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皇室尊亲,为何宁死也不推翻康熙?
鳌拜何时拥有四十万的大军?
亲军入关后的八旗军满打满算才二十二万,四十万大军从何而来?难不成是天降神兵不成?
如果鳌拜真正拥有四十万大军的话,也就真的没有康熙帝啥事了。
古代武将造反,多是拥兵自重,进而改朝换代取而代之。然鳌拜是武将,不假。是权臣,这也不假。但他拥兵自重却不见得。
因为鳌拜忠奸与否的问题,到现在也是争论不休,所以我们先抛开这个问题,先看下,鳌拜到底掌握了多少军队,他到底有没有造反的实力?
满清京师驻军有多少?清朝时期的军队,采用的是八旗兵制,是努尔哈赤所创建的一支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组织。出则备战,入则为农。在入关前后,已形成了满、蒙、汉各八旗,总兵力大约在二十二万人左右。
在清军入关之后,李自成退出了北京城,自此北京城成为了清朝的国都。八旗兵才就成为了常备军,驻守京城京师。按照八旗军的驻防地点,又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
禁旅八旗又称为禁军八旗,主要驻守在京师,是保卫皇宫和京师的主要力量,也是维护满清统治的主要支柱。常驻京师的禁军八旗的兵力,约占八旗兵的一般左右。大概也就是十万人左右。除此之外,驻守在京城的部队还有绿营兵,叫做“巡捕营”。
“巡捕营”又称“京营”,分为左右南北中五营,主要驻守在城外郊区,主要负责巡查外城,及配合八旗军驻守内九门和外七门。并设左右翼总兵官,左翼总兵官统领南、左两营,兵力为3600人。右翼总兵官统领北、右两营,兵力为2500人。中营兵力约3000人,主要驻守在畅春园、乐善园、静宜园一带。累计兵力约一万人。在康熙三十年之后,“巡捕营”归属于步军统领衙门管辖,而在清初年,却是由兵部直接管辖。
这几乎就是驻守在京师左近的所有清军兵力,累计也才十一万人。如果鳌拜想要造反,先不说四十万军队的事,首先就要掌握的便是这十一万军队,那么他有能力掌握这些兵力吗?
答案是肯定的,鳌拜没有能力掌握这些军队,连一半都不可能掌握,而这就要从清朝的军队制度说起。
清朝在初年,驻扎在京师的军队,主要就是由上述两种兵力组成,但是他们之间却有着严密的分工,随着时间的退役,逐渐形成了严密的“郞卫制”和“兵卫制”。
“郞卫制”,简而言之,就是负责保卫皇帝的侍卫,即为“郎卫”。归属于 领侍卫府或称侍卫处。清初时,侍卫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一等侍卫60人,二等侍卫150人,,三等侍卫270人。其上设内大臣六人,为从一品。再其上,设领侍卫内大臣六人,为正一品,其中镶黄、正黄、正白旗各两人。
在侍卫之下,跟随侍卫值班的士兵叫“亲军”,亲军营士兵虽不如侍卫一般出自于“上三旗”,但也是必须是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子弟。每佐领抽亲军两人,清初时,人数在1170人。
“兵卫制”,简而言之,就是守卫皇宫和拱卫京师的士兵,即为“兵卫”。清朝时期,负责拱卫京师的军队有护军营、前锋营、骁骑营、步军营、健锐营、内务府三营(护军营、前锋营、骁骑营)虎枪营、火器营、神机营。
护军营主要由满洲八旗与蒙古八旗组成,兵力共15045人,其中满洲兵为11577人,蒙古兵为3468人。护军统领八旗各一人,护军参领满洲每旗十人,蒙古每旗四人。在清初时,守卫皇宫的为上三旗统领的本旗士兵守卫,下五旗护军主要守卫王公府门。
前锋营又称折冲禁军,源于天聪年间,在顺治初年,正式定营。主要由满洲八旗与蒙古八旗组成,兵力为1770人,其中蒙古兵为400人,满洲兵为1370人。分为左右两翼,每翼设统领一名,为正二品。左翼统领统帅正白、镶白、镶黄、正蓝四旗,右翼统领统帅正红、镶红、正黄、镶蓝四旗。主要的任务是接受皇帝检阅及护卫皇帝出行。
