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曹先生论股,怎么理解易中天老师在说曹操的时候说过

cf排位号 susu 2023-06-13 02:00 303 次浏览 0个评论
CF笑脸号

曹先生论股,怎么理解易中天老师在说曹操的时候说过?

怎么理解易中天老师在说曹操的时候说过,但凡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后都没出息?

易中天老师说的这句话,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但并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是他自己有限经历的一种主观认识和感悟而已。

曹先生论股,怎么理解易中天老师在说曹操的时候说过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所选择的成长路径也不可能相同。调皮的孩子的确有出息的,老实的孩子同样也有出息的。另外,对于“有出息”的理解不同,产生的结论也不会相同,这就看你怎么看待“有出息”这三个字了。

一,关于”有出息”的概念和认识

有出息,现代汉语给出的解释是,比喻一个人有用,肯努力。或者是事业有作为,有成就。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同时,也可以指一个人精神崇高,也就是做人做事有始有终,不是半途而废。

可见,一个人有没有出息,是指很多种情况。而不仅仅是易中天老师说的那样,就像曹操有成功的事业,就是有出息。

由于每个人所处社会地位的不同,对于“有出息”三个字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得到社会、人们的广泛认可,认为他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无论他在社会上有没有大家公认的所谓的成就和名气,都应该认为他是个有出息的人。

有人认为,一个孩子长大以后会挣大钱养家,就是有出息,不会挣大钱就是没出息。

有人认为,孩子将来能够当大官、有地位,光宗耀祖,青史留名,就是有出息,否则,就是没出息;

有人认为孩子能够健康成长,长大以后,平平安安,衣食无忧,正常融入社会,就是有出息,反之,就是没出息;

有人认为孩子将来学有所长,能够对家庭、对社会有一些价值,不至于成为现实社会的“害群之马”,就是有出息------

由于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对“出息”两字含义的理解不同,也就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截然不同的认识、结果。

二,出身不同,对于“出息”的定义也不同

杜月笙,出身贫寒,青少年时期受尽苦难,吃喝嫖赌抽,什么都干过。最后成为上海滩呼风唤雨的人物。以至于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他的“光辉业绩”的。

不过,我们如果由此就认为小时候没有受过苦难,以后就不会有出息;或者说小时候没有沾染上坏习气,不会吃喝嫖赌抽,长大后就没有出息,显然是不准确的。

司马光,恰恰和杜月笙不同,出生在官宦之家,从小衣食无忧,无忧无虑,特别聪明,也特别听话。那就是个典型的老实娃娃、乖孩子。父亲也正因为他如此,又喜欢学习,一直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增长见识和阅历。圆木警枕、砸缸救友都是因他而成为成语典故。后来官居宰相,尽管政治上无能,好歹还有个《资治通鉴》流传后世。你不能说他没出息。

我老家,在七八十年代,有一家人家,男女主人早亡,遗留下三个男孩子,大的只有十五六岁,小的只有七八岁。因为那时候生产队刚刚解散,除了原先的大队干部、小队队长经常过去照顾一下,告诉他们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以外,可怜三个孩子无人管束,就像野外蓬勃疯长的野草一样,大家都以为他们的结果,只能是讨吃要饭。

结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个同样没有长大成人的哥哥,带领着两个不懂事的弟弟,种地、做买卖,现在生活过得非常好。照他们三兄弟的年龄,应该是特别淘气的时候,但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没有条件,也没有心情淘气。

按照易中天老师所说,杜月笙肯定是有出息的,但司马光显然不属于他说的那种“有出息”的孩子。

至于这三兄弟不知算不算易中天老师眼里“有出息”的孩子?但他们在无依无靠时,发愤图强,依靠自己的微薄之力,在这个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世界里,自食其力,养活自己,没有给社会造成拖累和负担,我们绝不应该把他们定义为“没出息”。

另外还有那个十三岁挑起家庭重担,领着妹妹上大学的励志青年洪战辉,也并不是个淘气者,因为他根本没有时间淘气,他当时面对的,只是一个又一个根本不应该是他那个年龄的人面临和接受的挑战:母亲跑了,弟弟走了,父亲疯了。而捡来的妹妹没人照料,他只能带着妹妹上大学。尽管生活极端艰苦,但他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和恩惠。

显然,洪战辉的经历,我们已经不能仅仅以“有出息”来诠释他的为人了,他已经上升到另一个概念的高度了,这就是格局。

三,环境差异,出息也有差异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既不能照搬,也不能复制。尽管我们平常总有人想把所有人的成长经历总结归纳为几种典型的类型,但由于每个人的童年经历、后期教育、环境所限、从事职业、起步高低等很多种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条件相差很大,同样的两个人,最后的结果也不一样。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一母同胞的双胞胎兄弟俩,按照遗传学基因理论,他们只要后期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他们的出息也应该差不了太多。但我们发现,这种看法,显然是太低估了现实社会对他们的左右和改造了。

我一个朋友,他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两人从小特别乖巧懂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是一起上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按道理说,他们的所谓出息,也应该差不多才对。

然而后来,大儿子进了政府系统,四十多岁就是副厅级领导,每天前呼后拥的。

小儿子则是进了一家企业做了技术干部,尽管他工作勤奋,深得领导信任,也有很多发明创造。但不论他怎么勤奋,怎么努力,后来只是一个科长。假如这个弟弟当初没有进工厂,而是去农村当了农民,那又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不知对于以上种种人物、现象,易中天老师会怎么界定他们有没有出息?

四,性格的威力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有没有出息,有多大出息,固然有许多环境因素限制和左右,但在很多时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一个特点:性格。

有一本书,书名就叫《性格决定命运》。

有些人可能什么都不会,没有任何长处,但就是性格好,不管他如何平庸,每个领导都喜欢;这种人或许业绩实在乏善可陈,但仍然挡不住他仕途一路顺畅,高歌猛进。

唐朝有一位大诗人贺知章,性格非常好,在他的一生中,似乎从不会生气。在同辈诗人写出许多愤世嫉俗的诗作时,我们从没有看到贺知章老先生对现实社会有一丝一毫、只言片语的不满表达。故此,他被称为唐朝最幸福的人,也是情商最高的诗人。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境遇,出奇得好。在朝当官时,无论是皇帝、太子,还是同朝官员,没有一个人不是和他和睦相处。在他年龄大了要退休时,皇帝为他赠诗,太子带领满朝文武大臣为他饯行。这是历朝历代绝无仅有的事。这就是性格的强大威力。

