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专家简介,国内最好的理财专家你认为是谁?
"我觉得是罗鼐,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CFA,注册金融风险管理师FRM。
1)毕业于复旦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分别取得经济学和金融工程学硕士学位。
2)目前任职于位于新加坡的日本著名野村证券公司亚太区总部,任副总监,是固定收益产品(包括汇率、利率、大宗商品、信用产品等)的资产估值及定价业务的团队主管,业务覆盖野村集团国际业务除日本之外的整个亚洲部分(主要集中于大中国地区,韩国,澳大利亚,印度,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
3)谙熟国际市场金融产品的市场组织,产品构造及其特性。罗鼐相比国内的金融界人士有明显不同。国内的金融行业监管限制极多,所涉及的产品较为单一。一般专家所谓介绍国际产品的文章基本都是做学术上的探讨,基本没有从业人员的参与
"
理财专家刘彦斌都学了哪些书?
可以直接看刘彦斌先生的《理财有道》,《理财工具箱》等书籍。然后了解之后再看看近几年新出的书
所谓的理财专家或名人是否靠谱?
在中文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名词,叫做“民间科学家”,简称“民科”。
如果你去百度搜索“民科”,可以发现成千上万个“民间霍金”。比如有一位叫做“郭英森”的下岗工人,上过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节目,提到了“引力波”一词,后来被冠之以“诺贝尔哥”,成为网络上非常走红的“民间科学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虽然有不少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专门跳出来“打假”,或者指出这些“民科”宣传的理论的荒谬之处,但是并没有妨碍这些“民科”在网络上走红,甚至还吸引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类似的情况,在金融投资领域也非常多见。比如我们在一些用户访问量比较活跃的网上金融投资社区里,总能找到一些大V。他们动辄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上千万的粉丝量。这些大V们的发言,被粉丝们奉为经典。基于他们庞大的粉丝数量,这些大V也经常推销各种投资策略或者基金等理财产品。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基金定投。在笔者写的一系列文章中,对于基金定投有比较深入的分析。但是在一些网络大V的鼓吹之下,有不少年轻人将自己每个月仅有的几百/几千余额全都交给了基金公司,在自己被“剪羊毛”的同时还不停的为之拍手叫好,让人惊叹无语。
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母基金(FOF)。这一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被市场淘汰的“夕阳产业”,却在中国迎来了春天。自从2008年以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母基金规模和数量高速增长的主要市场。那些向自己的粉丝鼓吹母基金的网络大V,功不可没。
这些例子,也从侧面体现出我国目前“投资小白”数量实在太多,“韭菜”割不完的现状。
跟从网络大V,进行各种投资理财活动,即使在10年前,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有不少网络大V的真实身份,大家无从知晓。很多网络大V用的都是假名,或者“艺名”,在个人介绍一栏里,你看不到他们的真实姓名,个人简历,供职的公司名字,职业经历等等。如果听从大V的建议,赚了点钱,很多人可能也就不去计较这么多了。但是如果亏损了呢?到时候去找谁负责?你连对方姓甚名谁都不知道,怎么去维护自己的权利?
在大多数传统行业里,保证服务提供商“良心行为”的,是他/她的职业资质。比如律师,需要通过律师考试。医生,需要执业资格。如果这些职业人士的某些行为违反了其职业道德,那么他们就会面临轻则吊销执照,重则坐牢吃官司的风险。在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威慑下,绝大多数职业人员不会信口开河,为了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
但是,用“花名”在网上发表言论的“大V”则不受这些职业规范的限制。说得极端一些,如果可以赚一票大的,大不了把钱拿到手以后,把自己的账户注销,换个网名再去忽悠,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而轻信这些大V的网民,则成了最终的受害者。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我关注这个大V已经好多年了,他写的文章非常棒,我很认同。这可能也是一些大V很受欢迎追捧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问题在于,文章写得好,和大V推荐的理财产品是否靠谱,以及大V本身的投资能力,完全就是两回事。有不少财经领域知名度比较高的大V,其出身是财经记者,或者观察评论家。他们有些人写的文章,确实好看,引人入胜。但是以史为鉴,我们应该牢记像赵括、马谡这样的例子给我们带来的教训,不要重犯赵孝成王和诸葛亮犯过的错误。
金融投资类大V在网络上走红,背后体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投资,到底有没有专业门槛?
