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凡生股权激励,如何看待华为余承东对小米上市的言论?
余承东的话对于小米真的充满了远见性。
2018年7月9日,当日的雷军西装革履,倍显潇洒。看起来春风得意的小米掌门人走上高台慢悠悠地敲了一声锣,小米集团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从此小米走进了飞速发展的黄金阶段,也陷入了不断内耗的无底深渊。大家或许会问:公司上市不是好事吗?怎么会是无底深渊呢?下面我就来仔细分析一下。
先来说小米上市的好处:1. 上市可以为企业募集到大量资金用于发展。当时的小米手机势头正盛,需要进一步开辟市场,同时小米“万物互联”的大布局也已在雷军脑海中雪藏已久。小米发展需要钱,上市或许是短期内最有效的方法。
2. 上市可以进一步彰显公司实力,增加与合作伙伴的谈判筹码,提高客户的信任度。这一点恐怕对于高度依赖供应链的小米公司更有诱惑力,一方面可以在与三星等巨头的合作中提高自己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又可以在消费者心目中提高小米品牌调性(当时的小米已经有了冲击高端市场的谋划),何乐而不为呢?
3. 上市意味着对于员工过去激励的变现、对于股东过去投资的变现。小米公司当时高层变动频繁,急需稳定人心。先上市变现,再定内部杀伐奖惩,雷军将更有底气。
说到这里大家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这几点上市的好处对于小米来讲都仅仅适用于短期发展,并不适用于长期战略。
我们再来看一下小米由于上市所产生的内伤:1. 内部消耗
上市后的内部消耗对于业务尚未稳定的公司表现极为明显。众所周知,公司上市后每三个月便要上交公司季度报表,所以上市公司的高管层就要紧盯每季度的业绩目标。对内,小米必须要完成股票分析师每季度的市场预期业绩。
也许你会问如果小米完不成预期会有什么后果呢?惩罚不严重的话,对于小米来讲也无关紧要呀。那么我告诉你,这个惩罚是相当严重的,一旦某个季度小米表现得低于市场预期,接下来就会是小米股价的同步下跌。
对于科技公司来讲一项伟大的创新往往需要最起码五年以上的时间,甚至十年以上。从这个角度讲,目前体量的小米根本不可能具备华为那种大手一挥就耗资巨大且持续多年的自研项目,因为它紧盯地永远是三个月之内的业绩目标。对于不成熟的上市公司来讲,短期市场确实会影响企业的长期战略制定方向,这一点表现在小米身上就是:由一家科技公司到一家供应链公司的转变。
2. 外部消耗
小米在其鼎盛时期,年增长率曾维持在100——150%之间。但市场变幻莫测,时常会出现各种意外,比如华为与荣耀突然开始猛扑国内市场导致小米的国内份额大幅降低。而作为小米的股东来讲,他们才不会理会什么用户体验、发烧情怀等等不着边际的事情,他们所关心的就是股价是涨是跌,他们希望小米永远可以保持100——150%的年增长。一方面用户的要求变高了,高度依赖供应链的“组装机”的市场表现已经出现了颓势;另一方面小米股东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大。上市后的雷军真的不好过。
反观华为的“不上市”这一点上华为就比小米清醒很多。虽然华为手机目前世界份额已经排到第二(仅次于三星),但华为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上市,没有股票代码。与上市不同的是,华为一直有着自己的一套系统——虚拟受限股。在华为公司中有一半以上员工被认定为“华为奋斗者”,只有他们才有资格购买华为的虚拟受限股。虚拟股在公司内不具备投票权,却每年都可以享受华为高额的分红。任正非曾表示:华为每年营收扣除掉人员工资、福利与技术研发的净利润将全部以虚拟股的形式奖励给员工。华为的员工收入加福利再加上分红,每年拿到一百万以上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也正因为华为没有上市,拒绝了投机者与资本家,才可以潇洒地按照盈利百分比数额来计算研发费用;才可以让真正努力工作的自家员工切实受益。仅从这两方面看,上市对于小米来讲还真不是什么好事,余承东当时的话的确值得雷军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