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神龙外挂,唐三是怎么被比比东捏碎了心脏

CF黑号 susu 2023-05-02 13:20 222 次浏览 0个评论
CF笑脸号

神龙外挂,唐三是怎么被比比东捏碎了心脏?

面对已经成神强大无比的比比东,唐昊的一击并不足够。宁风致全力辅助,剑斗罗人剑合一,骨斗罗骨化神龙。小奥,荣荣,小舞赶来的时候,只看到了剑骨斗罗的陨落。

唐三的心脏被比比东捏碎,众人凄厉的呼唤同时响起,可是却无法阻止罗刹神的行动。小奥迅速吃下用马红俊献血制作的镜像肠,接住了唐三失去心脏的尸体。

神龙外挂,唐三是怎么被比比东捏碎了心脏

鲛女塔防精灵阵容?

阵容一:

主卡:电棍+冰法+死神+冰骑+猴子+暗法

备卡:电球+工匠+幻球+飞机

阵容二:

主卡:海妖+圣骑士+火法+祭祀+猴子+熊猫

备卡:雷球+刀客+工匠+飞机

这个是两个稳定过269,但是看脸过279的阵容的,阵容搭配是非常的不错的,如果大家不知道怎么搭配阵容的话,是可以对应去进行选择组合的,根据自己拥有的卡去进行挑选。

主卡:铁骑,熊猫,死神,恶匪,猴子,幻,雷,木,蜘蛛!

辅助,战将,刀客,死神,石头,猴子,神龙(祭祀),冰骑,萨满,雷!

二战时期日军也有狙击手?

兔哥回答;日本二战其间比较普遍使用的狙击步枪是九七式狙击步枪和九九式狙击步枪。这两款狙击步枪都不是专门研制生产的,都是后改造,二战中日本军人使用的步枪有两种,一种就是三八大盖,另一个就是九九式步枪。而日本的狙击步枪就是由上述两种步枪改进而来,九七式狙击步枪改自三八大盖,而九九式狙击步枪改自于九九式步枪。

二战时期日本狙击步枪性能;九七式狙击步枪改进自三八大盖,主要是加装了2.5倍光学瞄准镜,并且加装了个简易的支架,后来取消了,主要是方便瞄准,另外日本主要是从三八大盖中挑选工艺比较好的,并进行打靶测试,如果精度好就进行改装,除了加装瞄准镜和支架,还使用较轻的枪托,枪击的栓动拉机柄也进行了改进,加长了手柄并且改为弯的,主要是防止和瞄准镜相互干扰。七九狙击步枪所使用的子弹和三八步枪没有区别,6.5X50毫米子弹,口径依然是6.5毫米,可以使用2.5倍光学瞄准镜和九九式狙击步枪所使用的4倍光学瞄准镜。射击性能和三八步枪没区别,主要看日本狙击手的眼力好坏了,三八式步枪的优点是弹头飞行稳定,后坐力小,射击精度比较高,缺点是由于整个枪太长了,口径小,而且发射药质量不好,导致弹头存能衰竭快,威力不足,这点同样在七九狙击步枪上存在。

九九式狙击步枪是根据九九步枪改进而来,主要是七九狙击步枪的威力太差劲,于是就看中九九步枪的7.7毫米口径,采用了7.7×58毫米子弹。九九步枪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根据九九步枪直接改进而来的,枪击手柄也直的,瞄准镜偏向左侧,装弹方式和九九步枪一样,用桥夹一次压弹5发装入弹仓。栓动击发,另外一个的瞄准镜处于枪击正上方,因此枪击手柄设计成弯曲的,而且无法使用桥夹供弹,只能是手动装弹,一次一发。瞄准镜和七九狙击步枪一样,2.5倍的九七式光学瞄准镜或者是4倍的九九式光学瞄准镜。