骁骑营主要由满、蒙、汉八旗组成,兵力共28872人,其中满蒙八旗为17700人,汉八旗为11172人。源于天聪年间,在顺治初年定制。满、蒙、汉八旗各设都统一人,统率本旗士兵,其下设副都统、参领、副参领等职。主要任务就是守卫京师安全,负责京师各大城门的防守。是满清时期战斗力极强的机动部队。
步军营又称步军统领衙门,或称“九门提督”。主要由满蒙汉八旗组成。兵力约22000人左右,设步军统领一人,左、右翼总尉各一人。步军衙门虽为军队性质,但其更侧重于维护京师的治安工作。掌管京师的城门启闭、防火、缉捕、夜禁、信炮等。
内务府护军,分为护军营、前锋营、骁骑营,组建于顺治时期,又名"三旗包衣护军营"。清代禁卫军之一,掌守紫禁城内顺贞门等十二处宫门的门禁以及导引、扈从等事。顺治时期组建,隶领侍卫内大臣。主要有满八旗中的上三旗内的包衣马甲充任。兵力约在6000人左右。
以上驻军分别驻扎在京师及周边地区,负责皇宫的安全及京师守卫。而火器营于康熙三十年创建,虎枪营于康熙二十三年创建,健锐营为乾隆十四年创建,神机营为咸丰十一年创建,均不属于鳌拜时代,我们暂且不谈。
以上的驻军数量,满打满算也才十万人左右,但就算如此,如果鳌拜真的可以掌握这十万大军,康熙帝恐怕也一样会就成为傀儡皇帝,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鳌拜不可能掌握以上军队,那么鳌拜到底掌握了多少军队呢?
鳌拜与康熙的强与弱,鳌拜又能掌握多少军队?鳌拜自入伍一来,一路南征北战,战功无数。在多尔衮与豪格的皇权争夺中,他坚定地站在了豪格一边。虽然最后顺治登上帝位,但是顺治初年,鳌拜却差点被多尔衮害死。待顺治掌权之后,鳌拜才算熬出了头,受到顺治帝看重,最终成为了四大顾命大臣之一。
到了康熙初年,鳌拜因理念更倾向于“崇满抑汉”,所以受到了八旗权贵的拥戴,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但是八旗内部矛盾却也是矛盾重重,比如与正白旗的圈地之争。虽然最后以正白旗的失败而告终,但是鳌拜也仅仅是在八旗之中占有优势而已。如果让八旗听命于他,这是万万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毕竟当时八旗旗主才是真正的话语人,鳌拜还没有这个资格。
反观鳌拜与康熙帝的争端,更多在于朝政之争,并非军权之争,比如户部尚书及工部尚书的任命问题。但是最终胜利的不是鳌拜,而是康熙。
《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康熙八年,五月乙未,以黄机为吏部尚书,郝惟讷为户部尚书,龚鼎孳为礼部尚书,起王弘祚为兵部尚书。”
看到没有,在康熙除掉鳌拜之前,康熙在六部之中,都提前安插了自己的亲信,而鳌拜的党羽几乎都被派往各地。朝堂之争最终胜利的真的是鳌拜吗?
朝中如此,那么军中呢?在康熙八年,鳌拜党羽,真正掌握军权的大概也就班布尔善和他的弟弟穆里玛,外加鳌拜自身。
班布尔善为领侍卫内大臣,鳌拜为领侍卫内大臣,穆里玛为前锋营都统。我们结合上文中清军八旗禁军在管理配比来看下,他们手下到底有多少人。
班布尔善与鳌拜均属于领侍卫内大臣,直接统领的是侍卫及“亲军”,清初这个兵力满打满算也没有两千人,而领侍卫内大臣确有六人,镶黄、正黄、正白旗各两人。大概估算他们掌控的也就是一千多人。另外内务府护军也直接由领侍卫内大臣统领,人数约在六千人左右,但他们能调动的也就三、四千人。
另外一支军事力量,就是穆里玛的前锋营,但他所统领的也仅仅是镶黄旗本部人马,也就是约200人。如果,其他军队中的镶黄旗将领都选择站在鳌拜一边,那也就是护军营一千人、骁骑营一千人、步军营一千人,累积加起来也就一万人不到,与“巡捕营”兵力相当。但是否所有镶黄旗的将领都会跟随鳌拜造反,还真不见得--鳌拜同意,镶黄旗的旗主能否同意呢?