很多投资者对于投资的态度是:赚钱了就是好,亏钱了就是差。这是一种典型的“民科”型认知,有以下一些问题:
1)投资盈亏,体现的只是硬币的一面,即回报。但是它并没有体现硬币的另一面,即风险。
我记得在2015年上半年,A股市场大涨的时候,经常碰到社会各界人士,跑来喜滋滋的告诉我他在股市里赚了多少钱。
其中令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一位饭店的厨师。他年纪比我大一轮,对我说:“小伍啊,过去几个月我在股市里赚了40万。年初扔进去40万,现在变80万。我也没多看,就是随便挑了几支自己听说过的公司买进而已。”
我认识这位厨师大叔已经多年,因此看到他从股市中赚了一笔,自然替他高兴。但我当时就告诉他,应该见好就收,不要玩的太大。理由也并不复杂:这位厨师的年收入大概20~30万人民币,太太不工作,孩子还在读大学,家里开销都靠他一个人。全家的资产就是一套价值数百万的自住房。把整个家庭一年多的收入都投入股市,这种行为是疯狂的。赚的再多,也不值得鼓励。
在2015年上半年那个时段,我的这位厨师朋友非常幸运,恰好赶上了市场大涨的几个月。在那半年里,厨师的回报率为100%(年化200%),这能说明他是投资行家么?他是否以后就不用每天去饭店里做菜,而是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众人羡慕的基金经理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认识到回报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广大投资者需要理解的第一个重要问题。
2)短期来说,投资的盈亏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说白了,运气好的时候能赚,运气差的时候就会亏。
投资传奇巴菲特在他写过的一封股东信中曾经提到:投资者在市场里投资,就好像水中游泳的鸭子。水上涨了,鸭子也跟着一起浮上来。浮起来的鸭子,以为往高处游是它自己的本事,殊不知这只是因为水位上涨了而已。
在广大投资者判断一个大V(或者基金经理)的水平时,最难的挑战,就是区分其投资业绩中的运气和技能。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如果只看某个大V/基金经理过去3~5年的历史投资业绩,我们根本不可能判断,其投资业绩在多大程度上是运气使然。如果投资业绩很大程度上受运气影响,那么其未来的投资业绩自然得不到保证。很多追随这些大V的粉丝,也在接下来“追涨杀跌”的过程中蒙受了投资损失。
3)很多人对统计学学的不太好,因此吃了大亏。
现在很多投资类网站,都会把一些大V的投资记录贴在网上,以告天下。在这么多用户中,我们总能找到几个非常厉害的“股神”,在过去X年里,投资回报上涨了N倍。于是,这位大神成了“社区传奇”,受到万千网民的拥戴。
我们暂且假设这些网络大V的投资记录是真实的(真要细究起来,这些所谓的投资记录是不是靠谱,有没有被审计过,都是可以推敲的。但在这里,我们暂且假设它们是真实的交易记录)。
问题在于,如果样本量基数足够大,我们总能找出几个表现非常优异的“大神”。
在我写的《大部分量化基金都是骗人的》一文中,我提到过一个有趣的猴子的例子,大家有空的话可以去读一下。
由于网络上的用户注册很不规范,审查也没那么严格,一个聪明人,完全可以在多个网站注册不同的用户名,然后在这些不同的ID下模拟管理不同的投资组合。只要他管理的投资组合够多,就一定会有一个或者若干个投资组合,在过去X年内显现出非常出色的投资业绩。
当然,我并不是说目前网络上的那些大V都是这么干的。但是作为一个理性和聪明的读者,我们应该对这种可能性有所警觉,不要堕入这种简单的统计学陷阱。
我知道,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在我看来,在我们相信任何一个网络上的用户发布的信息,或者听从他/她的建议去从事一些投资活动前,最起码应该做以下尽职调查:
1)个人信息:对方姓甚名啥,什么职业,所在公司的名称,他的学历如何?工作经历?有何职业资质?有没有公司网站?