二战日本的狙击步枪主要在太平洋战场上使用,效果并不好。日本狙击手从作风上来说要比美军优秀,他们不怕死,但是由于这两款狙击步枪数量有限,七九约2.2万支,九九约1.2万支,数量并不多。而且性能一般,对于400米以外的目标的射击效果并不好,只能是抵进狙杀,而美军的装备火力已经覆盖到了这个距离,美军的枪支都是半自动或是全自动,对狙击手的抵进狙杀造成的危险很大。火炮的射击也是狙击手无法发挥的一个原因。美军进攻前都会进行炮火准备,等一轮火炮过后,日本剩不下几个狙击手。

狙击步枪在野外作战中的效果普遍不好,二战中狙击手的成绩都是依赖城市作战和长时间的阵地对峙作战创造的。日本和美军的战斗基本都是野外岛屿争夺,没有大规模的城市对峙作战,而野外条件下狙击步枪很难有好成绩,美军和日本的对峙时间都很短,而且美军的反制措施也很有效,美军也有狙击手,并且有炮火掩护。日本和美军的对峙都是岛屿,风大,狙击手要想命中目标只能是抵进狙杀,并且这些岛屿上要么杂草丛生,虽然方便隐蔽,但也阻挡了瞄准线,要么就裸露在外,给狙击带来了很多不方便。而美军的进攻速度都很快,留给日本的狙杀时间通常很短,二战日本的狙击手的死亡率非常高,基本上出去就很难回来,主要是美军火力太强大了。

日军在亚洲战场上的狙击成绩也不理想。这个主要是狙击步枪太少。日本的狙击步枪大多数都在太平洋战场上。侵华日军的狙击手并不多,另外,对付阵地战还可以,而对抗游击战的效果就差太多了,多数的战斗都属于伏击战,这种情况下狙击枪和普通步枪没区别,甚至不如普通步枪好使。在这样的环境下狙击手想瞄准都不容易,而游击战咬一口就撤,也让狙击步枪难于发挥作用。总之,二战日军虽然有狙击步枪也有狙击手但发挥的作用并不好。另外。狙击枪本身对战争格局,战斗局势就没有大的影响,也有被忽略的一面。其实狙击步枪一直做为辅助手段,多射杀一些目标对战局影响不大,现在也是如此,只不过现在更加困难,只能用在一些反恐和特种作战领域,实战效果远没有想像的那么好。(↓七九狙击步枪)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指正!图片来源网络。

穿越斗罗觉醒龙神重瞳武魂的小说?

小说是《斗罗之开局签到龙神武魂》。

文章摘选:

喜欢唐三主角团的就不要进来看了,不要进来就骂人,可以去看其他的站唐三一边的同人,感谢。 地星青年龙宇穿越到斗一的世界中,得到了万能的系统辅助。

“叮!检测到宿主即将觉醒武魂,选择一:跟随主角唐三,辅助他成神,奖励先天满魂力加小跟班称号,武魂未知。选择二:选择加入武魂殿,奖励一次武魂抽取机会。”

为何五臣还要冒险发动神龙政变?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事实上,在当时武则天垂垂老矣之时,二张兄弟权倾朝野,而且得到武则天的袒护,所以随时会威胁李唐皇位继承权!这也是五臣冒险发动神龙政变的主要原因。

一、政变的导火线

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入侍宫禁,参决政事,又能连续掀起政治大案,直指宰相魏元忠,并间接牵连太子与太平公主;而女皇不但不怪罪他们,反而严惩无罪证者及其亲故,所以朝野认为其中必有问题也就不足为奇。

有什么问题? 时人都以为二张“包藏祸心”。“祸心”指的是什么事? 长安城内街谈巷议指的是“易之必有交乱之意”,而魏元忠则研判“此二小儿终为乱阶”。 西京街巷既然议论纷纷,此地不宜久留,不如归去,于是乃在魏元忠案后一个月一一长安二年十月,女皇留下左武卫大将军武攸宜充西京留守,然后摆驾还神都。