而反观,康熙帝却安排了亲信,掌控了兵部,兵部掌控“巡捕营”,也就是说,不算其他驻军,康熙帝手中直接掌控的军队就有“巡捕营”的一万多人。与鳌拜所掌握的军队数量相当。
显然,在军政大权两项上,鳌拜都是弱势的,失败是注定的结局。
鳌拜败亡的定局这便是鳌拜所能掌握的军队数量。拿这点兵力造反,恐怕很难。就算鳌拜造反,其他的旗主都不帮助康熙的情况下,仅靠康熙帝(兵部)掌控的“巡捕营”,也不见得会输。但唯一的缺点,鳌拜所掌握的军队都在紫禁城及皇宫周边。康熙的生死安全都掌控在别人手里,所以,他根本不敢乱动。
在没有做好“玉石俱焚”的准备之前,无论是康熙还是鳌拜,军队也只是一个筹码和威胁。
康熙不敢引军除鳌拜,不然最先死的可能就是他。
鳌拜也不敢公开的刀兵相向,不然等待他的就是数倍与他的勤王之师,还有被他压榨的汉人军团。
所以,我们也不难看出,康熙帝在除掉鳌拜的过程中,为何选择了用“布库少年”擒获鳌拜,原因就在于此。擒获鳌拜之后,本就弱势的鳌拜党羽,也就彻底失去了“玉石俱焚”的筹码。
况且,在康熙八年的人事任命中,提拔与鳌拜有矛盾的王弘任兵部尚书,就是康熙帝提前埋下的伏笔。这说明,在擒获鳌拜之前,康熙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旦失败,兵部所统帅的“巡捕营”将即可前来“救驾”。
总而言之1、鳌拜没有所谓的四十万大军,就算是真的有,在京师之内,他依旧是属于弱势。在康熙亲政之后,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军队,他都处于弱势,只是他是臣,康熙是君,迷惑了众人的眼睛而已。在康熙提有准备的发难之下,鳌拜失败是必然的。
2、鳌拜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到现在亦是争论不休,所以也无法判定,鳌拜到底想没想过造反。但不管怎样,在清朝军队管理制度的严密监控之下,鳌拜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鳌拜的“玉石俱焚”也只是一个威慑,想要实现也不见得能成,充其量让康熙帝忌惮罢了。
ENT地下城85版本中?
要是PK土豪的话就买CC套85出来应该就会出75CC了,刷图的话就做真野猪套给力的很,还有就是远古3异界套装——暗之血套装,刷图秒各种BOOS。
楼上说火箭鞋,我笑了,火箭鞋85版本就和谐了,没吊用了-- 称号的话就用13年年装称号--皇室尊亲(力)武器有无影最好,无影在85版本依然给力,个人感觉 冰河裂谷剑 伤害很变态 冰属性攻击 首饰还是佩鲁斯 秘银DNF86版本缔造者带什么称号好?