有些人性格并不好,但专注于投机钻营,在领导面前假装性格很好,甚至溜须拍马,也会在现实生活中有不错的结果。这同样似乎和易中天老师说的“淘气”,没有任何关系。

五,不容小觑的背景

说起每个人的背景,或许我们的主流社会会抵触,甚至摇头摆尾地不承认。但你又不得否认它在现实中的确一直看不见、摸不着地存在着,并且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也时刻挑战着我们现实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道德。只要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你就不能否认它。

在中国两千多年文字记载中,我们的古人或许把这种背景“王顾左右而言他”地称作“时来运转”,或者含糊、笼统地称作“贵人相助”。看看现实中的那些呼风唤雨者,哪一个不是因为有“贵人”相助?这和一个人做孩子时究竟是淘气,还是老实有何关系?这或许也是现实中很多中下层老百姓喜欢卜卦算命的缘由。因为他们学识浅薄,实在参不透人和人之间,看起来并没有多少差别,但走着走着,结果为什么会有天差地别这样的缘由。

贾似道是一个官宦之家的孩子,孩童时母亲被父亲卖掉,青少年时疼爱他的父亲、伯父相继去世,万般无奈之下,他投奔受皇帝宠爱的姐姐贾贵妃,一步登天。这和他淘气还是老实同样没有任何关系。

前面说到的司马光,从小就是个聪明伶俐的乖孩子,一点都不淘气。他二十岁考中进士,二十二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如果不是后来依附殿中侍御史张存(岳父)、枢密副使庞籍这两棵大树,被我们后世很多学者认为“学问道德”双优的这位老先生,很可能会在中国历史上寂寂无名。

从贾似道、司马光的经历,我们同样看不出一个人究竟是淘气还是老实,和“有没有出息”有什么必然联系。在当今社会,这种情况更多,不信你慢慢品。

六,由曹操引出的一些话

易中天老师在说曹操的时候说过,但凡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后都没出息。曹操或许的确是这样,《三国志.魏书.武帝本纪》载:曹操少年时机灵能干,遇事会随机应变,但他放浪形骸,意气用事,不注意德行和学业的修养,所以当时的人都没有觉得他将来会有什么出息和才能。曹操倒是后来的确成功了。

但与曹操同时成为三国时呼风唤雨的刘备,则是一个典型的乖孩子。父亲早亡,少年刘备只能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但他十分孝顺,从不违逆母亲。至于说母亲让他出外“行学”,刘备或许没有完全听从,而是喜欢上了别的东西,这只是一种天性。证明不了什么。

同样,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听话的孩子,还是不听话的孩子,成才的、成功的、有出息的,都大有人在。因此,用“小时候淘气调皮还是老实”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将来有出息,显然是一种唯心主义认识论。

七,结论

这也难怪,易中天老师这大半辈子,除了1965年-1975年这十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算是基层,算是现实生活,再抛去他十年的孩童时代,剩下的五十四年都是在学校。不是在上学,就是在教书。不管社会变成什么样,学校是文化人聚集之地,它也始终都算是个最讲理的地方。

故此,我个人认为,易中天老师并不能算是真正了解社会,或者说,他对社会现实并没有那么深的感悟。他的“淘气就是出息,老实就是没出息”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属于以偏概全。他大多数的观点,应该主要是从书本上获得,而不是真正的社会现实。

淘气就是出息,显然是说,你没出息,是因为你不淘气。这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观点多少有点相似。

不过,我要问:难道金子都会发光吗?地面上裸露出来的金子或许会发光,那么地底下埋着的那些金子呢?还有那些有人故意埋起来不让它发光的金子呢?也会发光吗?

凡是学过化学的,大概都会背金属元素周期表,钾、钠、钙、镁、铝、锰、锌、铬、铁、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这些金属里,越往后,越不活跃,比重也越大 。也就是说,金子的特性,就是质量重,下沉才是它的特点。老是在空中炫目的东西,那是金子吗?

如果所有的金子都会发光,金矿也就不用开采和发掘了,那些金子应该一块一块自动跳出来才对。

而我们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情况恰恰相反,沙子倒是经常在上面招摇撞骗,横冲直撞,比如“扬沙”、“沙尘暴”。而金子常常在沙子下面压着。故此,我们从没有见过金块在空中飘过。如果没有人挖它、淘它、洗它,然后再提炼它,它就永无出头之日。

社会是个大熔炉,从来就不缺乏有出息、有才华的人。过去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在我们应该说:怎么才能完善我们的人才机制,使那些品德优良、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个个脱颖而出,而不是让他们始终没有出头之日,这或许才是我们社会真正需要做到的。否则,一个社会的发展、振兴、进步,就不可能持续和长久。

历史上有哪些真实的祸从口出的事件?

台湾有一个真实的案件,五岁男孩无意间说出:「爸爸把妈妈的头拿下来了。」长辈吓得赶紧报了案。人们说小孩子才不会撒谎,于是逮捕了孩子的爸爸,可真相真的如此吗?

1988 年,一个五岁男孩无意间说出口的「童言」掀起了滔天巨浪,一桩万众瞩目的「谋杀」大案就此浮出水面。一夜之间,「杀妻分尸」、「恐怖童言」这些字眼充斥在台北市每一个角落。

(一)妈妈呢?

1988 年 10 月 5 日前,台北市的警察局里来了位中年女人,她焦急地左右张望着。「警官,我那可怜的女儿被杀了!」报案的女人名叫陈桂梅,她口中被杀害的女儿名叫吴瑞云。

(吴瑞云)

陈桂梅在警察局里痛哭流涕,称自己知道凶手是谁,手里还有录音证据,求警方赶紧实施抓捕。台北警方一听是杀人大案,立马重视起来,陈桂梅带来的录音当即回荡在警局的每个角落。

「那天晚上爸爸把妈妈的头拿下来,就没有再看到妈妈了。」

「妈妈的脚也被爸爸拿下来了,肚子里的东西,被装进了很多黑色的小袋子里。」

「爸爸要我们说,妈妈跟别的男生一起走了。」

录音里是一个孩子的稚嫩声音,可说出的话却让在场的警察们惊骇不已。他们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起重大杀妻分尸案!在 20 世纪 80 年代,台湾警界正在经历治安历史上的黑暗期,枪击、抢劫案件不断,被捉拿归案的凶手却寥寥无几,公信力大不如前。所以面对此等大案,警方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即刻开始询问陈桂梅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想尽快破案以重拾警察尊严与威望。根据陈桂梅断断续续的描述和那段录音中的童言,一个惊人真相浮现在眼前。

(二)出海归来

1988 年 7 月 12 日,吴瑞云出海工作 6 个月的丈夫姚正源回家了。24 岁的姚正源是名海员,与吴瑞云育有一个五岁的儿子和四岁的女儿,为了多多赚钱养家,年轻的他选择了「海员」这个时常离家、不能陪伴妻子和儿女,但收入有保障的职业。为了庆祝姚正源平安回家,平日总是看不上这位女婿的陈桂梅特意打来电话,邀请他们一家四口明日来家里好好团聚庆祝一番。