情况发展至此,真是始料未及! 试想李氏儿女以及忠于旧唐王室的朝野人士,在此情况下,会完全不猜疑威权独任、行事不测的女皇将来传位给谁吗? 不猜总倾附甚众的二张走女皇当年获宠、参政、掌权以及革命的老路吗? 情夫惹火,情势变质,女皇缺乏省悟,没有及时安抚处理,无异亲自埋下了导火线。

火药的引燃发生在次年一一长安四年(704),引火者是八十岁高龄的武则天。导火线原来不算短,从朝臣法律控诉张氏兄弟贪赃为引端,继而发展至政治性的飞书告变是燃至中线,及至女皇要二张入宫居中用事,即是把已燃的导火线导向自己,无异引火自焚。在此其间,女皇若处理得当,是随时可以熄火的。

我们不妨看看整件事的经过:

女皇还都后不久,就计划了两项建设:一是因武三思的建议,而在长安四年正月于万安山建造兴泰宫,以取万安兴泰的好意头;二是同年四月恢复向天下僧尼抽税,令春官尚书,建安王武攸宁督工,于白马寺建造有“皇帝佛”象征意义的大像。

这两项工程都让贪官们有利可图,例如奉敕当二张母亲臧氏私夫的夏官侍郎,同三品李迥秀,就是凭恃二张之势而贪赃的现任宰相,终于在此年二月因被马怀素弹劾而贬为庐州刺史。

又据张廷珪表疏所言,大像其实是因张易之、昌宗、昌仪兄弟等人欲售私木以规官利,故与僧万寿等设计营建的。他们也步上李迥秀的后尘,在七月被宪台弹劾贪赃狼藉。

根据《通鉴》的记载,首先是二张之兄司礼少卿张同休 ,汴州刺史张昌期、尚方少监张昌仪在七月十二日坐赃下狱,女皇命左 右两台宗晋卿、李承嘉、桓彦范,袁恕已等共同推鞫。第二天有敕:张易之、张昌宗作威作福,亦命同鞫。到了十八日,司刑正贾敬言上奏,认为张昌宗强卖人田,依律可以赎罪,得科易铜二十斤。女皇下制批示“可”。

可是到了二十二日,御史大夫李承嘉、御史中丞桓彦范却上奏“张同休兄弟赃共四千余贯,张昌宗应免官,”当时一个“开元通宝”钱就是一文,一千文就是一贯,四千余贯即是四百余万文,宰相李峤曾进谏,请将向僧尼抽税所得一十七万余贯散施济贫,每人给一千文,自然济得一十七万余户。是则张氏兄弟出售私木和工程贪赃的综合所得,应是相当惊人的,难怪台长领衔要免昌宗之官。 至于同休、昌仪兄弟,则于同月三十日俱贬为县丞。

事情还未完。当时宰相韦安石也举奏张易之等罪,有敕付安石和另一宰相唐休璟同鞫。鞫讯尚未结束,中途就产生了变化,即在八月一日女皇命韦安石兼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又在七日以契丹入寇为由,将唐休璟罢为夏官尚书兼幽、营都督,安东都护,无异用外放方式将他们调离神都,不要他们再过问张易之的案情。

唐休璟原为太子右庶子同三品,故辞行时提醒太子说:“张易之兄弟幸蒙宠遇,数侍宴禁中,纵情失礼,非人臣之道,惟加防察!”此言让太子藏于心里,影响甚深,在复辟兵变前曾一度想召他计事。”

张氏兄弟贪赃有据,国法斯在,而由宪台提出弹劾,由两台共审在案,竟在女皇保护之下予以轻判或赦免,甚至在过程中将同审的宰相调离外放,纵容袒护一至于斯;对照不久前的魏元忠案,岂不令朝臣忧心气结,使他们加强提防二张。所以说是二张惹火,而女皇则引导了火端燃向自己。