买个使徒称号,加背击效果的不错。对于缔造来说,背击非常容易。控制力比较好的话,完全可以全程背击。背击时,使徒称号提升比皇室尊亲还要高。
最短的古诗50首?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这首诗作于宋朝灭亡的那一年。 示儿(其四)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已亥杂诗(其一百二十五)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课本中已经学过,不作过多介绍。 摸鱼儿 【宋】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奉乞桃栽一百根 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树 濯锦江边未满园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华轩蔼蔼他年到 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 幸分苍柳拂波涛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草堂堑西无树木 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桤木三年大 与致西边十亩阴 诣徐卿觅果栽 草堂少花今欲栽 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 果园坊里为求来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落落出群非榉柳 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 为觅霜根数寸栽 又于韦处乞磁碗 大邑烧磁轻且坚 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 急送茅斋也可怜 绝句漫兴九首 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教莺语太丁宁 手种桃李非无主 野老墙低还是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 夜来吹折数枝花 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著人 二月已破三月来 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 且尽生前有限杯 肠断江春欲尽头 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 轻薄桃花逐水流 懒慢无堪不出村 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 碧水春风野外昏 糁径杨花铺白毡 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傍母眠 舍西柔桑叶可拈 江畔细麦复纤纤 人生几何春已夏 不放香醪如蜜糖 隔户杨柳弱袅袅 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 狂风挽断最长条 春水生二绝 二月六夜春水生 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溪鸟〕〔敕鸟〕莫漫喜 吾与汝曹俱眼明 一夜水高二尺强 数日不可更禁当 南市津头有船卖 无钱即买系篱旁 少年行二首 莫笑田家老瓦盆 自从盛酒长儿孙 倾银注玉惊人眼 共醉终同卧竹根 巢燕养雏浑去尽 江花结子也无多 黄衫年少来宜数 不见堂前东逝波 少年行 马上谁家白面郎 临阶下马蹋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 指点银瓶素酒尝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向来江上手纷纷 三日功成事出群 已传童子骑青竹 总拟桥东待使君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江上被花恼不彻 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 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 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 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 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 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 唤取佳人无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看花即索死 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 嫩叶商量细细开 重赠郑钅柬绝句 郑子将行罢使臣 囊无一物献尊亲 江山路远羁离日 裘马谁为感激人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绝奉答二绝 雨映行宫辱赠诗 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 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 白沙青石先无泥 只须伐竹开荒径 倚杖穿花听马嘶 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山瓶乳酒下青云 气味浓香幸见分 鸣鞭走送怜渔父 洗盏开尝对马军(原注:军州谓驱使骑为马军。) 三绝句 楸树馨香倚钓矶 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 可忍醒时雨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 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 一日须来一百回 无数春笋满林生 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 客至从嗔不出迎 戏为六绝句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 不绝前贤畏后生 杨王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 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 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 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 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 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 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 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 惠义寺园送辛员外 朱樱此日垂朱实 郭外谁家负郭田 万里相逢贪握手 高才仰望足离筵 答杨梓州 闷到杨公池水头 坐逢杨子镇东州 却向青溪不相见 回船应载阿戎游 得房公池鹅 房相西池鹅一群 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 为报笼随王右军 官池春雁二首 自古稻粱多不足 至今〔溪鸟〕〔敕鸟〕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 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 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 力微〔矢曾〕缴绝须防 投简梓州幕府兼韦十郎官 幕下郎官安稳无 从来不奉一行书 固知贫病人须弃 能使韦郎迹也疏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 云里不闻双雁过 掌中贪看一珠新 秋风袅袅吹江汉 只在他乡何处人 谢安舟楫风还起 梁苑池台雪欲飞 杳杳东山携妓去 泠泠修竹待王归 黄河二首 黄河北岸海西军 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 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 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 混一车书弃金玉 绝句四首 堂西长笋别开门 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 松高拟对阮生论(原注:朱、软,剑外相知。) 欲作鱼梁云覆湍 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 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药条药甲润青青 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 根居隙地怯成形 奉和严公军城早秋 秋风袅袅动高旌 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 欲夺蓬婆雪外城 三绝句 前年渝洲杀刺史 今年开州杀刺史 群盗相随剧虎狼 食人更肯留妻子 二十一家同入蜀 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 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 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 妇女多在官军中 存殁口号二首 席谦不见近弹棋 毕曜仍传旧小诗(原注:道士席谦,吴人,善弹棋。毕曜善为小诗。) 玉局他年无限笑 白杨今日几人悲 郑公粉绘随长夜 曹霸丹青已白头(原注:高士荥阳郑虔,善画山水。曹霸,善画马。) 