我看到不少网站上的大V,粉丝量不少,但是你如果去查一下对方的资料信息,除了一个花名以外什么都查不到。对于这样的用户给出的建议,你敢相信么?
投资理财,涉及的都是我们的血汗钱,背后体现的不光是我们对自己的责任,还有我们对自己的至亲(爱人,孩子,老人)所负的责任。跟着网上一个连真名都不知道的用户,去买这买那,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投资态度。
2)知识体系:对方有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是否出版过相关书籍?写的文章是否符合逻辑,可信度高么?
3)投资能力:对方有多少年投资经验?管理多少资金量?投资回报如何?研究团队规模多大,如何搞投研?
4)投资哲学:对方有没有一套完整的投资哲学?该投资哲学和一些比较著名的投资方法是否相符?是否得到实证支持?
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你想省事,不花时间和努力去做最基本的学习和了解,那么代价就是你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或者机构来忽悠。个人投资者,能够做到的保护自己少受忽悠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知识,用信息和逻辑来武装自己,努力让自己不再成为任人宰割的“韭菜”。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理财专家的话你们相信吗?
关键在于自己的理解,不能盲目的听从专家的话。以郎现平为例,不知是他本人的运气太坏,还是现在的平台太猖狂。以下整理于网络。
1、望洲财富老板跑路,捐款10亿,留下曾经站台的专家一地骂声;
2、泛亚事件,2015年,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涉及22万投资者400多亿元兑付危机,其中就有郎先生的站台;
3、快鹿事件,郎先生在快鹿集团的核心子公司“上海东虹桥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指导工作;
4、E租宝600亿兑付危机,郎先生站台不幸中招,这个也有很多名人站台,只怪郎先生运气太差了;
5、合拍贷,运营三年陷入兑付危机。郎先生又不幸中招。
金融风险真的是不可小视,专家为平台站台,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偏偏就有很多专家喜欢为不合规的金融平台站台,这个时候,受害的是投资者自己。所有话语,都要自己判断,切不可盲信专家话语。
特别的所谓的金融学专家?
哈哈,我就是学了四年金融,毕业两三年后才学会理财的人。这其实很正常,书本上的理论与实战,是有很大差距的,再加上个人如果没有一定实践经历的积累,很难将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
就好比一个人,得到了武功秘籍,但是他连打架都没打过,又怎么能成为武林高手呢。
学校里的金融课程,一般是先教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再讲授一些公式、理论。大家都知道,凡是写在课本上的东西,都是抽象化、标准化的。比如“股票”这个概念,书上会告诉你,这是代表公司所有权的凭证,但是现实中的“股票”,到底能干什么,书上可没写。现实中的“股票”可以用来追涨杀跌,也可以用来价值投资,每一个股民心中对股票的定义都不一样。
金融学的课本上的理论,都是理想化的。它要说明一个现金流折现模型,就假设一家公司每年都赚100万,折现利率是多少,学生直接套上公式算就行了。但现实中的公司,千奇百怪,根本无法套用标准化的公式,即使研究理论数十年的专家,也无法算出阿里巴巴的准确价值。
有人要说,既然学了没用处,还学它干嘛呢,其实不然。从我自身经历来讲,学校知识让我的思维体系有了框架和基础,有了这种基础,我看任何的理财书籍都不会觉得陌生,甚至经常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理财只是金融庞大框架下的具体应用,我缺的不是理论,而是一种可操作的实战指引。理论框架已经搭好了,剩下的就是不断实践,积累经验了。
金融专家不一定是理财高手,因为方向不一样,一个是理论研究,一个是实战应用。两个方向都能有所成就,理论专家能拿诺贝尔经济学奖,实战大师能成为世界富豪。两个方向的评价标准不一样,不能用投资业绩去衡量理论研究,也不能用理论研究硬套投资实战。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