(吴瑞云与姚正源结婚照)

姚正源满口答应下来,想到自己不在的时间里全靠岳母照顾妻子、孩子,肯定要登门感谢一下。然而到了第二天(7 月 13 日),敲开陈桂梅家门的只有姚正源,女儿吴瑞云和孩子却没有出现。问起姚正源原因时,他只说吴瑞云在家陪孩子,就不过来了。这让准备了一大桌子菜的陈桂梅感觉不对劲,她沉着脸给女儿打电话问究竟怎么回事,毕竟这个女婿「人一般」,这次女儿没有跟来,一定又是吵架闹别扭了。当吴瑞云接通电话后,说辞与姚正源一致,说要给两个孩子准备晚餐,就不过去了。做妈妈的陈桂梅自然心疼自家女儿,所以这顿饭吃的心不平、气不顺,草草就结束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陈桂梅的心因为两通电话变得不安起来。

7 月 15 日,吴瑞云开口向陈桂梅借了 2000 块钱,之后就再也没有打来过电话,而这之后关于吴瑞云的行踪,陈桂梅都是从女婿姚正源的口中获悉的。

7 月 16 日,姚正源忽然告诉陈桂梅,他们要从克难街的国光国宅小区搬走了,新家因为固定电话还没装好,所以暂时不能打电话,等一切整顿好了就马上恢复联系,临了还补充了一句,「岳母不必担心」。但女婿的话非但没能让陈桂梅放心,反而让她更加焦虑了。「女儿不会出什么事了吧?」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陈桂梅又在家等了两个月,但结果如之前一样,吴瑞云依然没有跟陈桂梅联系过。苦等多日之后,陈桂梅又再次给女婿姚正源打电话询问情况。这一次,姚正源干脆了当地告诉她,「吴瑞云跟我吵完架离家出走了,我已经报过警了。」一听到「离家出走」这几个字眼,陈桂梅瞬间慌乱起来,这解释太牵强了。她思索起女婿近几个月来的表现,疑窦顿生。

10 月 4 日,陈桂梅又张罗了一桌好菜,借着关心孩子的名义,让姚正源带儿女来家里吃饭,饭桌上,姚正源的电话从进门起就没停过,一个接一个。见到此情景的陈桂梅当即抓住了机会,趁姚正源不在时,赶忙拉来五岁的哥哥询问妈妈去哪里了。「爸爸把妈妈的头拿下来了哦。」哥哥童稚的声音说出了这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话。听闻此言的陈桂梅大惊失色,两个多月的猜测在此时也得到了印证,原来是女儿遭遇了不测!为了确认外孙没有胡乱编造,陈桂梅在 10 月 5 日这天,孤身来到了姚正源所说的新家。她压抑着恐惧再次悄悄询问了两个孩子,他们的回答也变得更加具体、更加恐怖,也就是开头提及的几句恐怖童言。第二天一早,陈桂梅带着两个孩子的录音,跌跌撞撞地向警察局走去。

(三)杀人凶手

10 月 6 日,姚正源被警方突袭抓捕。在幼儿园门口等候两个孩子放学的他,在上警车前一阵挣扎,引来了不少围观者。面对警方多次的审问,这个皮肤被海风吹得发红的男人一脸惶恐,瞪大了眼睛。「不是我,我没杀人!吴瑞云肯定没死,她要离婚就离,我也不至于杀人。」见姚正源不承认自己的罪行,警方放出了两个孩子的录音。听完之后,姚正源像疯了一般大喊「冤枉」,表示自己从 7 月15 日起就没有再见到过吴瑞云,之后的日子一直在做水电零工,同时也会去跑跑出租,直到被警方突然抓捕。而在警局之外,「杀妻」「分尸」「恐怖童言」这些劲爆的字眼,瞬间传到了台北市的每个角落,当地媒体更是争相报道这起「恶男杀妻事件」。

(当时的媒体报道)

一夜之间,姚正源等于「恶魔」的说法喧嚣而起,各种谩骂和猜忌如潮水般涌来。

母亲陈桂梅更是声泪俱下,向媒体四处哭诉姚正源的残暴和女儿吴瑞云的可怜。

就连住在姚正源夫妇旧址的房客,也向大众讲述自己的惊悚经历——「我梦到一个断头女,穿着红衣,满地都是血。她也不说话,就默默看着我。但我觉得,她肯定是被害死的。那人,除了她老公还能有谁?」这位房客还说,自己入住时曾在冰箱里发现一袋用硬塑料纸包裹的腐肉,已经生蛆了,臭气熏天,不过那袋腐肉早就被丢弃了,无处可寻。人们纷纷猜测着,冰箱里的腐肉想必是吴瑞云残缺的尸体。惨死的吴瑞云让人唏嘘不已,所以在姚家原先居住的克南街上有人为吴瑞云设了一座灵堂,供人拜祭,以慰冤魂。

(坐落咋克难街的灵堂)

然而对于姚正源的调查和审讯,却陷入了僵局。因为不论采取哪种形式审问姚正源,他都坚称自己没有杀害吴瑞云,并一口咬定是岳母陈桂梅从他与吴瑞云结婚起就不喜欢自己,一定是她故意指责陷害。见过大风大浪的警方当然不会相信他的话,毕竟姚正源身上疑点重重。

比如姚正源一直声称吴瑞云在一家电子厂上班,可在警方排查后发现,吴瑞云根本没有在电子厂上班,而是在一家三温暖店工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洗浴桑拿店)。作为一个丈夫,怎么会不清楚自己妻子在哪里工作呢?还有,姚正源突然搬家的行为也引起了警方怀疑,在原先小区住了很多年的姚家夫妇,为何会在姚正源出海归来的三天后,迅速搬家离开了呢?

难道是为了隐藏或躲避些什么?

(姚正源的新住所,桃园龙潭)

带着这样的疑问,警方与法医迅速前往姚正源的新、旧住所,可惜的是,现场既没有任何血迹反应,也没有找到作案工具。这也说明吴瑞云被杀害或者分尸的第一现场,都不在家中。

如果没有找到吴瑞云的尸体和实质性物证,姚正源就不能被定罪,于是警方改变了调查方向,他们开始从姚正源可能埋尸的地点着手,展开排查。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新转变让警方从姚家小兄妹口中得到了一个爆炸性的新线索。当警方试探性询问两个孩子爸爸的行踪时,发现他们竟然可以详细地描绘出姚正源埋尸的地点和具体过程。

「早上的时候,爸爸开着计程车带我们两个到了青年公园跑马场附近。之后我们就被锁在了车里,隔着窗户,我们看到了爸爸挖了一个大洞,把妈妈埋了进去。」

尽管这种让孩子二度回忆恐怖画面的做法受到了众多专家和民众的抨击,但结果仍是让警方兴奋不已。真相,仿佛就在眼前。然而在大家掘地三尺几个小时后,万众期待的结果却没有适时出现,孩子口中的「尸体」根本不存在,甚至连一根人类的一根头发丝都没有找到。

因为这次「兴师动众」的出警,直接将警方推至风口浪尖,让本就所剩无几的公信力不升反跌,惹得众怒连连。人们也不禁发问,两个年幼的孩子所说的证言到底能不能采信?