同年年底,女皇生病颇重,寝疾于长生院。宰相累月不得进见,君相政事讨论也不能如常进行。在此之时,女皇最好是令太子监国:不过她没有如此构想,反而只要二张入宫侍侧。

十二月某天病稍好一点,新兼太子右庶子的宰相崔玄玮入奏,建议说:“皇太子,相王仁明孝友,足侍汤药、宫禁事重,伏愿不令异姓出入。”女皇则仅说“深领卿厚意”,而没有接纳,女皇明显地不采纳此宫臣宰相的意见,对朝臣来讲,无异是一个传位不明的警讯。

崔玄玮就是稍后兵变的五主角之一。相对的,二张也感到朝臣有敌对之意,见女皇病重,恐祸及己,于是引用党援,阴为之备。

在此凝重的气氛中,此时屡有人作飞书,又将它谤于通衢路上,说是“易之兄弟谋反”,女皇也不处理。这些飞书也就是匿名信,是谁写的或谁指使的? 迄今已无资料可征,史书记载也相当混乱。不过根据史书所记,隐然是指张昌宗曾占相,而术上说他有天子气之事。这在当时是极严重的问题,若事发则会犯十恶之罪,可处以死刑,所以昌宗先已向女皇奏闻报备。

因此当飞书出现时,左台中丞宋璟请求法办,而女皇不予理会。根据《通鉴》的记述,到了十一月十九日,终于有许州人叫杨元嗣者出面来告,说“张昌宗曾召术士李弘泰占相,弘泰言昌宗有天子相,劝于定州造佛寺,则天下归心”。

由于这次不是飞书,所言事关谋逆。故女皇乃命宰相韦承庆、司刑卿崔神庆与左台中丞宋璟共同鞫讯,其实早在八月八日宰相姚元之(姚崇)兼知春官(礼部)尚书后,张易之就曾请移京城大德僧十人配至定州私置寺,诸僧苦诉,元之乃判决停止其事,易之屡以为言,元之始终不接纳,因此被易之所谮,遂在同月二十七日被换为司仆卿而仍知政事,并于翌月出充灵武道行军大总管。

当此之际,司刑少卿桓彦范一一日后兵变五主角之一。亦上疏力争,明显地站在宋璟这一边,要求将此案交付风阁(中书省) ,鸾台(门下省)与尚书省刑部所组成的三司庭审判,这时宰相杨再思在旁,恐怕宋璟忤旨,急忙宣敕,令宋璟出去。

“圣主在此,不烦宰相擅宣敕命!”宋璟不接受。女皇无奈,乃可其奏,遣张昌宗往御史台候讯。宋璟在台按问昌宗未毕,中使突至,宣敕特赦昌宗。宋璟叹息说:“不先击小子脑裂,负此恨矣!”事后女皇令昌宗往谢宋璟,璟拒绝接见,说“公事当公言之,若私见,则法无私也”。

大周虽已革命,但所用的仍是唐朝法律。依《唐律》,张昌宗所犯的是涉嫌十恶罪的第二款“谋大逆”罪,所以崔玄玮、桓彦范和宋璟等宰相、法官、宪司都想办他,而且有把握判他死刑。

依申判程序,如昌宗被判死刑,得援用“八议"条款令都座集议,议定奏闻,取决宸衷。然而女皇急不可待地以敕令中断可法程序,特赦昌宗,无异将事件揽至身上,这就使导火线进一步燃过中段,烧近已身。

二张兄弟从犯法律案到政治案,都为病重的女皇所刻意庇护,仍让张易之以麟台监、张昌宗以春官(礼部)侍郎居中用事,而此一官依制度是无权参预大政的,然则政事到底由谁来决定:万 一不测会由谁来继位? 时人既然早已有二张“包藏祸心”“必有交乱之意"的看法,而宰相也曾有“此二小儿终为乱阶”的研判,故请太子“惟加防察”。

以女皇的统治风格,当此之际,这种不明朗的情势能不令宫臣宰相崔玄玮与潜伏的忠唐分子如宰相张柬之等人,以及女皇的二个子女焦虑和紧张吗? 怪就怪在女皇政治态度不明,对感情与权力始终没有处理妥善,使猜疑似乎始终在她身上与其亲属之间共存。

