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特级邪念结晶,dnf恶魔结晶有什么用

cf排位号 susu 2023-05-01 12:40 234 次浏览 0个评论
CF笑脸号

特级邪念结晶,dnf恶魔结晶有什么用?

方法一:玩家可以在NPC罗杰处制作初级恶魔结晶,使用1个特级邪念结晶可以制作一个初级恶魔结晶; 如何得到特技邪念结晶。

玩家在地下城副本中异界图打BOSS可以得到,玩家去罗杰那里可以把下加工成中级,然后将中级邪念结晶加工成高级邪念结晶,再加工就特级邪念结晶了。下级邪念结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10个光辉魔石可以换1个下级邪念结晶。方法二:异界勇者模式地下城副本。玩家在地下城副本中异界图打BOSS可以得到,有上中下3个级别,在异界勇者模式普通级别的地图会掉落。。

特级邪念结晶,dnf恶魔结晶有什么用

赵姬和嫪毐爱得如胶似漆?

赵姬如果是单纯的私养男宠,恐怕秦王不会干涉母后的私生活,但问题是这个男宠当年是假扮太监进的宫,且聚拢成了秦国第二大政治集团,这就严重威胁了秦王的政治地位,另外他与赵姬所生二子约定成为秦王继承人,这对秦国国本产生威胁,秦王杀他不亏。历史上对赵姬的评价并不高,她成为放荡不羁、霍乱朝政的代表,其实从她的人生经历细细看来,她并无法左右当时的政局走向,只是沦为政治家手中的一颗棋子。

一笔投资、两代君王

众所周知,吕不韦是历史上政治投资第一人,他对于秦公子异人的政治投资非常成功,将一个质子推向了安国君嫡子继承人的位置,有调侃说他的这次投资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历史走向。

要说异人也是一个命好之人,父亲本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偏偏就遇上爷爷熬死了大伯,也就是秦国在位56年的昭襄王熬死了太子,这个继承王位的人选才落到了父亲安国君手中。而安国君又有二十多个儿子,异人排行居中,母不受宠,且被送往赵国为质,这种情况下异人毫无继承王位的资格,但他又偏偏遇到了吕不韦的政治投资。而安国君身旁最受宠爱的华阳夫人又膝下无子,给吕不韦提供了可乘之机,在吕不韦攻破华阳夫人这一关后,异人就成了安国君的嫡嗣,也就是王储!

在解决异人身份问题以后,吕不韦开始了第二部投资,即培养异人的下一代继承人,可谓是眼光长远。吕不韦在家中设宴招待异人,并令自己的姬妾赵姬起舞助兴,异人一眼就相中了这位婀娜多姿的赵姬,于是夺人所爱,向吕不韦要了赵姬为妻。当然,这里出现了一个历史争议,由于在《吕不韦传》和《秦本纪》里的记载有出入,所以此时赵姬是否已经怀孕成为历史谜题,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曾通过史料和医学知识论证了这一点,表示赵姬此时不可能怀孕,嬴政就是异人的亲生骨肉,此处不再赘述。

只是异人在赵为质期间,秦国对赵国的战争差点害死了异人一家,多亏吕不韦散财走动,才帮助异人脱逃,但赵姬和嬴政却滞留在了赵国数年,母子俩从此相依为命。直到昭襄王76岁去世以后,异人的父亲安国君才继承王位,守孝半年后(前250年)改元孝文王元年,但改元仅仅三天,安国君便去世,这也算是昭襄王熬死了第二个儿子吧。安国君继承王位后,赵国便把赵姬与嬴政送回了秦国,因为这是一脉相承的王储,此为赵国缓解两国关系之举,此时的嬴政刚满9岁。

这样以来,异人就很快上位成功,史称秦庄襄王,吕不韦也由此获封丞相、文信侯,食邑洛阳十万户,这确实比做生意更赚钱。而此时的嬴政就成为了太子,也就是吕不韦培养出的下一代君王。异人在位三年后(前243年)与世长辞,时年13岁的嬴政继位,由母后赵姬、相国吕不韦辅佐大政。