(四)反转来袭

从青年公园回来后,台北警方陷入了巨大疑惑之中。一面是姚正源坚称自己冤枉,一面是真假难辨的恐怖童言,案件就此走进了死胡同。就在警方苦苦寻人之时,几位证人的出现打破了僵局。起初,一位吴瑞云的好友站出来称自己在 8 月份还见过吴瑞云,怎么可能在 7 谁被分尸呢?紧接着越来越多的目击者出现,最后发现竟然有五个人分别在 8月份、9 月份见过吴瑞云!与此同时,一个自称吴瑞云本尊的人也突然打来一通电话,说自己没死,只是不方便出现,让警察不要再找了。然而当警方邀请她出面澄清时,女子却果断拒绝,迅速挂掉了电话。警方判定,这是一个恶作剧。公众的议论喧嚣直上,警方的压力日益增长,他们越来越怀疑录音里那段童言童语的真实性。故而当时的检察官管高岳在侦查庭上,以配合调查为由将陈桂梅支走,再次轻声询问那对备受瞩目的小兄妹。

「爸爸杀了妈妈吗?」

「不知道……」

听到这个回答,检察官屏住了呼吸,接着又问,「是有人教你们那样讲的吗?」

在静静等待几秒之后,4 岁的姚家妹妹终于对着检察官点了点头。

这个「教」孩子说谎的人,就是陈桂梅。

对此,台北警方邀请来了儿童心理专家来分析姚家兄妹的「翻供」行为,专家称「从心理研究学的角度来说,儿童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有时他们会无意识得编造事实,也会在被刻意引导后展开联想。」由于姚家兄妹翻供,所以之前所有的指证都不再具有可信度,再加上没有找到案发现场、尸体、作案工具等实际证据,被关押八天的姚正源被无罪释放。从警局离开时,姚正源对警方说,两个孩子一定是被岳母陈桂梅唆使说谎的,因为陈桂梅不是第一次状告他杀害妻子了,在两三年前,因为吴瑞云离家出走一个月,陈桂梅就曾大张旗鼓地指责姚正源杀了女儿。事已至此,「恶男杀妻分尸案」反转成了一桩「普通失踪案」。面对教唆孩童说谎、扰乱警方办案的指控,陈桂梅大呼冤枉,说自己也是被两个孩子骗了。由于线索太少,案件就此被搁置,吴瑞云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直到三年后,这起令人啼笑皆非的案件重回公众视线,风波又起……

(五)鬼神之说

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被冤枉的姚正源在关押期间收到的漫天辱骂,在他无罪释放后并没有停止,很多人依然坚定地认为是他杀害了妻子,姚正源社会性死亡。更雪上加霜的是,小女儿因为一场车祸,住院了。近几年来一直在跟进这起「杀妻案」的记者,看到姚家小女儿住院,立马兴奋了起来。试想,一个母亲如果看到自家女儿车祸住院,必然会马不停蹄地来到孩子身边。记者们看准了这一点「母爱本性」,在医院外日夜蹲守,等着吴瑞云亲自现身后立马安排头版头条。然而直到小女儿痊愈出院,众人期待的那个「母亲」也并未现身。不论是警方、媒体还是当地民众,都认为到如此关头仍不出现的吴瑞云,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而陈桂梅这边,虽然涉嫌指示姚家小兄妹作伪证,但她那一颗爱女的心,却比金子还真。在案子被搁置的三年间,陈桂梅仍在坚持不懈地寻找女儿,走过了无数城镇和角落。渐渐得,陈桂梅开始放弃常规寻人办法,竟然出乎意料地借用起了「天道」,时常宣称女儿已含冤而死,曾看见女儿的卧室里有烟灰缸、钱币这类东西飞来飞去。

(陈桂梅声称从吴瑞云卧室「飞」出的钱币。)

最轰动的一次是陈桂梅花大价钱请来的「著名」神婆,竟然帮她找到了女儿吴瑞云的尸骨!喜出望外的她马上让警方配合寻找自己的女儿。正常来说,警察破案依靠的是证据、是科学,但这次台北警方却参与到此次莫名的鬼神之说中。当时的警政署长庄亨岱一心想要快速破案以挽回颜面,所以亲自带队来到了神婆所指的藏尸地点。桥下人头攒动,人们好奇得来回穿梭,大家都想知道,上天会不会可怜这位思念女儿的母亲。年轻的警察们挥舞着锄头,大有几年前青年公园掘地三尺的架势。

(警方在寻找「尸骨」的媒体报道)

在桥下的淤泥被挖掘了两三圈之后,警方果真挖出了一具白皑皑的尸骨。陈桂梅大惊,立马瘫坐在地上痛哭起来,大喊着「女儿好惨啊!」。警政署长庄亨岱紧皱着眉头,马上派法医将尸骨带回去检测,驱散了围观群众。然而,当人们都以为这桩长达五年的「命案」终于有了结果之时,反转再次上演。经法医鉴定,那具尸骨不属于人类,是猪骨。三年前因轻信孩童之言而备受指责的台北警方,三年后彻底颜面扫地。吴瑞云失踪案再次被搁置。

(六)意外现身

时间来到 1993 年的 2 月,一个年轻女子来到花莲警局,说是给自己孩子上户口。她神情畏缩,仿佛在惧怕着什么。紧接着,「吴瑞云」三个字赫然出现在警察面前的登记簿上,在场的所有人都怔愣不已。查证后发现,这女子正是「杀妻分尸案」的主角、当年挖地三尺也没有寻到的吴瑞云!这么多年来,她跑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连孩子出了车祸,作为母亲的吴瑞云都始终没有现身呢?经过审问,吴瑞云这才羞愧地交代,当年自己根本不是离家出走,而是和人私奔了。因为夫妻感情不和,姚正源赌气出海工作,在家里独守空房的吴瑞云耐不住寂寞,去了一家名为七吉三温暖的桑拿会所上班,而在跟姚正源的通话中,她谎称自己找了份电厂的工作。在三温暖会所里,吴瑞云结识一位杨姓男子,寂寞的她仿佛又重拾了爱情,没过多久,他们相恋了。在姚正源出海归来后,吴瑞云顿时觉得自己的两个孩子有了依靠,跟母亲陈桂梅借了笔钱,与杨姓男子私奔了。