武则天显然没有吸取当代隋、唐两朝每次兵变或政变,都起因于父子君臣之间的权力紧张,并透过君位继承斗争的形式而进行之教训。因此,女皇越庇护二张,越让二张居中用事,则越会使子女,朝野疑惧,真是爱之悉足以害之。对日益疑惧的子女和朝臣而言,要除掉有危险性的二张兄弟,显然只能采用非常的手段;若采用非常的手段,则显然必须连带的要对付女皇。所以他们密谋策划,导火线终究要燃及女皇。

二、神龙政变的五臣

有人将此时的政局分为拥张和拥李两派,认为拥李派是害怕二张得势后遭到排斥,为了获得更多的富贵功名,故铤而走险发动政变,并且对主谋者语多贬词: 也有人认为仅是拥张,反张两派对立的冲突。

其实二张兄弟早已得势,且其权势与其官职身份极不相符,古人称这种人为权宠或权幸,只是二张办事她放心,虽名不正而言不顺,但朝臣亦无可奈何,对他们厌恶侧目应是自然之事。

尽管张氏兄弟势倾朝野,但是他们的身份既非皇帝,也非宰相,所以从性质上看,用非常手段来诛除他们,仅能属于“清君侧”之类的兵变;然而稍后倒周复唐,实行复辟政治,则是由兵变发展成了政变。

原先太子三兄妹参与此事的目的,似乎只是想消除威胁他们君位继承权的二张兄弟,即是他们当初只是想实行“清君侧的兵变”;但是实际策划与主导行动的主角,想法则显然不尽与他们兄妹相同,例如首脑张柬之早就立志“匡复”,结果遂使“兵变”发展成“政变”。严格来说,参与此计划的人全都可以列为“事变集团”,然而其中以诛除张氏兄弟、保护旧王室李氏子女、保卫君位继承权为主要目标的人,可以视为“兵变派”;至于不仅要完成此目标,尚且要达成复辟变大的最终目标之人,则可以视为“政变派”。

两派因前提一致而结合, 也因最终目标不同而引致日后的政潮。

“政变派”主角有五人,这五人兵变前夕的官职是:

秋官(刑部)侍郎·同平章事张柬之

鸾台(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兼检校太子右庶子崔玄玮

左羽林将军敬晖

左羽林将军桓彦范

司刑少卿兼知相王府司马事袁恕己

这里我将他们的出身,经历,人格特质以及思想行为作一概略的介绍。

张柬之是襄州进士出身,就是那个在三十年前,为许王李素节秘密向天皇封奏《忠孝论》,反而给天后逮住机会,诬素节以赃罪,使他降封和禁锢终身的仓曹参军。此后他历任监察御史、凤阁舍人、刺史 荆府长史,而在接替弘农高门杨元琰为荆府长史时,二人同泛舟于中流,语及女皇“革命”之事,皆慨然有“匡复”之志。

可见他们都是当年忠子李唐王室,潜伏待机的“反正”分子。狄仁杰生前,女皇曾要他推荐一可用的佳士,仁杰遂一再推荐柬之,称赞“其人虽老,宰相才也”! 女皇未立即拜他为相,反被仁杰所怪。柬之后来至长安年间才被调还中央,历任司刑少卿、秋官侍郎。

长安四年九月宰相姚元之(姚崇)出充灵武道安抚大使,行前女皇要他举一宰相,元之亦举柬之,称赞他:“张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其人年老,惟陛下急用之!”遂以年逾八十而拜相。 为宰相后,他即引杨元琰为右羽林军将军,并提醒他说:“君颇记江中之言乎?今日非轻授也!”稍后又用桓彦范、敬晖及李义府之子右散骑常侍李淇皆为左、右羽林将军,公委以禁兵。可见他一拜相即着手策划“匡复”,预作政变的部署。