赵姬乱政

赵姬此时虽然身为王太后,但却是个寡妇,嬴政当年13岁,赵姬可能也就30岁左右,按照现在的话说是如狼似虎的年龄,深居宫中的赵姬就会想法解决需求。此时的吕不韦是辅政第一人,常出入宫中,与王后议政,并且吕不韦是赵姬的前夫,所以二人再续前缘,常有私通。但这种私情随着嬴政长大必定会成为吕不韦的杀身之祸,如此聪明的吕不韦又不敢拒绝太后的要求,所以他便想方设法的寻找了一个能够替代自己的人,也就是嫪毐。

按照史料的记载,嫪毐是个身体强壮,且“器大活好”的人。吕不韦先是假装对其施行宫刑,再拔掉嫪毐的胡子,就这样送进了深宫。太后得到嫪毐后立马就试了试,史载“绝爱之”,说明嫪毐真的是名不虚传,身怀“绝技”,小试牛刀就征服了太后的芳心。二人长久缠绵以后,赵姬居然怀了嫪毐的孩子,赵姬为了避人耳目,托辞占卜卦相,要往雍城(宝鸡)居住,于是就带着嫪毐过上了二人世界,期间一共为嫪毐生下两子。

“事无大小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姬对嫪毐的宠爱深入骨髓,不仅允许他乘坐王室车架、用王族的衣物,还在秦始皇八年时(前239年)授意秦王封嫪毐为长信侯,食邑山阳(河南沁阳、获嘉)。这时候的嫪毐已经成为朝廷的大红人,各类官员相互巴结、门客千余人,甚至是卫尉、内史这种宫中要员都成为嫪毐党朋。嫪毐的身份由太后男宠摇身一变成为秦国一大政治集团领袖。

“吾秦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史记.秦始皇本纪》

此时的嫪毐已经目中无人,他以“假父”自居,培植朝政势力,胡作非为。与此同时,有人向嬴政告发了嫪毐与太后私产两子的消息,并说二人约定“王即薨,以子为后”,也就是说待嬴政去世之后,以此二私生子为王位继承人,这就引起嬴政的猜忌,甚至引申为嫪毐欲加害秦王,嬴政也就开始暗中使人调查私生子一事。

秦始皇九年四月,嬴政已经22岁,按照秦制是要亲政了,他来到雍城举行加冠礼,佩戴上长剑以后就算是接管赵姬手中所有权力了。此时的嫪毐深知自己的种种行为必然会受到嬴政的打击,故而先下手为强,伪造王命、太后命发动了兵变。嬴政则是令吕不韦带兵平定了嫪毐的宫廷兵变,嫪毐兵败逃亡后不久被抓回,以车裂处死,可以说嫪毐的一生是成也吕不韦,败也吕不韦。

这件事随即产生的后果是吕不韦亦受牵连,被流放于外,最后饮鸩自杀;赵姬则是被软禁在雍城,后由大臣茅焦劝说才回到宫中,最后郁郁而终;赵姬与嫪毐的两个儿子被扑杀,也就是装在布袋里活活摔死。这些后续结果都是为了一个人服务,那就是嬴政的权力把控,当时的两大政治势力为吕不韦集团与嫪毐集团,在这次斗争中,两大集团相互攻杀,两败俱伤之下是嬴政渔翁得利,在亲政以后便将所有大权收回已手,随即解决赵姬私生子,解决了后顾之忧,可见嬴政的手段相当老辣!

综上,所谓的棒打鸳鸯其实是嬴政的一种政治手段,同时也因为嫪毐与赵姬的行为过于露骨且威胁秦国政权,已经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而赵姬在整个过程中只是一个棋子,她是吕不韦的政治筹码、是异人发泄私欲的工具、是嬴政身处赵国的保护伞和亲政后的孝心展示、是嫪毐攫取权力的阶梯。一个女子并无法左右政治走向,又因私欲需求得以千古骂名,也实属无奈和不幸。

参考资料:《史记》

曾国藩为什么可以这么厉害?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之一,一方面他以创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而获封“晚清最忠实奴才”之称号,另一方面他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自我勉励,通过持之以恒的自我修养与完善,最终官居极品,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贤之境。说起曾国藩最成功的地方,有人会说他官居极品,勋业彪炳,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也有人说他内圣外王,影响深远,是古代儒家学说集大成之人物;但个人认为,曾国藩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他以资质平庸、出身低微为起点,通过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自我完善,最终名垂青史,向人们揭示了一条并不完美却踏实可行的奋斗道路。

