驻军,不再轻易主动进攻。

与此同时,吐蕃对西域地区也在不断地进攻。662年攻打龟兹国,663年攻打疏勒国,665年攻打于阗。但是在河西走廊得意的吐蕃,在西域却没占到什么便宜。

毕竟唐朝在西域地区根基扎得很深,当地诸国大多臣服于唐朝,远非劳师袭远的吐蕃可比。唐朝名将王孝杰,分别在672年和694年,联合西域诸国军队,对进犯的吐蕃军进行了打击,并在694年收回了安西四镇。

此时的吐蕃也陷入了内乱,禄东赞死后,诸子争权,陷入内战。所以,在唐朝收复安西四镇后,双方的边境又暂时恢复了平静。

安史之乱前的和亲与战争

武则天去世后,李唐回归,李显复位后,唐朝在文成公主入藏七十年后,公元710年,又将一位公主金城公主送去和亲。但好景不长,在经历了中宗、睿宗的短暂和平之后,吐蕃与唐朝之间烽烟再起。

公元714年,唐玄宗登基后的第二年,吐蕃以十万大军进犯河西走廊。唐朝灵州守将王海滨壮烈殉国。此时正值唐朝的经济困难期,为了击退吐蕃,唐玄宗动员后宫妃嫔捐款捐物,在唐将薛讷的进击下,终于打退了吐蕃。与此同时,此战也激起了唐玄宗对吐蕃的复仇情绪。

开元年间,唐军在河西走廊对吐蕃的打法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之前大规模的野战,变成了堡垒攻防战。唐军在青海和甘肃交界的漫长战线上,修建了大大小小两千多个军事堡垒,各军堡之间相互支援,加强了防御能力,同时配合弩箭技术,这个战法一下击中了吐蕃的命门。

在729年之前,唐朝对吐蕃主要以防御为主。之后随着唐朝军事力量的强大,开始了对吐蕃的反击战。比如唐军发起的青海湖会战和积石山会战,重创了吐蕃的有生力量,巩固了唐朝的防御。西域的小勃隶之战挫败了吐蕃进攻西域的企图。天宝年间的高仙芝在大勃隶之战中也击败了吐蕃。可见,唐朝在这一时期与吐蕃的较量中全面占据了上风。

吐蕃也在唐玄宗在位时,多次向唐朝示好,希望重新恢复双方和平友好的局面,但都被唐玄宗拒绝了。然而让唐玄宗没有想到的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很快就迎来一场建国后最惨痛的失败。

安史之乱后的唐蕃形势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为了平定安禄山叛乱,大量从河西和安西都护府调兵,造成的结果就是,吐蕃趁火打劫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河西走廊。在安西地区一路北进,占领了阿尔泰山以南地区,再次得到了唐朝的安西四镇。

唐朝的军事防线一下子退回到了关中平原,此后吐蕃并没有停下进攻的脚步。他们深入唐朝内地,比如在唐代宗时期,公元763年,吐蕃曾攻占了长安,后来虽然被郭子仪击退,但在此后的唐蕃之战中,唐朝完全失去了优势,变成了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也是唐蕃之间战略形势的又一次拐点。

此后,唐朝为了防御吐蕃,不得不调集内地兵马驻防关中平原。这一时期的唐军,大多采取正面坚守、主力部队大迂回袭击吐蕃后方的战术,用围魏救赵的方法粉碎吐蕃的进攻。

此外,双方除了在军事上的交战,在外交上也短兵相接。安史之乱初期,唐玄宗曾下旨讨伐南诏,导致南诏成为了吐蕃的盟友。后来吐蕃每次对唐发动战争,南诏都从侧面夹攻,搞得唐朝不得不两面作战。

唐宪宗在位时,唐朝改变了外交思路,在宰相袁滋的筹划下,将与唐朝翻脸数十年的南诏又拉回了盟友阵营,此后吐蕃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在西域,唐朝和阿拉伯结成了联盟,吐蕃为防御西线的阿拉伯军,不得不调动精锐驻守,战线长,作战也越来越吃力。

尽管唐朝的外部局势有所缓和,但内部矛盾却越来越严峻,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不过此时的吐蕃也好不到哪里去,外部受钳制,内部也多次爆发了奴隶起义。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双方再战下去,对彼此都没有好处,于是,对和平的渴望再次提上了历史日程。

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唐穆宗即位,此时吐蕃的统治者是赤热巴巾赞普(原名赤祖德赞)。他极力主张与唐朝恢复和平关系,并连派三次使节到长安表达和平的愿望,前两次向唐穆宗登基表示了祝贺,第三次提出请盟意愿,唐穆宗也同意了。

821年十月,唐蕃会盟于长安西郊,谈判成功。822年五月,唐朝派出和盟专使出访吐蕃,双方会盟于逻些(西藏)东郊。长庆三年(823年),唐朝和吐蕃分别在长安和逻些建碑,刻盟文与盟人名以记此事件,重申“和同为一家”的舅甥亲谊,并规定了双方人员往来路线和供应办法等具体事宜。

以上会盟,史称“长庆会盟”,也叫“甥舅和盟”也是唐蕃之间进行了第八次会盟。从706年至822年的百年间,唐蕃一共会盟了八次,前七次分别是:公元705年的和盟缓和了双方的关系,未达成相关结果;公元714年的会盟,协定国界为河源(清海西宁),但并无实质性的意义;公元734年的赤岭和盟,定国界为赤岭;765年的长安兴唐寺和盟,唐朝承认吐蕃对西南地区的控制;767年同样是在兴唐寺,唐朝承认吐蕃占领的地盘合法化;783年清水和盟,唐蕃把贺兰山定为国界;791年的平凉和盟,没有和平反而使两国关系恶化。