乌龙事件闹大后,吴瑞云不是没有想过澄清,那通说吴瑞云没死的电话,就是她亲自打给警方的,然而胆小自私的吴瑞云不敢亲自出面澄清,因为杨姓男子对她的过往一概不知!原来,从认识杨姓男子第一天起,吴瑞云就动了心思,对外一直谎称自己名叫刘瑞莲,她的现任「丈夫」根本不知她有家有室,甚至连姓名,都是假的。她此次之所以现身,实属万不得已,因为她和杨姓男子有了孩子,这个孩子到了年纪要上学,而上学就需要有合法的户口。若不是因为这个,自私的吴瑞云也许永远不会现身,「杀妻分尸案」也会变成一桩悬案。

(七)一点想法

纵观整个案件的发展,我的第一观感是:荒诞。吴瑞云自私自利,抛夫弃子离家出走,不论事态如何发展都不现身,这是荒诞之一。母亲陈桂梅思女心切,教唆外孙指认女婿杀妻,这是荒诞之二。台北警方在案件调查中主次不分,想依靠孩童证言与鬼神之说快速破案,这是荒诞之三。正是因为以上三方面的离谱之处,导致了一场长达五年的大乌龙事件。

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姚家两个孩子的「恐怖童言」,这在当时社会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一、致命的童言「小孩子才不会撒谎。」

正是秉承着这一浅显的认知,警方逮捕了姚正源,民众开始了无限猜疑与攻击。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吴瑞云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如果两个孩子的证言没有被推翻,那无辜的姚正源的后半生,会不会永远背负着「杀妻」的嫌疑,永远活在谩骂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 2018 年的安徽淮北,一名五年级男生向父母谎称自己被老师殴打。第二天,男生的父母联系了八位亲属一同赶往学校,在见到老师的第一瞬间,男生的妈妈与小姨致直接就把老师按到了墙角,一边撕扯头发一边殴打其他部位。最后,说谎的男生承认自己撒谎,他的父母被处罚拘留 15 日,而这位勤勤恳恳的老师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身体与精神受到了极大打击。这些都让我想起了一部丹麦电影,《狩猎》。主人公卢卡斯是个善良温和的中年男人,离婚后的他找了份幼儿园的工作,因为性情温和,耐心负责,园里的孩子们都很喜欢他,有些早熟的五岁女孩卡拉也不例外。

当卡拉对卢卡斯产生好感后,不仅亲手制作了心形的小礼物塞到卢卡斯包里,还扑过去亲吻了他的嘴唇。面对卡拉的示好,卢卡斯当然是拒绝的,还让她把心形小礼物送给其他小朋友,这让卡拉备受打击,她决定报复这位老师。

(电影剧照,主人公卢卡斯)

当天晚上卡拉就去找院长倾诉,卢卡斯对她进行了「性侵」。之后,卢卡斯的工作被无限期暂停,儿子打来电话质疑他、前妻专门来讽刺他、好朋友与他划清界限,自家狗狗甚至被恶意毒死、所有人都开始指责卢卡斯……更加荒唐的是,当警察与园方询问其他小朋友时,他们的答案竟然与卡拉惊人的一致。可面对漫天的谣言,卢卡斯的解释太过苍白和无力,没有证据,容不得辩解,一句「小孩子不会撒谎」让他在短短几天内「社会性死亡」。

这是不是像极了被冤枉了的姚正源?到了影片最后,卡拉承认自己撒了谎,捆绑在卢卡斯身上的枷锁终被卸下,但一切都结束了吗?没有,枷锁仍在,甚至更加沉重。当卢卡斯站在 10 月的北欧森林里,享受重见天日的幸福时,从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枪响,一枚子弹与他擦肩而过!

二、集体的撒谎行为

结合吴瑞云案与电影《狩猎》,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在孩子间会出现集体撒谎的情况?

比如姚正源的两个孩子口径极为一致地指认爸爸杀了人。再比如卢卡斯所在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可以详细地描述出卢卡斯家里的地下室位置、墙壁、沙发的颜色,表示自己也曾被性侵。

但实际上,杀妻分尸根本没有发生,卢卡斯家里也没有地下室。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曾经做过一个有关「从众行为」的实验,参与实验者是 123 位大学生。每组 7 人同时参加考试,其中只有 1 人是真正的被试者,其余6 人都是「演员」。被试者被安排在倒数第 2 个回答问题,这样他可以听到大部分不正确的回答。阿希为实验准备了 18 套试题,每套两张,一张绘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绘有比较线段,被试者需要在右图的 abc 选项中选出比左图短的选项。

(阿希实验内容示例,答案其实显而易见。)

在实验过程中,卡片共出现 18 次,但从第 7 次开始,「演员」们开始故意选出错误答案,以此来观察被试者的从众心理和个体独立性。实验结果表明,约有 75% 的被试者至少有一次从众行为的发生;25% 到 33% 的被试者没有被其他人所影响,保持了独立的判断;所有被试者的平均从众行为 34%。在实验结束后的询问中,被试者普遍反映在实验中感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压力和内心冲突。因此我们可以试想,群体压力之下的成年大学生都会有从众行为,更何况总是希望「和大家一起玩耍」的小孩子们呢?在充满谎言的洪流中,说真话的人往往是被边缘化的那一个。

It's always assumed that children tell the truth. Andunfortunately, very often they do.

我们总假设孩子们不会撒谎,但可惜,他们经常撒谎。——

《狩猎》

东吴名将丁奉是如何一战斩杀张辽的?