资质平庸却坚忍不拔的农家子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湘乡县荷叶塘白杨坪(今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一户普通耕读之家。做为家中长子,他肩负着光大门楣、为诸弟榜样的重任,祖父曾玉屏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置办了一些田地,成为当地家境殷实的小地主。发家之后,曾玉屏不惜花费重金,延请塾师教育长子曾麟书,企盼着曾家能出个有功名的读书之人,光宗耀祖。没想到,曾麟书资质鲁钝,考了十几次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上,只好以山乡塾师为业。眼看儿子年过四十,仍未考中,曾玉屏又把目光放在了长孙曾子诚,也就是改名前的曾国藩身上。

曾国藩五岁开蒙,十四岁入场考试,连考六场,全部落第。值得欣慰的是,道光十二年(1832年),曾国藩父子联袂入场,父亲曾麟书榜上有名,考中秀才,这一年曾麟书已经43岁,是第十七次赶考,老曾家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五六百载,曾无人与于科目秀才之列。至是乃若创获。”——《曾国藩全集》

在古代科举中,中秀才称为入学,意味着有资格参加更高级别的乡试,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有资格到京城参加会试,殿试。父亲成功入学,越发刺激着曾国藩的敏感神经,他已经22岁了却接连六场落第,难道要步乃父后尘,做个年过四十的老秀才。不,决不,曾国藩发誓一定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把自己关在书房内,闭门苦读,把自己历年的考卷底稿和模范考卷进行比对,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改。这是曾国藩从祖父曾玉屏身上学来的倔强脾气,在面对困难时倔强顽抗、绝不轻言放弃,这是他的性格特点之一,“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是其一生的座右铭。

“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曾国藩全集》

道光十三年(1833年),曾国藩第七次参加长沙府童子试,终于考中秀才。第二年参加湖南乡试,取中第三十六名举人,获得了赴京参加会试的资格。经过两次会试失利,道光十八年(1838年),28岁的曾国藩考中进士,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成为天子门生。不仅如此,他还以排名靠后的三甲进士考入翰林院,实现了光耀门楣的初级目标。平心而论,曾国藩资质平庸,不仅是同时代的大人物中最为笨拙之人,即使在同乡中也属于后进者。比他小一岁的左宗棠14岁进秀才,21岁中举;李鸿章18岁进秀才,22岁中举,24岁中进士。胡林翼22岁进秀才,随后举人和进士一考即中,25岁成为天子门生。但曾国藩却创造了其他几位所无法企及的人生高度,这和他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有着莫大的关联。

“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曾国藩全集》性格不好却努力完善的小京官

道光二十年(1840年),曾国藩参加翰林院散馆考试,名列二等十九名,授予翰林院检讨,正式开始京官生涯。初入京城,令自幼生长于湖南乡间的曾国藩大开眼界,结交了众多文人雅士,加上翰林院工作清闲,使他长期沉湎于聚会酬酢,呼朋结友的散漫生活。看他当时的日记,晏起(睡懒觉)、心浮、无恒等词充斥其间,跟现代的颓废青年非常相似,过一天算一天,浑浑噩噩,虚度光阴,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大概两年之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30岁的曾国藩立下了学做“圣人”之志,“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他向同乡前辈、理学大师唐鉴虚心求教,从写日记开始,每日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完善,经地长时间持之以恒的努力,他终于脱胎换骨,抵达了人生新的境界。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曾国藩是一个老成持重、意志坚定、不慕虚名的老夫子形象,但年轻时的曾国藩却是一个态度虚伪、为人傲慢、脾气暴躁之人。中进士,点翰林,授检讨,仕途的顺遂让他得意忘形,睥睨一世。同年至交陈源兖批评他“无处不着怠慢之气”,说他浑身上下散发着傲慢之气,丝毫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有一则故事很能说明问题,左宗棠有一次和好友郭嵩焘等人拜访曾国藩,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兴致颇高。左宗棠性情高傲,才思敏捷,口才奇佳,曾国藩总是辩不过他,内心难免不爽。客人告辞之际,曾国藩笑着对左宗棠说:“我送你一句话,季子自称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意见辄相左。”左宗棠听后微微一笑,说:“我也送你一句话,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你经济有何曾。”曾国藩惊叹左宗棠才思之敏捷,双方一笑作别。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年轻时为人傲慢的性格缺陷,凡事都要与人一较高下,临走之际还要用话语揶揄一下对手,却没料到被人家堵了个大窝脖,可谓自取其辱。曾国藩脾气暴躁,进京之初经常跟人发生冲突。一次跟同乡郑小珊因为意见不合而发生争吵,曾国藩在日记中记述“肆口谩骂,忿戾不顾,几于忘身及亲”,双方破口大骂,毫无顾忌,甚至互相“问候”了对方的女性长辈,实在是斯文扫地。