天下何曾有山水 人间不解重骅骝 夔州歌十绝句 中巴之东巴东山 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 瞿塘险过百年关 白帝夔州各异城 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 霸王并吞在物情 群雄竞起闻前朝 王者无外见今朝 比讶渔阳结怨恨 元听舜日旧箫韶 赤甲白盐俱刺天 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 复道重楼锦绣悬 〔氵襄〕东〔氵襄〕西一万家 江南江北春冬花 背飞鹤子遗琼蕊 相趁凫雏入蒋牙 东屯稻畦一百顷 北有涧水通青苗 晴浴狎鸥分处处 雨随神女下朝朝 蜀麻吴盐自古通 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 白昼摊钱高浪中 忆惜咸阳都市合 山水之图张卖时 巫峡曾经宝屏见 楚宫犹对碧峰疑 武侯祠堂不可忘 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 云日如火炎天凉 阆风玄圃与蓬壶 中有高唐天下无 借问夔州厌何处 峡门江腹拥城隅 解闷十二首 草阁柴扉星散居 浪翻江黑雨飞初 山禽引子哺红果 溪女得钱留白鱼 商胡离别下扬州 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 老夫乘兴欲东游 一辞故园十经秋 每见秋瓜忆故丘 今日南湖采薇蕨 何人为觅郑瓜州(原注:今郑〔礻必〕监审。) 沈范早知何水部 曹刘不待薛郎中(原注:水部郎中薛据。) 独当省署开文苑 兼泛沧浪学钓翁 李陵苏武是吾师 孟子论文更不疑(原注:校书郎孟云卿。) 一饭未曾留俗客 数篇今见古人诗 复忆襄阳孟浩然 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无新语 漫钓槎头缩颈鳊 陶冶性灵存底物 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 颇学阴何苦用心 不见高人王右丞 蓝田丘壑漫寒藤 最传秀句寰区满 未绝风流相国能(原注:右丞弟,今相国缙) 先帝贵妃今寂寞 荔枝还复入长安 炎方每续朱樱献 玉座应悲白露团 忆过泸戎摘荔枝 青枫隐映石逶迤 京华应见无颜色 红颗酸甜只自知 翠瓜碧李沉玉□(上秋下瓦) 赤梨蒲萄寒露成 可怜先不异枝蔓 此物娟娟长远生 侧生野岸及江蒲 不熟丹宫满玉壶 云壑布衣鲐背死 劳人害马翠眉须 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禄山作逆降天诛 更有思明亦已无 汹汹人寰犹不定 时时战斗欲何须 社稷苍生计必安 蛮夷杂种错相干 周宣汉武今王是 孝子忠臣后代看 喧喧道路好童谣 河北将军尽入朝 自是乾坤王室正 却教江汉客魂销 不道诸公无表来 茫茫庶事遣人猜 拥兵相学干戈锐 使者徒劳百万回 鸣玉锵金尽正臣 修文偃武不无人 兴王会静妖氛气 圣寿宜过一万春 英雄见事若通神 圣哲为心小一身 燕赵休矜出佳丽 宫闱不拟选人才 抱病江天白首郎 空山楼阁暮春光 衣冠是日朝天子 草奏何时入帝乡 澶漫山东一百州 削成如案抱青丘 包茅重入归关内 王祭还供尽海头 东逾辽水北滹沱 星象风云喜共和 紫气关临天地阔 黄金台贮俊货多 渔阳突骑邯郸儿 酒酣并辔金鞭垂 意气即归双阙舞 雄豪复遣五陵知 李相将军拥蓟门 白头惟有赤心存 竟能尽说诸侯入 知有从来天子尊 十二年来战场多 天威已息阵堂堂 神灵汉代中兴主 功业汾阳异姓王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大贤为政即多闻 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 卧龙无首对江〔氵贲〕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 萧关陇水入官军 青海黄河卷塞云 北极转愁龙虎气 西戎休纵犬羊群 赞普多教使入秦 数通和好止烟尘 朝廷忽用哥舒将 杀伐虚悲公主亲 崆峒西极过昆仑 驼马由来拥国门 逆气数年吹路断 蕃人闻道渐星奔 勃律天西采玉河 坚昆碧碗最来多 旧随汉使千堆宝 小答胡王万匹罗 今春喜气满乾坤 南北东西拱至尊 大历三年调玉烛 玄元皇帝圣云孙 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绝句 湖月林风相与清 残樽下马复同倾 久弃野鹤如双鬓 遮莫邻鸡下五更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重过圣女祠 白石岩扉碧藓滋, 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 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 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 忆向天阶问紫芝。 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蝉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赠刘司户〔艹贲〕 江风扬浪动云根, 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 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 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 凤巢西隔九重门。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剑外从军远, 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 回梦旧鸳机。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北齐二首 一笑相倾国便亡, 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 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 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 更请君王猎一围。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忆梅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赠柳 章台从掩映, 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 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 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 青楼扑酒旗。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风雨 凄凉宝剑篇, 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 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 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 销愁斗几千? 梦泽 梦泽悲风动白茅, 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 虚减宫厨为细腰。 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 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 茂陵秋雨病相如。 哭刘〔艹贲〕 上帝深宫闭九阍, 巫咸不下问衔冤。 广陵别后春涛隔, 湓浦书来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诔, 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 不敢同君哭寝门。 杜司勋 高楼风雨感斯文, 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 人间惟有杜司勋。 杜工部蜀中离席 人生何处不离群? 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 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 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 当垆仍是卓文君。 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 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莹火, 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 岂宜重问后庭花。 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 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 更作风檐夜雨声。 筹笔驿 猿鸟犹疑畏简书, 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 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 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 梁父吟成恨有余。 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四首 (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 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其四)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 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 梁间燕子闻长叹。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 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谢傅门庭旧末行, 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 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 左家娇女岂能望? 愁霖腹疾俱难遣, 万里西风夜正长。 隋宫 乘兴南游不戒严, 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 落花 高阁客竟去, 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 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 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 所得是沾衣。 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 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 辜负香衾事早朝。