正史中的张辽是病死的;张辽被丁奉用箭射伤后在许昌逝世,是演义中的故事情节;丁奉一战斩杀张辽是不存在的。

在曹丕称帝之后,张辽继续守卫着合肥这个曾经让他名扬天下的地方,曹丕封为晋阳侯,对于张辽的赏赐都是多于其他将领的,因为张辽可以算是一个封疆大吏。曹丕对张辽也是非常的尊敬和爱戴,经常询问他打败孙权的战斗细节。孙权非常的害怕张辽,张辽生病的时候孙权都不敢轻举妄动,最后张辽病情加重,在江都病逝,曹丕都为张辽留下了眼泪,封张辽的谥号为刚侯,用一个“刚”字概括了张辽的一生,也算是实至名归。

后来曹丕对张辽的评价是:合肥大战,张辽和李典用八百步兵,击败了孙权的十万军队,自古以来都没有这样的战例,让东吴至今还没有士气,可以说是国家的栋梁。

张辽是在三国时期魏国的大将,在曹魏集团当中唯一一个受到后人读者尊敬和爱戴的一个魏国将领,因为张辽不仅和蜀汉的关羽是意气相投,而且是曹操身边的一个得意的将领,位居曹操的五子良将,在曹操帐下是立下了赫赫战功。要说到张辽最有名气的一场战斗就是威震逍遥津,张辽带领着李典和乐进在逍遥津这个地方设下埋伏,孙权大军过了小师桥之后,便把小师桥拆掉断了孙权的退路,要不是东吴诸将死保孙权,碧眼儿就领盒饭走人了,三国的历史就会改写。张辽在三国纷中的人气很高,笔者也算是张辽的一个小小粉丝吧。

丁奉作为吴国的大将,有记载的是四朝元老了,最早出现在周瑜帐下,赤壁之战时期经常和徐盛一起被周瑜分配作战任务。服侍了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四代的东吴皇帝,孙策在世的时候丁奉是否已经在东吴为将也没有确切的记载。演义中的丁奉在三国的前期和中期都没有很大的名气,只是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出现过几次,还是周瑜手下的一个牙将。

三国后期丁奉逐渐有了名气是因为他做了很了不起的三件事情:

第一次是一箭射中张辽。刘备永安托孤之后,诸葛亮继续奉行的联吴抗曹政策,派遣邓芝到东吴联盟,两家联盟之后,曹丕就率先攻击东吴。徐盛就带着丁奉一起抵抗曹丕大军,曹丕战败之后张辽来护驾,被丁奉一箭射中张辽腰部,被赶到的徐晃救下,后来张辽因为箭伤在许都逝世。演义中张辽是因为丁奉射出的一支箭而死的,张辽威震华夏,丁奉也就算是跟着张辽这个三国明星也是出了名了。

第二次是丁奉雪中奋短兵,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因为孙权病死后孙亮继位,司马师在得知孙权死讯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起兵攻打东吴,派他弟弟司马昭为大都督,统领三路兵马,丁奉当时是带领的三千水兵去和魏军决战。当时的魏军将领胡尊根本看不起丁奉的三千水军,却不知道丁奉不安套路出牌,水军上岸去打步兵,给胡尊来了一个措手不及,魏军大败。司马昭得知胡尊兵败之后,带领其余两路分别都退兵了。

第三次是丁奉计除孙綝,当时的孙綝在吴国位居大将军,掌握着吴国的兵权,对于当时十七岁的皇帝孙亮处处压制,孙亮这个皇帝在很多事情上也是不能自作主张。孙亮走了和献帝一样的道路,安排国舅全纪设计除掉孙綝,不想计谋泄露,孙綝废了孙亮,后立孙休为吴国皇帝。孙休继位之后,孙綝还是一样的欺负孙休,孙休就找来了丁奉如何除掉孙綝。丁奉让孙休请孙綝吃饭,在宴席上杀了孙綝,看来在古代去吃饭是个很危险的事情。后来的结果就是孙綝过于自负,和当年的何进一样认为没人敢杀他,结果是赴宴被杀,三族被灭。

所以无论从正史还是演义的角度看,丁奉一战斩杀张辽是不存在的,正史当中并未记载张辽和丁奉交过手,虽然年轻时的张辽是个武将,但是后来做了一个封疆大吏一样的人物,不会亲自上战场吧。就哪怕从演义的角度看,张辽也是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伤及了内脏,不治身亡,未有张辽和丁奉大战的场景。正史中的张辽因病而死,也算是守住了他一世的英名,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完整的英雄形象。

那么丁奉的最终结局又是什么呢?丁奉终其一生为了吴国和北方政权从曹魏时交战到了西晋初期,见证了三国的兴衰。作为三国晚期的东吴重臣,丁奉带领着东吴军队多次和西晋的司马氏交战,互有胜负,为了东吴算是兢兢业业。只是在丁奉病逝之后,他的子孙后代并没有得到他的福萌,反而是下场很悲惨。

《三国志·吴书·丁奉传》:奉贵而有功,渐以骄矜,或有毁之者,皓追以前出军事,徙奉家於临川。

这段话的意思是,丁奉在世的时候很高贵,而且是战功累累,慢慢的骄傲起来了,就有人开始诋毁丁奉了。当时的孙皓追究丁奉之前在军事上的失误(吴军北伐时丁奉与万彧商议撤兵的计划泄露了),但是那个时候丁奉已经过世了,孙皓还是用丁奉出兵阳谷没有功劳的名义,杀害了丁奉的儿子,丁奉的全家也被迁徙到了一个叫临川的地方,等于说就是被流放了。

对于丁奉的最终结局,笔者看来是比较可悲的,为东吴征战一生,服侍四代皇帝,最终虽然得了善终,但是却把灾祸留给了子孙。相比于继承了张辽爵位的儿子和孙子,丁奉的结局着实是有点凄凉。就像毛阿敏唱过的歌词一样: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担当生前事,何记身后评。所有的人和故事,最终都会汇聚在历史长河当中。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论,不正之处欢迎评论斧正,你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一个人可以固执到什么程度?

为了劝儿子回家,他除夕夜吊死在门口。可即使搭上了一条老命,儿子也始终没有回家!

有人说,这老头子是最固执的人,不管孩子在哪里,只要过得好不就行了?还有人说,他儿子是个固执的,反正不过三里地,你随他回去不就行了,何苦白白赔上老爹的一条性命?

七十多岁的林大川有五个孩子,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嫁到外县了,过得怎么样,我也不太清楚。

四个儿子中,有三个过得挺惨的。只有老三在我们那边小有名气,算得上是百万富翁了。

老大自小是我们当地出了名的混不吝!小学没毕业就和一群小混混拉帮结派。据说,他结婚多年,从来不知道疼爱老婆、照顾孩子。

独自一人外出打工,他吃喝 嫖 赌 样样占全!不仅没往家里寄过一分钱,还打电话让老婆捡破烂卖钱给他寄过去!

林家老二自小就脑子聪明会读书,一路读到了大学,也算是改换门楣、光宗耀祖了!后来娶了大同学同学,还是个城里姑娘呢!

虽说娶了城里姑娘,但他们俩人有感情基础,所以人家没有要彩礼,只说了不能没有个住的地方,所以,让老林家给个十几万的首付就行。

因为只出了十几万,明知道在市里买不到什么大房子。所以,买房子之前,老二家的已经和林大川夫妻说好了,以后自己在城里住,无论如何也不会和老两口同住的。这是要从此划清界限了!