他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对自己一天的不当行为和思想进行深刻反省,痛骂自己“真禽兽矣”“屡惩屡忘,直不是人”,还把自己的日记交给朋友们传阅,请他们做出点评,并监督自己进行改善。他把和郑小珊吵架的经过记在日记中,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便立即改正,主动向对方赔罪,双方把酒言欢,尽释前嫌。

通过一点一滴,实实在在的自我完善,曾国藩过上了严格自律的生活,每日用正楷书写日记,读史若干页,练字、作文若干,这让他在清闲的翰林工作中能够保持充分的时间来学习,以应付不定期限的翰林大考。道光二十三年(1843),曾国藩第一次参加翰林大考,名列二等第一,受到道光帝召见,升任翰林院侍讲,从五品。自从七品的检讨到从五品的侍讲,一下子连升四级,令曾国藩欣喜不已。道光二十七年(1847)三月,又一次翰林大考,曾国藩名列二等第四名,升任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从二品,“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也就是说曾国藩刷新了湖南人的升官速度纪录。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升任礼部右侍郎。

从1840年入京,任职从七品翰林院检讨,到1849年升任从二品礼部右侍郎,曾国藩“十年七迁,连跃十级”,成为与巡抚平级的省部级高官,也是湖南籍京官的领袖。即使没有后来创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的丰功伟绩,曾国藩也定然会成为一代理学宗师,官居极品,青史留名。曾国藩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他用自身的奋斗经历向世人展现了一个资质平庸、出身低微的湖南乡间农家子,通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自我完善,最终立下不世功勋,从而彪炳史册,向后人揭示了一条并不完美却踏实可行的奋斗道路。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传承两千年的儒家思想?

优点,在讲道德。

缺点,在于只讲道德。

因此,儒家的道德就像一个身边没有保镖的超级性感美女走在大街上,大凡是一个正常的男人都会心生邪念,再加上没有保护,所以,所有人都知道她的下场。

从孔子开始,随便挑出一个君子,都没有好下场!

儒家思想,需要一把大刀来守护,可是所有人都忽略了这一点,孔子没有想到,孟子没有料到,而汉高祖、汉武帝却故意不提,后世的那些帝王也是心领神会,默契非凡。

这个性感美女到了最后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一丝不挂地走在丑恶的人间里。

面对这种纯粹之美,每个人的反应都是千篇一律,先是赞美,然后捧高,随后亵渎,再后毁灭,最后给她竖起一个天上地下最为华美的牌坊。再印成精美的小册子,放在客厅里,旁边燃上一根香。

或者将这本书捧在手里,逢人就读,逢人就讲,但在需要抢夺,需要霸占,需要吃人的时候,便把这本书揣进怀里。

儒家思想没有那么扯淡,尤其是在修身,修学方面堪称神作,可是偏偏有人心怀鬼胎把只适合做学问的思想当成唯一的一本《人生指南》,这里面的人性阴暗就值得三思了。

鲁迅先生说“仁义道德”就是“吃人”,他老人家真正的意思“把道德抬得太高”就是伪善。

是的,当年奉献的人,现在都变成了碰瓷、霸座的老人。

根本不是什么“坏人变老”,而是“好人被逼成了坏人”,而这个“逼”的主体,恰恰是道德。

道德的背后,是儒~

红林悟道韩非子?