崔玄玮系出博陵崔氏高门大姓,明经出身,历任尚书省库部员外郎、天官郎中、凤阁舍人等清要官,长安元年超拜天官(吏部)侍郎、文昌(尚书省)左丞。他母教甚佳,清介自守,都绝请谒,女皇曾因他转任左丞后吏部就大罪过,小吏们又设斋白庆,认为他们想做贪恶之事,所以一个多月后又调他回任天官侍郎旧职,可见他的为人和为官的风格。

由于他的作风与当时高层的贪污、应酬风气不同,故颇为执政者所忌,但却为女皇所器重。到了长安四年六月,女皇遂拜他为相,十一月兼检校太子右庶子,以辅助太子。他建议女皇让太子和相王入侍汤药,而斥出二张兄弟;又支持宋璟对张昌宗的劾奏,而时任司刑少卿之弟也奏请处昌宗以死刑,其实兄弟俩都犯女皇的忌讳,批她的逆鳞。

敬晖是出身绛州的明经,也曾是狄仁杰推荐的人选之一,屡任刺史。当突厥入侵之时,以保护卫州有功,入为夏官(兵部)侍郎,后来又累至洛州长史,女皇驾幸西京之时为神都副留守。他为官以清干著闻,甚至得到玺书慰劳、赐物百段的荣誉。长安三年迁拜中台(尚书省)右丞,兵变前被张柬之转迁为左羽林将军。

桓彦范是润州人,以门荫调补三卫之一的右翊卫,也曾为狄仁杰所器重,许为“才识如是,必能自至远大”。历任监察御史,司刑少卿,当宋璟奏请将张昌宗收付制狱而女皇不许时,上疏痛陈昌宗逆乱,批评女皇“纵成其乱”,请交付二司审判。他又曾奏请女皇将太后临朝以来的得罪人特赦,表疏前后十奏,辞旨激切,无惧女皇的诘责,并向所亲说过:“今既躬为大理,人命所悬,必不能顺旨诡辞,以求苟免!”最后竟蒙允纳。当张柬之将发动兵变时,乃与桓彦范、敬晖定策,调他与敬晖为左羽林将军,共图起事。

袁恕己则是沧州人,长安中历任司刑少卿兼知相王府司马事,其他资料欠缺。

根据上面的事实叙述,可知他们有一些特点:

第一,五人皆非关陇人士,除了崔玄玮外,其余四人都门第不高,其至还是寒素。其中可知的有三人由科举出身,一人由门荫出身;而科举出身者里有两人是明经出身,一人为进士出身。

第二,五人皆曾任官于政府的政风纪律部门,即是尚书都省左右丞、吏部或刑部,御史台中丞或御史,大理寺少卿。其中有一人是太子的宰相宫臣,一人是相王的幕僚长。

第三,除了袁恕己欠详以外,其余四人大都性格鲜明,人格特质为清介能干、敢说敢为。尤其年长的张柬之,更是“沉厚有谋,能断大事”。

根据上面分析,这五主角极可能最初是因人格特质而厌恶仗势凌人的张氏兄弟;寻又因所任官职的关系,为了维护官箴和法律,对贪赃枉法的张氏兄弟展开惩究。这些因素遂使他们结合起来,以共同对付被视为有异图的张氏兄弟。

三、神龙政变的过程

长安四年(704)从九月开始,神都地区日夜阴晦,大雨雪,都中有人饥冻而死,这是变天的气象。女皇一 面下令官方开仓赈给,但是另一面还要继续在造大佛像。

这时,张柬之正秘密策动左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着手安排桓彦范、敬晖及杨元琰、李湛分为左、右羽林将军;虽然稍后武攸宜从西京留守回任右羽林卫大将军,但是“政变派”已经在左,右羽林军掌握优势,则是不争的事实。