林大川当时想也不想就同意了!毕竟自己可是有四个儿子的人!放眼望去,整个村子谁有他生的孩子多?除了林老二,他家还有老大、老三、老四呢!不去就不去,他们还怕自己要真去城里了,还不习惯呢!

由于当年林老大吃喝嫖赌全占了,老二成绩好,一心只读圣贤书,老两口在地里刨食,一年到头赚不了多少钱。

老三只能早早辍学,跟着隔壁村的一个老木匠学了手艺补贴家用。自家二哥的学费、以及那十多万的首付钱大头都是老三出的(当时老二是一毕业就结婚,根本没什么存款)。

所以,轮到林老三结婚的时候,家里真的是什么像样的物件也拿不出来……

而他的师傅于老木匠家里有一位独生女,多年来,于姑娘与林老三朝夕相处、日久生情。再衡权利弊之后,林老三决定入赘于老木匠家里。

林大川夫妇自然没有意见,儿子入赘到自己师傅家,师傅自然不会亏待他。自家省了彩礼钱不说,女方家就在他家还是隔壁村儿,前后不过三里地距离,孩子说回来不就回来了吗?

至于生孙子继承香火?那根本就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自己可是有四个儿子呢!除了老三,不还有三个儿子吗?将来还愁没有孙子抱?

就这样,老三成功入赘到自己师傅家。

待到老大、老二、老三都成家立业不在眼前,唯 一的女儿也嫁到隔壁县城里了。

老两口开始将所有的宠爱都集中在老四身上!果然,老四不负众望,被他们宠到了局子里。这些年来,我从来没见过他家老四。听村里人说,这些年一直在蹲大牢呢,估计有生之年出不来了。

后来呀,林老大离 婚了!离 婚后,他依旧不务正业,也不会照顾孩子,也养不起孩子。

他老婆把两个儿子都带走了。没多久,前妻就改嫁了,并给孩子们改了姓。

此后,林老大远走他乡,再也没有回来过……

老二两口子定居在市里定居。只是偶尔回家一趟,但他们夫妻每次回家根本就不像是回自己家,简直就像是去做客一样!

他俩从不在家里过夜,就算来不及返回市,也只是在镇的宾馆开个房间住一晚。而且,城里人不存在重男轻女,他们只生了一个女儿,就没有再生二胎。任凭林母寻死觅活也不行!

老三虽有一儿一女,但人家随的是亲家姓,也常年住在亲家那边。老四就甭提了(村里人只敢在背后说说)!

林大川夫妻俩始终想不明白:当年自己可是有四个儿子的人!在村里,那可是能横着走的!为什么如今自己都七十岁了,连一个孙子都没有?搞得他们平日里都不敢出门了,总觉得有人在背后议论他们家。

直到林母去世前都是郁郁寡欢的,一直在反思自己上辈子到底是做了什么孽。

老伴儿去世后,林大川一 夜之间苍老了许多。他的背怎么也直不起来,一天到晚拄着拐杖坐在自家院里发呆。

入赘邻村的老三觉得父亲这样不行,再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会得老年痴呆的,到时候万一走丢了怎么办?

于是,他和岳父岳母(也就是师傅师娘)一商量,便把父亲接回自己家。此时的林老三早已不是一个小小的木匠,他有了自己的装修队伍,手里永远有着接不完的订单。

住在老三家的那段日子里,林大川享受到了贵宾级待遇!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儿媳张口就是俺爹冷不冷?闭口就是俺爹饿不饿。

亲家老头子也天天劝他出去走走、晒晒太,还给他介绍自己多年的老伙计。孙子孙女一放学就围上去“爷爷爷爷爷”得叫个不停!

可即使是这样,林大川心里非但没有感受到温暖,还越来越失落!

直到那年的中元节,老三陪他上坟时,他终于说出了压在心里几个月的大事:“老三啊,你能不能和爹回咱家住?”

老三一愣:“当然可以啊!不过这两天太热了,过几天凉快了,我就陪你回去把旧屋扫扫打扫。也是啊,你来这边都几个月了,那边该落一层灰了……”

“不是!”林大川打断儿子的话:“我的意思是说,咱以后都住那边了,再也不住这儿了!你现在也赚钱了,咱又不差钱,凭什么还一直在他家当个上门女婿?你就不能硬气一回?”

“不是,爹你什么意思?你想让我离 婚吗?那可不行!闺女有了,儿子也有了,你居然想让我离婚?”老三一听这话,就着急了!

“不是离 婚!你听我解释,我的意思是,你带着你媳妇儿,还有俩孩子都回咱村儿!最好是把俩孩子的姓也改过来……”一听“离 婚”俩字,林大川激动得直摆手。

“那是不可能的!别说我爸妈(老三岳父岳母)和孩子不愿意了,就是我也不愿意呀,我在这儿住了二十多多年早习惯了!

当年咱家孩子多,经常吃不饱,我上有大哥二哥、下有幼弟幼妹,简直就是个透明人儿。

从我14岁小学毕业那年,就在师傅家学手艺,师傅非旦没有收学费,还包吃包住。师娘心疼我还给我做衣服。我当时就想,我要是师傅家的孩子该多好吧!

没想到,在我二十岁的时候,师傅真的不嫌弃我,收了我做上门女婿……

爹,你今天说的这话,我就当没听到,以后可不许再提了!”

后来,林大川也确实没在儿子面前再提起过这件事。

直到那年除夕,从早上贴对联开始,林大川就开始唉声叹气的。只说他们老林家昔日有多么多年的辉煌,现如今,老宅竟然一个人都没有,他说什么也得回去!

儿媳和亲家劝他别回去了,在哪过年不是年?这边人多热闹。

林大川不仅不听劝,还反过来劝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和他一起回家。说孙子孙女本应姓林,是他们老林家的根儿。

别说孙子孙女了,就连老三也不愿跟他回去呀。

僵持了一整天,他们谁也没有说服谁!夜幕降临之时,林大川带着一竹篮亲家母给他准备的年夜饭、穿着儿媳给他买的新衣服,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午夜12点,新年的钟声敲起时,老三一家放了鞭炮,就围着餐桌吃饺子。

推杯换盏中,老三一个不小心,衣袖蹭到了碗,半碗饺子“哐当”一声掉在地,瓷碗瞬间炸裂。

众人齐齐对着他道了一声“岁岁平安”之后,岳母站起身来把碎渣子扫到一边,又起身出了堂屋,打算去厨房给他再盛一碗。

然而,岳母刚刚出门,突然尖叫一声瘫倒在地!

众人闻声,慌忙出去查看。只见岳母伸手指着大门口的老梨树上,嘴巴张的能吞得下一只鸡蛋!