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碧城三首(其一) 碧城十二曲阑干, 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 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 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 一生长树水精盘。 端居 远书归梦两悠悠, 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咏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 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 钟山何处有龙盘。 日射 日射纱窗风撼扉, 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 碧鹦鹉对红蔷薇。 齐宫词 永寿兵来夜不扃, 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 犹自风摇九子铃。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匝路亭亭艳, 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 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 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 不待作年芳。 汉宫词 青雀西飞竟未回, 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 不赐金茎露一杯。 马嵬二首(其二)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鸣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富平少候 七国三边未到忧, 十三身袭富平候。 不收金弹抛林外, 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 绣檀回枕玉雕锼。 当关不报侵晨客, 新得佳人字莫愁。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其一) 暂凭樽酒送无□, 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 春风争拟惜长条? 【注】:□字为〔竖心+廖无广〕,音聊, 依赖的意思。无□,即无聊。 (其二) 含烟惹雾每依依, 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 半留相送半迎归。 宫妓 珠箔轻明拂玉墀, 披香新殿斗腰支。 不须看尽鱼龙戏, 终遣君王怒堰师。 宫辞 君恩如水向东流, 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 凉风只在殿西头。 代赠二首(其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楚吟 山上离宫宫上楼, 楼前宫畔暮江流。 楚天长短黄昏雨, 宋玉无愁亦自愁。 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 “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 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十岁裁诗走马成, 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板桥小别 回望高城落晓河, 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 一夜芙蓉红泪多。 银河吹笙 怅望银河吹玉笙, 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 别树羁雌昨夜惊。 月榭故香因雨发, 风帘残烛隔霜清。 不须浪作缑山意, 湘瑟秦箫自有情。 重有感 玉帐牙旗得上游, 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 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 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 早晚星关雪涕收? 夕阳楼 花明柳暗绕天愁, 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 不知身世自悠悠。 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 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晚, 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缄札何由达? 万里云罗一雁飞。 【注1】:□字为〔日宛〕。 【注2】:□字为〔王当〕。 楚宫 湘波如泪色□□, 楚厉迷魂逐恨遥。 枫树夜猿愁自断, 女萝山鬼语相邀。 空归腐败犹难复, 更困腥臊岂易招? 但使故乡三户在, 彩丝谁惜攫长蛟。 【注】:□□ 为两个〔氵+廖无广〕。 晚晴 深居府夹城, 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 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 归飞体更轻。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 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 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雏竟未休。 【注】:□字为〔宛鸟〕。 天涯 春日在天涯, 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 为湿最高花。 日日 日日春光斗日光, 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 得及游丝百尺长? 龙池 龙池赐酒敞云屏, 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 薛王沉醉寿王醒。 泪 永巷长年怨绮罗, 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 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 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 未抵青袍送玉珂。 流莺 流莺飘荡复参差, 渡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 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 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 凤城何处有花枝?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露如微霰下前池, 风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 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 □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 嵩阳松雪有心期。 【注】:□字为〔氵镬〕。 吴宫 龙槛沉沉水殿清, 禁门深掩断人声。 吴王宴罢满宫醉, 日暮水漂花出城。 常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常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忆住一师 无事经年别远公, 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 童子开门雪满松。 细雨 帷飘白玉堂, 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 萧萧发彩凉。 无题二首 凤尾香罗薄几重, 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 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 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 何处西南任好风。 重帷深下莫愁堂, 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 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 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 未妨惆怅是清狂。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谒山 从来系日乏长绳, 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 哭刘司户〔艹贲〕 路有论冤谪, 言皆在中兴。 空闻迁贾谊, 不待相孙弘。 江阔惟回首, 天高但抚膺。 去年相送地, 春雪满黄陵。 凉思 客去波平槛, 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 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 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 疑误有新知。 花下醉 寻芳不觉醉流霞, 依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赏残花。 正月崇让宅 密锁重关掩绿苔, 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 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 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余香语, 不觉犹歌起夜来。 微雨 初随林霭动, 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 庭虚近水闻。 曲江 望断平时翠辇过, 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 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 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 若比伤春意未多。
浙江是南方省份中百越基因最多的?
