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汉兴,变开放基金519915怎么卖?
原来封闭式基金500015基金汉兴,转为开放基金519915“富国消费”后,可以按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规则进行场内、场外的申购与赎回。
钱是怎样出现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记载的吕底亚金银币,大约铸造于公元前640年,时间相当于我国春秋中期,而早在4个世纪之前的公元前11世纪左右(商代中晚期),我国即已开始铸造铜贝,进入了金属铸币时代。
东方货币文化以古代中国为代表,影响覆盖到朝鲜、日本、琉球、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与西方交相辉映的东方货币文化体系。
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纸币的国家。纸币萌芽于唐末号称“飞钱”,产生于北宋名曰“交子”,盛行于金元称作“交钞”。
宋代因所谓“钱荒”等一系列原因,催生出了比较完整的纸币系统。纸币制度历经宋和金的发展,到元代日趋完备,开始实行纯纸币制度。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以及南亚的印度、西亚的伊朗都曾仿照元朝使用纸币。可以说,元代的纸币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货币制度。
钱币简史谷帛本是人们的衣食必需之物,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古代,自然成为人们易于接受的交易工具。自先秦以来,谷帛的货币属性就始终存在,特别是当遇到战乱、灾荒,或是币制混乱、货币严重贬值之时,谷帛(主要是布帛或绢帛)的货币作用就会显著地增强。
秦统一全国后,用半两钱统一了全国的币制。统一之前秦使用圜钱,秦国早期的圜钱(圆形圆孔),“半圜”钱,文字古朴浑厚,虽是秦钱,钱文却不纪重,与秦钱体制有别。秦国方孔钱中,最重要的是“半两”钱。
秦朝虽然统一了货币的形制、单位及名称,并从制度上禁止了民间私铸,但是仍有地方铸币。直到汉初,铸币权实际上并未真正统一,直到汉武帝收回郡国铸币权,推行五铢钱后,才最终实现了货币铸造权的统一。
西汉元帝时贡禹曾主张废钱,用谷帛。东汉时布帛已取得支付地位。魏晋南北朝时,因战乱,谷帛的使用更为普遍。这一时期在货币流通上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金属货币长期隐匿不现,二是钱币的形制重量复杂多变,如材质上除铜钱外,还铸有大量的铁钱。
终隋一世,专用五铢钱一种,统称隋五铢。统一的隋五铢钱币的铸造和流通,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货币流通的长期混乱局面,并使衰退的商品货币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
唐开始货币不再以重量为名,而是称“宝”并冠以年号;配料比例上,直到唐代才有统一的规定;数量上,唐之前炉数不见记载,也是到了唐代才有这方面的详细资料;文字上,秦以前是大篆,后为小篆并沿用至隋。开元通宝为隶书,此后虽偶用篆书,但属例外;尺寸上,唐代才基本统一。
唐代币制流通以钱、帛为主。除钱币外,绢帛几乎也是十足的货币,终唐之世,货币流通始终保持着钱帛兼行的局面。
两宋币制虽然各有特色,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有两大共同特点贯穿了宋朝300多年历史且影响深远,一是铜铁钱兼行,二是持续的钱荒。钱荒问题几乎贯穿两宋各个时期,成为长期困扰朝廷的难题,而铁钱却是宋朝正式长期广泛流通的货币。
官铸铁钱最早见于东汉初年割据川蜀的公孙述,再见于南朝的萧梁政权。此后,铁钱虽然时有铸造,但都是地方割据势力所为且为时甚短。《宋史·食货志》明确记载“钱有铜铁二等”,作为中央政府正式铸行铁钱的则仅限于赵宋王朝,前不见于唐五代,后不备于元明清。宋代实行铜铁钱兼行的钱法,有其特殊的背景及原因。在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的货币流通历史上,只有两宋时期正式铸行铁钱。
为缓解钱荒压力,明朝实行本朝制钱与历代旧钱兼行的政策。对于完整的旧钱一般都和本朝制钱同等对待。明代流通的铜钱,明钱仅占一小部分,大部分是唐宋旧钱。明初的币制,从形式上看,似乎是一种很完美的设计,百文以上用纸币,百文以下用铜钱。有高度的统一性,层次上也便利,并切合实用。
清代币制总体上是沿袭明制,白银、铜钱、纸币都曾使用,但以白银和铜钱为主。其兑换比例也相对较稳定。
民国时期分北洋政府(1912~1927)与国民政府(1927~1949)前后两个时期,共历时37年。虽然时间短暂,但在我国货币发展史上却具有重要地位,确立了银本位并铸造了国币(袁大头),实现了废两改元以及法币改革,初步建立了现代纸币制度。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同时发行人民币,统一了革命战争时期各根据地的货币,为支援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稳定物价、恢复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