红林悟道《韩非子-诡使》 第十一章 愿仁长者

红林悟道《韩非子-诡使》上一章韩非子继续为我们列出了三种有违常理常识与正统思想的朝堂邪论:“廉”、“齐”、“勇”。在我们通常的认知中对“廉”的概念是廉洁自律,不贪污,不行私,属于合法正常的收入自然要得,要不怎么生活,怎么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但,不法邪说却将“廉”定义为不接受君主的赏赐,这是极大的错误。

臣子的廉,表现在不贪国家公财与不侵占百姓私财上,而不是说不接受君主的赏赐上,君主赏赐这是合理所得,如不接受反而是对君主的藐视与无礼,是对君威的损害,是不懂规矩,不知礼教的表现。

中国传统思想不讲“民主自由”,讲“平等博爱”,这里的“平等”是国家律法与社会规则面前的平等,不是绝对的“平等”。一切脱离了国家律法与社会规则的平等,那是精神世界的平等,既是精神世界的平等,也有一个认知程度与水平的等级划分。

世俗世界是等级化管理的社会,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受到国家律法与社会规则的约束与管控,而人是律法与规则的遵守者与执行者,所以法治的表相为人治,我们通常说“谁是我的上级或是汇报人”,实则是制度使然,并不人为所设。所以不法邪说认为的平等就是不受君主的约束,这是极大的错误,君主代表的是国家律法,受君主约束是法制使然,是制度的作用,并不是君主的个人行为。邪说要让臣子脱离君主的约束,实质上是违背法律的限制。

不法邪说接着“齐”的论调,继续说让臣子不要听从君主的政令,并将这种行为视为“勇敢”。显然,从“窭”说到“勇”,这是一整套的蛊惑之说,一步一步地瓦解臣子的思想,再付诸以行动,从思想上看不起,再到树立邪念,最后发展到反君主犯律法,然后回过头来再加以肯定与激励。不法邪说不可谓不用心,所以君主要对此种恶行要高度重视,不可掉以轻心,更不可以“包容”之心相待。

韩非子讲完歪论“廉”、“齐”、“勇”后,继续列举不法邪说。第十为:无利于上,谓之“愿”。意思是:对君主毫无益处,却被称为厚道。第十一为:少欲、宽惠、行德,谓之“仁”。 缺乏上进精神,为人与世无争,善于行德施惠,却被称为仁义。意思是:第十二为:重厚自尊,谓之“长者”。 意思是:为人持重而妄自尊大,却被称为长者。不法邪说继续扭曲社会道德常识,继续摧残社会道德大坝。

厚道,意为“道”行厚实,也就是凡事按事物的发展规律办理,就官场职场而言,就是按制度办事,懂得人情世故但不违规则所限,也就是做事有原则有底线,事情按章办还不得罪人,这是很高的智慧与道行。厚道之人表面波澜不惊实则内心反复思考衡量,在不违背法规与原则的前提下,把事情办好,并且办得恰到好处。而这样的大智慧却被不法邪说扭曲成做对君主毫无益处之事,此种思想不可谓不恶毒。

对于“仁”的解释不法邪说更是世俗轻浮。“仁”是仅次于“德”的品质,是“德”的具体表现,“道”是天地万物的发展规律,“德”是天地无私品质的表现,就是包容性,容得下阴阳万物与万物阴阳,其实,就是自然界的存在性问题,万物存在有其必然的合理性,但万物的阴阳就需要“仁”来制约,通过“仁”的检验来惩恶扬善。这是“仁”的品质与作用,而不是不法邪说所讲的“少欲、宽惠、行德”,“少欲、宽惠、行德”实则是少一些欲望与纷争,多一些宽惠与包容,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道与德”,世俗世界里就是遵纪守法。国家律法就是“道”,是国家发展要遵循的规律的表现。

对于“长者”的理解,我们一般认为是年纪大、辈分高、德高望重的人。但不法邪说的定义是为人持重而妄自尊大,这里的问题很多很大,简单来说“持重”是核心,“妄自尊大”是表相。首先“长者”是退出现行政治体系的人,而“持重”意味着不放权,或是拿着权力的余威妄自尊大。我们曾说过权力与人是分开的,人权合一是腐败的根源。不法邪说将“长者”如此定义,意欲何为,不得不让人深思。

【无利于上,谓之“愿”。少欲、宽惠、行德,谓之“仁”。重厚自尊,谓之“长者”。】

一国之传统思想和正统思想,是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与淬炼才形成的智慧结晶,是指引与指导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必须保持其纯洁性与正统性,否则,心歪了,路也就走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