百越只是政治称呼而已,就如同早期中原人把北部游牧渔猎民族不加识别统称为胡人一样,百越本身内部就有差异,江浙吴语区越族的Y染色体属于O1a,岭南两广一带属于O1b,两者有较近的相亲缘性,东亚黄种人本身就是在缅甸高原分化北上的,一支留在两广,一支向东沿海进入江浙,全世界O1a-m119单倍群只有两个高频分布地区,中国东南沿海,以及台湾原住民等南岛语系族群,在东北满人甚至内亚的布里亚特人中也有一定比例,但是在中原西北地区很罕见,说明远古时期越人先祖足迹广泛。
浙江是南方省份中百越基因最多的说法不一定成立,它顶多是东部沿海越人基因最多的地方,但上海、苏南乃至徽南与之相差无几。浙江人是南方百越地区最像北方人的说法也是没有什么依据的,至少对于现在的北方人而言,古代的族群分布可能是另一回事,非吴语区的苏北、徽北地区才是北方人,阔面小眼高频,眉眼间距大,不过也只是黄河以南的北方人,山西、内蒙、东北可能又是另一回事?当然都是黄种人纬度差距有限模样能差到哪里去?尤其黄种人不像白人发色瞳孔色多种多样,要细分德国、法国等国同样有一定南北差异长相,但我们是无法感知多少的。
浙江人是由越人和南下的中原人融合而成,基因不会说谎,它证明了浙江、上海、苏南人父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自良渚时代繁衍下来的越人,只是后来被“汉化”而已,就像英格兰人自称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但根据科学研究还是有很多凯尔特人血统,那种以为人口文明版图扩大是依靠全部屠杀当地男性掠夺女性繁衍而成的想法是幼稚的,民族只是想象的共同体而已,同人种那么一点差异完全不影响同化及认同。
中国存在一种奇怪的北方崇拜,对北方有些趋炎附势,身在南方的北方人总会着意让你知道,他看你看要低他一等,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他会解释说,只有北方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只有北方干的重工业及公务工作才是“真正的”工作,北方住的是“真正的”人,北方人“坚毅”、“冷峻”、“顽强”、“大胆”、热心;南方人势利、柔弱、狡猾,赞美一个人长的好看叫“长得像北方人”,反正理论上如此。
原因恐怕在于北方人看地图发现他们所处的位置居于南方以北,就逐渐发展出一套讨人欢心的理论,说你住得越偏北,你就越优秀。尽管历史上成熟文明确实发源于北方,因此南方地区长期以来是被中原文明意识所主导的,以至于潜意识中相当一部分南方人会不自觉地跟北方攀关系,热衷于当“精神北人”,什么家族来自于中原某地,自己的方言是真正的“古汉语”云云。
私以为没任何必要,越人血统跟汉人认同感是两码事,审美观没必要以北方为标准,任何企图强迫他人强行认同的地域本位主义思想都是应该抵制的,认同汉文明不需要跟中原地区绑死,地域崇拜是一种幼稚的思想,一种偶像崇拜,是地域歧视产生的温床,每个地区都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心,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下重要的是核心文化价值观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