唐末时期的唐蕃关系

此时不论唐朝还是吐蕃,都已进入了衰亡阶段。吐蕃方面,在赤热巴巾赞普去世后,由达玛继位,不过人们更习惯称他为朗达玛,“朗”藏语是公牛的意思 。

郎达玛因灭佛而遭人反对,达玛时期的禁佛运动不仅范围大,而且相当惨烈。在拉萨,佛寺被停建、封闭,寺庙设施、壁画都遭到破坏,佛经被焚毁,佛教僧人发起的活动一律被镇压。

公元841年,郎达玛也最终因灭佛运动而被佛僧射杀,在他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欧松和永丹由于年龄尚幼,无力掌控政权 ,吐蕃王朝的实权落入了不同的贵族集团手中。永丹依靠母亲琳氏家族的支持,以拉萨为根据地,自称赞普,而欧松则被排挤到象雄地区。

此后贵族集团分别利用欧松和永丹争夺赞普之位,彼此为敌,互不相让,长年交兵,致使统治西藏两百多年的吐蕃王朝四分五裂,走向崩盘,拉萨作为吐蕃的首府也随之走向衰落。

吐蕃内讧势衰给了晚唐机会,唐朝乘机收复了河西陇右的一些失地,但意义已不大。随着唐朝的覆亡,中原地区也再次陷入纷乱。

所以,晚唐时期唐蕃之间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都在疲于应对内部问题。

吐蕃覆灭的原因

从上述唐蕃之间两百年的和平与战争中,也可发现几个吐蕃覆亡的原因:

其一,从外部来说,不断的对外战争是扩张也是内耗。与唐朝的八次会盟,打打停停,双方各占优势。除了与唐朝争地盘,吐蕃的野心还大得很,比如,吐蕃进攻安西四镇,其目的在于,通过占领小勃律将势力扩张至整个中亚,使本土、中亚、西域连成一片。再比如对南诏的争夺,还有吐蕃与大食、回鹘的争斗。最后吐蕃衰败之后,原属吐蕃的地盘有不少落到了回鹘的手里。

所以,从客观来说,连年争战、战线过长,对吐蕃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消耗。

其二,内部教派的争斗。吐蕃宗教信仰以本教和佛教为代表,两种宗教都参与吐蕃的政治生活,佛本斗争是吐蕃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

佛教正式传入吐蕃是在松赞干布时期,松赞干布娶了大唐和尼泊尔的两位公主,她们为吐蕃带去了佛像和经书,并因此而兴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

景龙四年(710年),赤德祖赞从唐朝迎娶了又一位公主:金城公主,这是汉藏关系史上的又一重大喜事。金城公主的陪嫁物品中也有大量的佛教经典,公主还身体力行的做了许多宣扬佛教的事情,比如将释迦牟尼佛像安置在大昭寺,树立宗教仪式,供奉佛像。

742年,金城公主之子赤松德赞诞生,在赤德祖赞晚年,佛本两教斗争激烈,赞普也抵制不住本教徒驱逐西域僧人的行为,只好在暗中扶持佛教。在他去世后,其子赤松德赞即位。

由于他年幼,王朝大权落在了本教贵族大臣手中,他们欲把以拉萨为中心的佛教势力全部铲除,并发布了禁佛命令,这是藏族史上的第一次“禁佛运动”。

待到赤松德赞成年后,他平定了叛乱,又开始禁苯兴佛。在这一时期,佛教大师寂护、莲花生等入藏传法,兴建了桑耶寺,有七位吐蕃贵族子弟剃度出晚礼服,佛法僧三宝聚全,佛教在吐蕃算是真正的落地生根。

赤松德赞死后,其长子牟尼赞普继位,继续宏扬佛教。牟尼赞普死后,到了他的弟弟赤德松赞时代,也是吐蕃王室的第四十代赞普。

在赤德松赞即位执政时期,吐蕃政局已不稳,内部各种矛盾和斗争接踵而至。为了稳定内部局势,他向各种势力集轩举行君臣盟誓,同时也大力发展佛教,组织翻译了不少佛经。

赤德松赞去世后,赤祖德赞(热巴巾)继位,他是古代唐蕃关系史上影响最大的藏王之一。但由于佛本之争,公元841年,他被反佛教的贵族杀害,此后他的弟弟达玛接替王位。

在吐蕃末期,由于抗击大食失败引发了内部激烈的抗争。末代赞普朗达玛把失败原因归咎于佛教的仁弱教义和僧侣过多,因此而削弱了吐蕃的财力和军事实力,之后借此进行改革,开启了著名的灭佛运动,从而也激化了内部的教派矛盾,最终导致了吐蕃内部的分裂。朗达玛由于灭佛,最后也被佛僧杀害。

由此可以看到,佛教与本教在吐蕃内部的争斗有多么的激烈,直接关系着内部政治局势的稳定与否。

综上所述,唐朝与吐蕃“相爱相杀”两百多年,其覆灭的原因与大唐基本相似,内因占据主导地位,即佛教与本教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吐蕃的四分五裂。

狼对牧羊人说的话什么意思?

狼的同情心一是为别人的灾难而幸灾乐祸,而是为自己也灭有羊吃了而感到悲痛,这并不是真正的同情心,不是善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