顺着她的目光望去,众人发现大梨树上隐隐约约有个人影在晃动着~~

走近一看,吊死之人正是林大川!老三家的这个新年过得让人终身难忘……

有人说,林大川太固执了,不管孩子住在哪里,姓甚名谁,只要孩子过得好不就行了?

也有人说,是老三太固执了,父亲都70多了,他一个老头子,他想让你们回家,你们跟着他回去不就行了?左右不过三里地,住哪不是住?何故让父亲搭上一条老命?

那么,问题来了,你认为这对父子究竟是谁更固执一点呢?

为什么诸葛亮不喜欢魏延?

诸葛亮不喜欢魏延,所以没有重用魏延,而对魏延来说的重用,其实就是丞相你打你的,给我几万人,我自己去找人打开辟自己的阵线去。诸葛亮作为他的顶头上司,你魏延不听我的安排,自己跑去开辟新阵线?这不是搞笑吗?

那么诸葛亮不喜欢魏延是因为他的“反骨”,还是魏延的能力,或是政治立场和派系原因?这里先拆开分析一下。

先说魏延的能力

魏延在三国里面其实是很有能力的,攻打益州功勋卓著,汉中争夺战射掉了曹操的牙齿,从刘备让他镇守汉中来说,也足以说明他的能力,刘备也对他还是比较喜爱的。

按照演义的说法,黄忠和魏延在帮助刘备收复四郡的时候,一起加入了西蜀学校,是有资历有能力的。更重要的是,魏延在当时的蜀汉政权中属于荆州派,这就能和诸葛亮站同一阵线,所以按理由来说两人应该是相互合作其乐融融。

但就是这样一个有能力有资历的骁将,却不受诸葛亮的待见,这只能说明是他的性格问题让诸葛了不喜欢了。

在解释魏延的忠诚度

曾经作为伟大的先驱者,刘备一伙人从新野难逃到襄阳,魏延想要投靠,但没有成功,后来韩玄伪政府抵抗革命,也是魏延一刀砍下去,长沙得到解放。在长期的益州光复占中,魏延可算是风餐露宿、身先士卒

魏延虽然偶尔出过风头,抢过功劳,但其忠心还是可佳的,在汉中苦战曹魏政权时期,面对曹操的劝降也是不屑一顾,大战庞德等人。这样的人其实算是非常忠义的,说他反骨真的是有点冤枉了魏延。

因为魏延和杨仪的矛盾?

话说魏延和杨仪总是吵架,某次吵到上头时,魏延甚至要举刀夺了他,而杨仪是什么人?

陈寿:“杨仪以当官显,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说简单了这个杨仪就是一幅小人的样子,而在刘备征东吴时,杨仪还和刘巴不合,被贬到弘农当县长。至于杨仪和刘巴不合的原因《三国志》没有说明,但以刘备赏罚分明的做份,一定是杨仪的过错。

后来他还能得到诸葛亮的重用,说明他的品德虽然不行,但应该还是有能力的。这样的小人,估计不止魏延讨厌他,诸葛亮也不会因为这个为难魏延,所以杨仪和魏延不合,并非是诸葛亮不信任魏延的因为。

解释了这么多,总的说明一个意思就是:诸葛亮不喜欢魏延,不是政治立场和派系问题,不是魏延忠诚度问题,也不是他和杨仪的矛盾,而是因为魏延不听话,导致诸葛亮不喜欢他。

魏延是怎么个不听话,让诸葛亮反感的?

诸葛亮是个高风亮节且高傲不凡之人,当初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而后新野用兵,吩咐张飞在哪里埋伏、赵云带多少人马诈败、关羽在哪里防水,反正这些人不用动脑子,听军事的命令办事就行。

不听话?刘备在后面撑腰,几次之后,众人佩服五体投地,也不管军事心里想的是什么,照着做就是,事成之后大赞一声:“军师妙算”。诸葛亮喜欢并且很享受这种感觉,大家也喜欢打胜仗的感觉。当年关二爷跟军事叫板,还立了军令状,到后面啪啪打脸不是。

现在突然来了个魏延跟诸葛亮对着干,这让习惯了下面人听从安排的诸葛亮很是不爽。北伐的时候闹情绪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魏延有自己的见解,有主意,有独立的思考头脑,他有时不迷信诸葛亮的权威,在重大决策问题上敢于直言,他不像其他人那样完全听从诸葛亮的安排,所以这正是他与诸葛亮矛盾的根本所在。

《三国志》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对曹魏用兵时,魏延就主张率领一支军队,出子午谷奇兵突袭长安,但被诸葛亮制止了。魏延争辩说:“丞相并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东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至此以后,魏延“长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此外,某次诸葛亮派魏延陈式等四将出箕谷截击司马懿,中途又下令不要轻易冒进,陈式是从后主处来的,当时就说诸葛亮多疑,并嘲笑诸葛亮的街亭失误,魏延也趁此发牢骚说:“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今执定要出祁山,有何益耶?既令进兵,又教休进,何其号令不明。”

二人聊天的话被使者回报给了诸葛亮,诸葛亮笑着说:“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而用之,久后必生祸害。”

矛与盾的对立

魏延是个人才,或许他的想法是没错的,但坏就坏在诸葛亮是他的顶头上司,魏延所有的想法都被诸葛亮压得死死的,对于魏延这种一直与诸葛亮对立的性格,必然导致诸葛亮的反感。

魏延与诸葛亮的性格是相反的,这就好比矛跟盾,魏延善攻,诸葛亮谨慎;魏延号出起兵,诸葛亮喜欢步步为营;魏延“性矜高”,诸葛亮平易近人;魏延的能力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但诸葛亮却强令其为前锋,笼于麾下。

魏延的愤愤不平在于他有自己的才华和想法,但被上司一直压抑着。刘备善于识人用人,他相信魏延的能力,所以才把汉中门户托付给魏延,他没有让刘备失望。但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抵制了魏延才华的发挥,所以他才处处跟诸葛亮做对,给自己和诸葛亮找不痛快,诸葛亮也越来越不喜欢魏延。

总结:

魏延确实是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刘备没有看错人,但他的问题就在于用兵太险,不够稳健,或许他的能力可以建立一番事业,但诸葛亮也看懂了魏延的毛病,所以才不信任的他的能力。

对诸葛亮来说,杨仪或许不是一个好选择,但以诸葛亮的能力来说,下面的人只要听话,做好他吩咐的事就好。而魏延的脾气,就导致他的权力架空只是时间问题,诸葛亮被他处处对着干,姜维也制约不了他。

所以诸葛亮或许是看透了,除了自己,北伐是没有什么胜算了,与其蜀汉某天被魏延玩死,还不如制约一下他,让他别这么作。控制好魏延,不让他叛逃,也不重用他,撑过一年算一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