当时女皇在宫中养病,太子依例,日常从东宫径走北门的玄武门入宫请安。左、右羽林军是北门禁军,部署已妥,桓彦范、敬晖遂因使谒见太子,密陈大计,并得到他的同意。翌年元日,女皇迎请佛骨的队伍已经进至长安,为下制令自文明元年(太后摄政之年)以后得罪者,除了徐敬业及宗王联反的所谓扬、豫、博三州及诸逆魁首之外,其余皆予以赦免,并改为“神龙”。同月九日,又下制禁屠,大有更生祈福之意。

神龙元年(705)正月十一日,特使崔玄玮迎佛骨入神都而还,朝野一片礼敬热闹,这时“变天”的情势已形成,他们决定在正月二十二日那天行动,这天,他们兵分三路而采取两个军事行动。

第一路由宰相张柬之和崔玄玮,与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忠行等,率左,右羽林兵及千骑五百余人直至玄武门,是宫城主攻部队 。

第二路由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与李湛、王同皎赴东宫迎太子,然后至玄武门与第一路会师。

第三路由司刑少卿兼知相王府司马事袁恕已随“从相王统率南衙兵仗,以备非常”, 即在中央机关所在地的皇城统领南军作警戒,临控神都,是预备部队。

事到临头,太子疑惧不出。箭在弦上,身为女婿的王同皎力劝:“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横遭幽废,人神同愤,二十二年矣!今天诱其衷,北门,南衙同心协力,诛凶竖,复李氏社稷,愿殿下速至玄武门以副众望!”

“凶竖诚当夷火,然主上圣体不安,得无惊怛!”太子却以惊吓母皇为出,反而要求道:“诸公更为后图!”“诸将不顾家族以徇社稷,殿下奈何纳之鼎镬乎!”李湛在旁坚持力争,又反要求说“请殿下自出止之!”太子乃出。

王同皎扶抱太子上马,至玄武门会师,然后桓彦范等奉太子斩关而入,直趋女皇所在的迎仙宫。张柬之等斩二张兄弟于集仙殿庑下, 遂进至女皇所寝的长生殿,将它包围警卫起来。

女皇闻变惊起,问:“乱者谁耶?”“张易之、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诛之,恐有漏泄,故不敢以闻。称兵宫禁,罪当万死!”桓彦范回答说。

女皇见太子进来,遂说:“乃汝耶? 小子既诛,可还东宫。"犹不知事态严重。“太子安得更归!”桓彦范扬声道:“昔天皇以太子托陛下,今年齿已长,久居东宫,天意人心,久思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故奉太子诛贼臣,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至此,兵变已经开始变质为政变。

女皇仍死心不息,可能以为只是极少数人参预的事,及至见到李湛,乃讶异地质责:“汝亦为诛易之将军耶? 我于汝父子不薄,乃有今日!”李湛惭不能对。又见宰相崔玄玮,复质问:“他人皆因人以进.惟卿朕所自擢,亦在此耶?”玄玮答道:“此乃所以报陛下之大德!”至此,她已经知道众叛亲离,大势已去,才死心而卧,不再说话。

当日,兵变集团派兵就邸斩二张之兄汴州刺史昌期、司礼少卿同休和洛阳令昌仪,皆枭其首于天津桥南。据说士庶见者莫不欢叫相贺,或脔割其肉,一夕而尽, 另外,他们将二张的党羽宰相韦承庆,房融及司礼卿崔神庆等也收捕下狱。

第二天一一正月二十一日,女皇下制令太子监国。是日,太子分遣十使个各州宣慰,以稳定全国臣民之心;又遣使往西京祭告庙陵。二十四日 ,女皇下制传位给太子。正月二十五日,太子李显即皇帝之位。 此时国号末改,显然是大周女皇内禅于监国太子,使他继为大周新皇帝。

复辟皇帝登基的第二天一一即政变的第五天一一正月二十六日,他将武则天迁徙至上阳宫。移宫的第二天一一正月二十七日,复辟皇帝率领群臣来到,给逊帝上了一个新的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到了二月四日,复辟皇帝就更连“大周”的国号也不要了,下制恢复“大唐"的国号。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氏在上阳宫病死,年八十二。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神龙二年(706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留无字碑。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